1、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為了收回諸侯或地方割據勢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權力而實施的政策。
2、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削藩有四次:一是西漢景帝的削藩,引發七國之亂,僅三個月便消滅叛亂七國,平定七國之亂後確立了中央對地方的權威;二是唐代宗、德宗、憲宗、穆宗朝的歷次削藩,先成後敗,暴露了節度使制度的弊端,唐王朝也為藩鎮所滅,這為宋代提供了教訓;三是明建文帝削藩,引發靖難之役,朱棣(即明成祖)奪位後再行削藩;四是清康熙帝削藩,引發三藩之亂,歷時八年平定三藩,中央政權由此確定了對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1、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為了收回諸侯或地方割據勢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權力而實施的政策。
2、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削藩有四次:一是西漢景帝的削藩,引發七國之亂,僅三個月便消滅叛亂七國,平定七國之亂後確立了中央對地方的權威;二是唐代宗、德宗、憲宗、穆宗朝的歷次削藩,先成後敗,暴露了節度使制度的弊端,唐王朝也為藩鎮所滅,這為宋代提供了教訓;三是明建文帝削藩,引發靖難之役,朱棣(即明成祖)奪位後再行削藩;四是清康熙帝削藩,引發三藩之亂,歷時八年平定三藩,中央政權由此確定了對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削藩是西漢文景時期削減諸侯封地和權力的措施。劉邦在逐步消滅異姓王的同時,曾大封自己的子弟為王,認為這是天下同姓一家,可以屏藩朝廷。漢文帝繼位後,為加強自己的地位,採用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漢書·賈誼傳》的策略,把一些舉足輕重的大諸侯國析為幾個小國,以圖削弱諸侯王的勢力。但是諸侯王對中央的威脅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景帝繼位後,中央專制皇權與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
曹錯的想法在當時具有積極地意義。這正是皇帝心中所想,但是皇帝要顧全大局,不會輕易發起戰爭,因為漢朝當時建國初期,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是很高,一旦戰爭開始,天下大亂,正巧有晁錯提出了這個想法,正合皇帝之意。這樣才能中央集權專制,如果一旦分割開來,又回到了當初春秋戰國的時候,雖為劉姓子孫,但是沒有人不想當皇帝,所以每個人都在暗中準備。這對皇帝不利,一旦戰爭開始,受苦的必然是百姓。所以,晁錯的想法在當時是對的,只不過,他卻可憐的成為了皇帝欲掃清障礙的鋪路磚。面對自己的天下,犧牲一個曹錯,顯然對皇帝來說是值得。所以,曹錯對在了思想,錯在成為當時第一個提出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