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舊時北京民間的三大節日,尤其春節最為隆重熱鬧。在眾多大小節日中,流傳著豐富多樣的習俗風情。如農曆臘月三十日晚(大年三十),全家人歡聚一堂,吃“更歲餃子”,“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辭舊迎新”,“拜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財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不準掃地,不新做食物,以示“年年有餘”。 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逛廟會。正月十九,為白雲觀道教祖師邱處機逝世紀念日的“燕九節”。接著是清明節掃墓、踏 青。四月初八“浴佛節”。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船,以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天要祭神,上墳,放荷花燈、船燈,以超渡鬼神。八月十五中秋節,人們喜愛當晚賞月,吃月餅,又有團圓節之稱。
農曆
又稱陰曆、夏曆或古歷。相傳中國的歷法始創於夏朝,《尚書·大傳》稱“夏以十三月為正”,即每年定l2個月,至第13個月時轉為新一年的正月,至漢代時統一使用這種曆法,因而稱之為“夏曆”。夏曆極為重視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與農業、作物生產與生長的關係,故其別稱為“農曆”。夏曆主要是對照月亮(太陰)繞地球環行所形成的月圓月晦的規則而劃定一年的月份和閏期,所以又稱“陰曆”。農曆月大30天,月小29天,閏月根據該月的大小而定(或30天或29天)。民國開始通用公曆為新的歷法,因此夏曆又被人們稱之為舊曆、古歷等。
過大年
農曆節日以年節最為隆重。過年的時段,大概要從吃“臘八粥”算起。皖西俗語稱“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事辦”,已到臘月年關,圍繞過年的準備工作就要開始了;至正月十五“鬧元宵”才告一段落。其中年末最後一天(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日)叫“大年三十”(除夕), 新年第一天叫“大年初一”(春節)是年節的中心點,是民眾心中十分看重的時光。
民間有順口溜描述準備年事的過程為: “十七八,掃邋遢;十八九,買菸酒;二十三,洗碗盤;二十四,吃魚刺;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年貨齊; 二十八,殺雞鴨;二十九,樣樣有;三十晚,吃年飯。”
送灶與接祖
臘月二十三為送灶日,舊時民家的鍋臺牆壁上要書寫“九天東廚司命灶君神位”,兩旁貼有“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送灶即供送灶王爺(灶神)上天“過年”,祭灶用供品除雞、魚、肉三牲與酒飯外, 另加一道糖稀為尚,俗呼為“灶糖”。說是要用糖稀粘住灶神的嘴,好讓它“上天”後少說壞話,多說甜美之言。共和國成立後,灶神之說已不足信,少數農戶僅儲存祭灶儀式而已。
臘月二十四要接“祖宗”回家過年。舊時民家在廳堂的正面牆邊設祭臺,屆時供放“天地君親師”牌位及家主的列祖列宗牌位(以名人和三四代以內的祖先為主),或書寫列代(三、五、七代不等)祖先的譜系名號,燒香禮敬“祖先”回家過年。20世紀60~80年代中,樹牌位祭祖的習俗已破除,後農村有所復舊。
除 夕
又叫年關,此為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舊俗外出謀事的人都要趕在除夕之夜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民家要於太陽落山前在大門上貼上春聯、門神,門頭上方懸掛大紅燈籠,張燈結綵,以示吉慶。日常手工匠人的賒欠工錢與農業、商事賬目往來均有在年底結賬的習慣,但上門要債結賬者,講究在民家貼春聯前結算完畢,否則就必須等到年節過後再提債務。所以,舊時窮困無力還清債務的人多在除夕日出門“躲債主”,等扛過這“一關”後,等黑夜時再回家過年。至共和國成立後,農村仍存年關結算賬務的習俗。
除夕日,民家要到祖墳地燒香祭拜,叫“辭歲”;有遠離祖籍鄉關路遙者也必於家門外遙望祖墳地祭拜,以表懷鄉之念。
除夕夜,全家團聚吃年飯,又稱吃年宴、年席等,酒菜豐盛,鳴放煙花炮竹烘托熱鬧氣氛。家長還包紅紙包即“壓歲錢”給小孩以供新年裡自主使用。熱鬧歡樂吃用豐足,最符合兒童們的心意,故俗語有“大人望插田,小孩望過年”的說法流傳。
除夕“守歲”也是一種普遍習俗。一般是忙過年事、吃過年宴後,老年人喜歡聚集在一起烤火、談心、說故事或請來鼓書藝人演說通宵評書;年輕人約聚下棋、打撲克、搓麻將以作娛樂;80年代後,城鄉大人、小孩大都喜歡全家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
春節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 古稱為元旦、元日。家人早起,每開啟一道門戶都要燃放一掛鞭炮,開大門則放長鞭,叫“出天方”,或叫“出行”,朝拜四方,以討開門大吉的福兆。出行後即吃年飯,喝屠蘇酒,吃雞叫做“處處是機會”。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幹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正是這種情景。
