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一所很多人都夢想著去就讀的高校。是國家重要的一所高等教育院校,更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還是最早以“大學”身份及名稱建立的名校。那麼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什麼?讓我們一起跟著本文來追溯北大的歷史。
清末/京師大學堂時期
1898年6月,光緒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推行“戊戌變法”,詔書中強調“京師大學堂為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1898年7月3日,光緒帝批准了由梁啟超代為起草的《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正式創辦京師大學堂,並任命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孫家鼐為首任管理大學堂事務大臣(管學大臣)。隨後,孫家鼐任命許景澄為中學總教習,美國傳教士丁韙良為西學總教習。9月21日,慈禧太后與守舊派發動戊戌政變,百日維新失敗。但是,京師大學堂得以保留。
京師大學堂是當時中國最高學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機關,因此很多學者(如胡適、馮友蘭、季羨林等)認為,北京大學是中國曆代太學(國子監、國子學)的繼承者,是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甚至認為北大校史應從漢朝太學算起;另一方面,北大又是中國近代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劃時代的開創者,故有“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之說。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京師大學堂遭到破壞。1900年8月3日,清廷下令停辦京師大學堂。八國聯軍打入北京後,京師大學堂遭受破壞。
1902年12月,晚清政府委任吏部尚書張百熙為管學大臣,“責成經理”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得以恢復。吳汝綸和辜鴻銘任正副總教習,嚴復和林紓分任大學堂譯書局總辦和副總辦。創辦於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的京師同文館也併入大學堂。12月17日,京師大學堂舉辦開學典禮。根據學制,不同程度的畢業生分別授給貢生、舉人、進士頭銜。
1903年,增設進士館、譯學館及醫學實業館。
1904年,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改為學務大臣,負責統轄全國學務,並另設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專管京師大學堂事宜。京師大學堂統轄全國教育的職能因此分離,成為單純的高等學校。同年,進士館開學,招收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兩屆科舉進士,即癸卯科(1903年)進士80餘名和甲辰科(1904年)進士30餘名入學。並選派首批47名學生出國留學,開中國高等學校派遣留學生之先河。
1905年國子監停辦時,一批未畢業的學生直接進入京師大學堂學習。
1910年,京師大學堂開辦分科大學,開辦經科、文科、法政科、商科、格致科(理科)、工科、農科共七科,設十三學門,分別是經科的詩經、周禮、春秋左傳,文科的中國文學、中國史學,法政科的政治、法學,商科的銀行保險,格致科的地質、化學,工科的土木、礦冶,農科的農學,中國近代第一所綜合性大學終於初具規模。
中華民國/國立北京大學時期民國初年(1912-1916)1912年5月4日,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校,旋即冠“國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冠名“國立”的大學,嚴復出任更名後的首任校長。1914年,胡仁源任北京大學校長。此時已有黃侃、辜鴻銘、錢玄同、馬敘倫、陶孟和、馮祖荀、何育傑、俞同奎等名家在北京大學任教。
五四運動前後(1916-1927)
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的這十年,被視為北京大學校史上的一段輝煌期,“奠定了北大的傳統和精神”。1917年1月9日,北京大學開學,蔡元培在開學典禮上發表演說,對學生提出三點要求:“抱定宗旨”、“砥礪德行”、“敬愛師友”。蔡元培主張“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循思想自由原則、取相容幷包之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他辭退了一批不稱職的中國、外國教師,聘請陳獨秀、夏元瑮分別出任文科、理科學長,聘請胡適、李大釗、魯迅、劉半農、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顏任光、鍾觀光、任鴻雋、李書華、丁西林、馬寅初、陶孟和、陳啟修、王世傑等到校任教。此期間在北京大學任教的著名學者還有黃節、吳梅、劉文典、陳垣、馬裕藻、沈兼士、朱希祖、馬衡、康心孚等。對有學術造詣、政治上守舊的辜鴻銘、劉師培、黃侃等人,蔡元培也用其所長。
蔡元培在北京大學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制度。他設立了評議會,將其作為學校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評議員由教授選出。後來,又在各學門(系)設立教授會。隨後又設立北京大學行政會議、教務會議、總務處。至1920年9月,北京大學教授治校的管理體制已經基本成熟。蔡元培倡導教育獨立,認為官僚政客不應干涉教育,“我絕對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學校長”,為此幾次辭去北京大學校長職務。
