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素週期表中1到20號元素的名稱依次是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矽、磷、硫、氯、氬、鉀、鈣,它們的元素符號依次是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在元素週期表中1到20號元素的名稱依次是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矽、磷、硫、氯、氬、鉀、鈣,它們的元素符號依次是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今年中伏是十天還是二十天
2021年中伏有20天,從2021年7月21日開始,一直到2021年8月9日結束,共20天。
中伏又叫做二伏,通常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是夏天最熱的一段時間。
中伏一般為10天或20天,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四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如果在立秋之前出現第五個庚日,那中伏為20天,俗稱兩個中伏;若在立秋之後,中伏則為10天。
為什麼中伏有十天有二十天
每年入伏的時間並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盡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比較麻煩。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中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從初伏到中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也是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為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中伏吃什麼好
1、麵條
我國自古時候就流傳“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五月是傳統習俗中的惡月,六月續著五月的尾,也應該要“辟惡”伏面採用新鮮小麥製成,新鮮爽口,食用後身體會出一身汗,發汗可以祛病,因此,中伏吃麵條的說法也就一直延續下來了。伏面的做法有很多,西紅柿雞蛋麵、茄汁面、打滷麵、涼麵等都是。
2、飲茶
在江南地區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說法。伏茶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在清朝時達到頂峰,一直延續至今,三伏天的時候,氣溫非常高,這個時候可以喝一些具有清熱的茶飲,幫助身體解暑,很多夏天常見的植物都可以運用到其中來。
3、吃雞肉
中伏吃雞主要是流行在杭州地區,這裡有“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要吃金銀蹄”講究。中伏的時候天氣炎熱,身體能量流失較快,此時吃一些雞肉可以幫助身體補充流失的能量,幫助熬過這段難熬的時光。
中伏適合吃什麼水果
1、西瓜
中伏水分散失多,祛暑生津西瓜是最好的選擇。西瓜富含維生素A、B1、B2和C等多種營養物質,有清熱解暑的作用。但是吃西瓜也有講究,西瓜屬寒新食物,易傷脾胃,消化不良的寶寶不宜多吃。
2、荔枝
七月上中旬的時候,正是荔枝紅時。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慾之功效。荔枝雖然好吃,可是吃多了會上火。一般每次不宜吃超過10顆。
3、木瓜
木瓜含有一種稱為番木瓜的重要消化酸,可將蛋白質類食物分解成可消化的狀態;另一種果膠酶可消化澱粉。因此,中伏脾胃不好,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士最適合吃木瓜。
4、桃子
中伏水果中,桃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桃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果酸,另外還含有部分糖分、果膠和少量蛋白質。桃的含鐵量相對較高,鐵是人體造血的主要原料,有助於防治貧血。此外,因桃富含果膠,經常食用可預防便秘。因此,吃桃不僅可以通便,還可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促進食慾,堪稱保健水果、養生之桃。
清明節氣的來歷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曆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二十四節氣清明有什麼寓意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節氣的風俗
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群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