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之後劉啟繼承皇位。劉啟,即漢景帝,漢文帝劉恆第五子,為孝文皇后竇氏所生,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諡號孝景皇帝,葬於陽陵。
劉啟在位期間,推行削藩策,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文景之治,併為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基礎,完成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劉恆之後劉啟繼承皇位。劉啟,即漢景帝,漢文帝劉恆第五子,為孝文皇后竇氏所生,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諡號孝景皇帝,葬於陽陵。
劉啟在位期間,推行削藩策,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文景之治,併為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基礎,完成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劉賀之後的皇帝是他的侄子劉詢。歷史上的荒唐皇帝劉賀僅在位27天就下臺了。之後的皇帝是劉賀的侄子漢宣帝劉詢。漢元帝劉奭是漢宣帝的長子,他是漢宣帝和皇后許平君所生。
人物簡介:劉詢,原名劉病已,漢武帝劉徹曾孫, 戾太子劉據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西漢第十位皇帝,前74年至前49年在位,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巫蠱之禍,襁褓中的劉詢曾下獄,後被祖母史家收養,直到漢武帝下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元平元年昌邑王劉賀被廢后,霍光等大臣將他從民間迎入宮中,先封為陽武侯,於同年7月繼位,時年十七歲。第二年改年號為“本始”。他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在對外關係上,劉詢於本始二年曾聯合烏孫打擊匈奴,設定西域都護府監護西域諸城各國,使天山南北這一廣袤地區正式歸屬於西漢中央政權。黃龍元年十二月,劉詢因病死於長安未央宮,諡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葬於今天西安市南郊的杜陵。
唐高宗李治死後,由其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李顯繼位,封號唐中宗,改年號為嗣聖。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隴西成紀人,656年出生於長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顯生於長安,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李顯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臨朝稱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後遷於均州、房州等地。
聖歷二年(699年)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復位。李顯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