蔡元培力圖將北大辦成以文、理兩科為重點的綜合性大學,將商科併入法科,把工科併入北洋大學。1919年,蔡元培撤銷文、理、法科,學門不再隸屬於科,並改學門為學系,設14個學系。蔡元培廢除年級制,實施選科制,以發展學生個性,溝通文理。
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學設立文、理、法三科研究所,培養研究生。這是中國高校最早的研究所。1918年,他創立《北京大學月報》,為中國最早的大學學報。蔡元培積極開展學術交流,邀請杜威、羅素、班樂衛、普朗克等名家到北大講學。1920年,北京大學允許3名女生進入文科旁聽,並在同年秋天正式開始招收女學生,開中國公立大學男女同校之先。
1919年(民國八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北京大學等北京多所學校的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羅家倫、江紹原、張廷濟為學生運動三個代表,隨後舉行示威遊行。北京大學學生傅斯年任遊行隊伍總指揮。集會宣讀了北大學生許德珩起草的《北京學生界宣言》,遊行中散發了北大學生羅家倫起草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遊行學生火燒趙家樓,痛打章宗祥,軍警當場逮捕學生。
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朱家驊、胡適、魯迅當時為了營救學生,不惜發動全國工商界罷工罷市。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得到了各地青年學生和人民群眾的同情和支援,學生愛國運動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國,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反帝愛國運動。
北洋政府被迫罷免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的職務,並拒絕簽署巴黎和約,學生運動取得勝利。五四運動後,北京大學教授李大釗率先在中國系統地接受、傳播、實踐馬克思主義,北大成為中國研究與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中心。1920年8月,陳獨秀建立上海小組。1920年10月,李大釗創立北京小組。一大前,中國53名黨員有21名是北大師生、校友。
三十年代(1927-1937)1927至1929年間,北大處於動盪之中,並遭到嚴重摧殘。奉系軍閥攫取北京政權後,於1927年悍然宣佈取消北大,與北京其他八所國立大學合併為京師大學校。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先將其改為中華大學,復改為北平大學,復改為國立北平大學北大學院。1929年北大宣佈自行復校,國民政府於8月6日恢復國立北京大學。
1930年(民國十九年),國民政府首任教育的部長、蔡元培先生的高足、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長的蔣夢麟開始執掌北大,翌年一月正式就職。蔣夢麟改革北京大學管理制度,提出十六字方針“教授治學,學生求學,職員治事,校長治校”,改評議會為校務委員會。
北京大學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但是為什麼北京大學叫做peking而不是beijing呢?一起去看一下城市文化,瞭解北京大學叫做peking的由來是什麼。
可能也感興趣》》競爭激烈的北大最好的專業
Peking的由來一:是在中國大陸漢語拼音方案施行之前,漢字的拉丁文轉寫使用威妥瑪式拼音和郵政式拼音。郵政式拼音是一個以拉丁字母拼寫中國地名的系統,始於晚清,1906年春季於上海舉行的帝國郵電聯席會議通過了這個方案並將其作為拼寫中國地名的標準,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後繼續使用郵政式拼音,因此它是20世紀上半葉西方國家拼寫中國地名時最常用的拼寫方案,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大陸地區郵政式拼音逐漸被漢語拼音取代。按照郵政式拼音的拼寫規則,北京拼寫為“Peking”。北京大學根據郵政式拼音法起了英文名“PekingUniversity”,並一直沿用至今。
Peking的由來二:是‘北平’的音譯“。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英譯名“AllQuietinPeking”,“北平”對應“Peking”。實際上,這個地名當年的規範拼法為“Peip'ing”——威妥瑪式拼音以送氣符號“‘”,區分送氣的清子音和不送氣的清子音,漢語拼音b在該系統中的對應拼法為“p”,漢語拼音p的對應拼法則是“p’”;當時為了簡便,又常常省略送氣符號——因而北平(Běipíng)一詞通常寫作“Peiping”。2010年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內的雙語介紹將“北平”譯為“Peking”;2012年已作更正。
Peking的由來三:是“源自粵語等南方方言”。有人認為“京”的聲母(漢語拼音j)拼作“k”似乎遵循了“南方話”的發音規律,因而“Peking”並不等同於北京官話的“北京”。考察粵語等當代漢語方言,此現象固然存在,但並不能以此建立因果聯絡、推定“Peking”的拼法源自方言。當年來華的西方傳教士們,僅僅因為首先抵達的是南方沿海地區,就罔顧官話發音、就近以方音拼寫國都名稱,甚至慢慢形成“固定拼法”、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認可,這種邏輯是很難說通的。
一定有很多人跟小編之前一樣,只知道北京大學,然後知道北京大學是一所很好的院校,但是並不知道北京大學分佈的學院到底有多少個。直到小編找到了這些資料,才發現原來北京大學分佈的學院有這麼多,你都知道嗎?快來看看吧!
