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大的官職是做到御史中丞和三司使,最後升為禮部侍郎,死後追為禮部尚書。他的長相也不是什麼黑臉,倒是和他同朝為官的侍御史趙擴,因其彈劾不避權幸,聲稱凜然,京師目為鐵面御史。編戲人把趙的鐵面挪給包拯了。包拯是位清官,但和他同時代也先後做過御史和開封知府的吳奎、趙擴、唐介、龐籍、歐陽修等,不管政績、直聲都不比包拯差。不知為什麼獨有這位被歐陽修稱為天姿峭直,然素少學問,朝廷事體,或有不思的包拯,從宋元至今在戲劇舞臺乃至民間,一花獨秀,大顯威風,經久不衰,流傳千年。
他最大的官職是做到御史中丞和三司使,最後升為禮部侍郎,死後追為禮部尚書。他的長相也不是什麼黑臉,倒是和他同朝為官的侍御史趙擴,因其彈劾不避權幸,聲稱凜然,京師目為鐵面御史。編戲人把趙的鐵面挪給包拯了。包拯是位清官,但和他同時代也先後做過御史和開封知府的吳奎、趙擴、唐介、龐籍、歐陽修等,不管政績、直聲都不比包拯差。不知為什麼獨有這位被歐陽修稱為天姿峭直,然素少學問,朝廷事體,或有不思的包拯,從宋元至今在戲劇舞臺乃至民間,一花獨秀,大顯威風,經久不衰,流傳千年。
劉伯溫沒有做過宰相。
劉基,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洪武三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劉墉沒有做過宰相,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自明初朱元璋廢相後不置宰相,以6閣大學士共同輔政,有首席輔政大學士,位同宰相,清朝的大學士官職亦沿用明朝之制,但不設首輔,故大學士位同宰相。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勳長子。祖籍安徽碭山,出生于山東諸城。乾隆十六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諡號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