初一日,同村人都在早飯後相互串門“拜年”。主人對上門拜年者一律待如賓客;敬菸、上茶,請吃瓜果、糕點,並祝福吉慶語言。初一至十五,乃至整個正月,各家均安排先後到親戚、師長、朋友家拜年,而且是講究早到為尚,俗稱“拜年拜到十八九,又無肉來又無酒”。遲拜即有不尊之嫌。
人日
正月初七為人的生日,俗稱為過小年。此日忌外出,也不許在別人家留宿,叫“七不出,八不歸。”人日傍晚要在雞舍門前焚香鳴炮驅豺狼與狐狸;又有燒爆葉(鮮冬青樹葉)的習俗,燒起來噼叭作響,稱為“一爆財,二爆喜,三爆老鼠不吃我家稻和米。”有的地方還有燒麻樁、戳地蠶等習俗,驅除害蟲,祈求年豐。
元宵節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叫上元節、燈節。從初一到十五,各地都有玩燈、鬧花燈的習俗,舞龍、舞獅、高蹺、綵船與地方戲小唱等,走村串戶進行演唱拜會,鑼鼓、鞭炮不斷,熱鬧非凡。至元宵日花燈上演到高潮。各家各戶則要把年節所剩魚肉、糕點燴煮豐盛,全家大吃一頓,俗稱“元宵元宵,魚肉都銷。”此日一過,舉凡年節所供奉的祖先牌位與花燈樂器均要收起珍藏,標誌著過年到此告一段落,要提醒人們“過了正月半,各人找事幹”了。共和國成立後,城鎮職工春節放假3天;至90年代後連同雙休日計7天長假,大都用來探親會友、朋友集會之用,休閒娛樂或旅遊觀光,別有一番風趣。
描寫燈節盛況的詞作首推南宋辛棄疾的《元夕》著名:“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幹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光闌珊處。”北宋開封府附近有一州官名叫陳登,最忌諱百姓說他的名號,就連諧音“燈”字也不準手下人說出;時逢元宵燈節手下人請示他準放花燈煙火的事情,他大筆一揮題下告示說:“本州依例,准予元宵節放火三天。”百姓譁然相傳,這叫做“只准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留下了千古笑柄。
立春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以“立春”日為新年到來的標誌,俗稱“新春大如年”。民家要在大門頭上張貼紅幅“迎春大吉”、“迎春接福”等吉慶詞語。屆時燃放鞭炮以迎接立春時分的來臨。封建時代州府郡縣長官例定到城門東郊舉行“鞭春牛”儀式(也叫“鞭春禮”),並象徵性犁耕一圈土地為示範。民家習慣在此日牽出剛成熟的牛犢去教習犁耕,並著手籌備春耕生產。
由於農曆閏年為一個整月(30天或29天)的規則,日期推移,即出現正月與臘月各有立春日的現象(如2001年正月十二日與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稱“擔挑春”,主喜慶;有的年份如2002年無立春節氣,則稱“黑春年”,“無春年”,舊俗認為這是“寡婦年”,不利於年輕人結婚辦喜事。共和國成立後已無人信奉此俗。
花朝
二月十五為花朝日,也有的定二月初二“龍抬頭”或二月十二為花朝。說是此日為百花生日,清代蔡雲《吳歙》詩稱“百花生日是良辰,未抵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青年喜於此日相約遊春撲蝶,舊俗認為此為天然吉日,最宜舉辦婚姻喜慶大事,民謠稱“童養媳婦不要焦,不在臘八就在花朝”。農村仍存借花朝吉日辦婚嫁的習俗。
清明
清明掃墓為傳統習俗,俗稱“做清明”。舊時同姓聚族而居,劃定專門的祖墳山,屆時要集中全族男丁抬著全豬全羊等祭品去祖墳前祭拜;稱為“做大清明。”外出遠居經年不回故鄉者,於此節日也要抽出時間專程回來祭祖。今俗仍存簡化的掃墓習俗。
上巳日
古人定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上巳”,曹魏時固定三月三日為上巳。俗稱為鬼節,民間要磨米麵做“打鬼粑”,下“纏腳面”食用。年輕人喜歡在此日出郊外踏青、放風箏,以效法王羲之蘭亭集友“曲水流觴”的盛事。
端午節
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叫蒲節、端陽節。民俗尚掛菖蒲、艾禾於門上驅邪,午宴喝雄黃酒除毒。北周宗懍《荊楚歲寸記》稱“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相傳詩人屈原於此日投淚羅江死難,當時楚國的百姓曾競相劃長條木船去打撈屈原,又投下糯米點心飯糰以餵魚蝦而不讓它去傷害屈原的身體。後即傳下端午節包粽子與划龍舟競賽的習俗。
六月六
古稱天貺節,又稱曝書節。舊時文人學子喜歡在此日搬動書稿至陽光下曝曬以防黴爛。 也有人家在此日曝曬戲水,給小孩洗澡擦身,說是可以預防天熱生痱子。現今已不多見此俗。
七 夕
相傳七月七日夜為天上牛郎織女星渡鵲橋相會之日。有人稱這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民間少女於此夕月下學穿針做針線活,稱為“乞巧”。唐代杜牧《七夕》詩稱:“銀燭秋火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此時天高氣爽,夜觀滿天星斗,卻是別有景緻。
七月半
俗稱“月半”,又名中元節。舊時民家要備辦紙錢冥物,在門外野地燒化給家神野鬼受用,有錢人家還延請僧道來家做“孟蘭會”,唸經畫符以超度亡靈。共和國成立後破除迷信,行此俗者已不多見。
中秋
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仲秋、八月節、團圓節等。民間有家人團聚,飲酒、賞月、吃月餅的傳統風尚。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五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