北京大學設有人文、理學、社會科學、資訊與工程、醫學5個學部,62個直屬院系。
理學部: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
資訊與工程科學部:北京大學資訊科學技術學院、北京大學工學院、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人文學部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
社會科學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資訊管理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政府管理學院、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
醫學部: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北京大學藥學院、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大學護理學院、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公共教學部醫學網路教育學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腫瘤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跨學科類: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北京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研究所、北京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資訊工程學院、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北京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北京大學新材料學院、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結束語】瞭解了這麼多的北大分佈學院,你又什麼感想呢?是不是想要好好努力天天向上,爭取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學院就讀呢?加油吧!
北京大學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的大學,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大學。更是中國著名的高校。是亞洲以及世界重要的大學之一,很多人都很努力的想要考進北京大學,比較進了世界重要院校也等於成功了一半,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北大有哪些專業吧!
省部重點(4個)
世界史、地理科學、地理資訊科學、地球物理學
...
北京大學能夠有現在如此高的成就,一定會有人想要追溯到最早之前,是誰成立的北京大學呢?若是沒有他,現在的北京大學會是什麼樣子呢?接下來的北京大學文化,小編就來為你介紹北大的第一任校長,猜猜你認不認識呢?
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 ...
1、越劇(漢語拼音為yuèjù,英語為Yue Opera)——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也稱紹興戲,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
2、亦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依次為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 )之一。越劇發源於紹興嵊州,先後在 ...
1、華中科技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和科技部幹部管理學院於2000年合併成立。主體為原華中理工大學;
2、最開始華中科技大學叫華中工學院,那是就叫華工了,後來改成了華中理工大學,一直叫華工,而且華工的名氣在當時也比較大,很多人只知道華工,不知道華科,現在官方叫華中大,所以還 ...
1、越劇(漢語拼音為yuèjù,英語為YueOpera)——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也稱紹興戲,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
2、亦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依次為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之一。越劇發源於紹興嵊州,先後在杭州 ...
湖南歷史文化傳統悠久,其中,湖南地方戲曲更是以其奇異的風姿,高聳於中華藝林。多種戲劇劇種在我國戲曲劇壇中齊放,展現了更好的湖南文化。那麼,湖南地方戲曲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湘劇
湖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主要流行於“長沙府十二屬”,即長沙、善化、湘陰,醴 ...
中華文明光輝燦爛,悠悠歷史長河裡曾湧現出多少美名傳揚千古的豪傑名士,不僅有豪氣干雲的偉丈夫、溫文爾雅的翩翩君子;也有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溫柔婉約的佳人美眷。那麼今天的民族文化就為你介紹,十大中國歷史女名人,中國歷史十大奇女子。
中國歷史女名人TOP1: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名曌,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