中秋又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傳說。戰國時《歸藏》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唐李商隱詩稱:“雲母屏風獨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相傳嫦娥偷藥昇天後變成了蟾蜍,故月宮就有了“蟾宮”的別稱;又稱月宮生桂樹,天帝命吳剛伐桂成仙等等,有一系列傳說故事。中秋吃月餅賞月,則是流傳至今的一大習俗。
重陽
古人以奇數為陽,九為個位陽數之極而成為陽的總代表,故九月九日為重陽日。民俗尚登高望遠、插茱萸、飲菊花酒等傳統。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民間過重陽節要做黑餈粑吃,稱為“穿虎皮襖”,表示秋天將盡,天氣變冷了,俗語稱“過了重陽無時節,不是雨就是雪。”旨在提醒人們要注意冬冷保養。
1989年,國務院規定重陽節為中國的“敬老節”。城鎮各組織、團體、單位要購買補品、水果上門慰問老職工,或組織離退休老人旅遊觀光,形成敬老、愛老的風尚。
臘月與臘八
農曆十二月,俗稱臘月,傳存臘祭、吃臘八粥等民間風俗。臘本作“蠟”,《禮記》稱“天子大蜡八,伊耆氏(神農)始為蠟。”古文蠟與“獵”通假。蜡祭意即“獵禽獸以歲終祭先祖。” 《風俗通》釋臘祭名稱為“夏稱嘉幹,殷稱清祀,周稱蠟,漢改曰臘。”此即為臘月的由來。
“臘八”又為佛教節日。相傳釋迦牟尼於此日在菩提樹下靜坐成佛,故稱佛成道日。 《夢梁錄》載:“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由僧眾分散施捨給山廟周圍村莊的“施主”享用。 後來,民間仿效熬煮糯米、香菇、紅棗、板栗、蓮子、紅豆等八珍稀飯食用,去寒和胃,成為冬日食用的保養風俗。
人日,在每年正月初七,又叫“人勝日”“人慶”等,民間傳說,女媧造人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漢民族認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人日節的主要習俗有:
戴人勝
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
贈花勝
是日,人們製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吃七寶羹
人日節,人們用七種新鮮的節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稱為“七寶羹”
出遊、登高:
人日節也是仕女出遊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云:“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稱體重
有的地方,人日時,男女老少都要用鎊稱稱量體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關心一下人的身體情況。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
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昇。
衚衕: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衚衕曾經是北京唯一的民居形式,北京的衚衕就象密密麻麻的血管扉頁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北京到底有多少左右衚衕呢?老北京人說:“有名衚衕三百六,無名衚衕似牛毛。”統計顯示,北京的街、巷、衚衕超過6000條,直接稱為衚衕的超過1300條。
在眾多的衚衕中,誰是輩份最大長的老太爺呢 ...
“人節”食“七樣菜”:農曆正月初七,俗稱“人日”,也叫“人節”。這一天,普寧家家戶戶有吃“七樣菜”的習俗。
初九天地生:農曆正月初九俗稱天地生,家家戶戶清早點燈籠在門前,備辦果品拜“天公”。這一天城鄉不宰生畜,不除穢物,鹹感天地好生之德。
上元節:農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節。這天晚上叫元宵。元宵節城 ...
春節,正月初一是最隆重的節日,家人無論在何地,離家多遠,大都都要趕回家與親人團聚。早晨開門時,各家各戶要放鞭炮,接著家人團拜,互相祝賀,然後進門向尊老拜年,熟人是面抱拳作揖,恭賀發財。鄰居、朋友家家上門拜年,名曰“拜跑年”。初二拜年與鄰地不同,別的地方禁忌這天到親戚家拜年,但若有新亡人則一定要去,名曰“新 ...
清明節是傳統的祭祖掃墓節,但各地風俗差別很大。洪洞人把掃墓叫“上墳”,也叫“說墳”,意思是清明期間家家都要到自家的墳塋祭奠,所以叫“上墳”;到了墳地,長者要給晚輩孩子們講說地下的先祖,所以叫“說墳”。上墳的時間則有不同。洪洞南部,一般是集中在清明的前三天,第一天上新墳,第二天上舊墳,第三天則是被家族“出戶 ...
重慶節日風俗介紹:
重慶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俗,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大同小異。但由於重慶有五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這兩個既熱情又傳統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節日。心靈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擁有非凡的天賦。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 ...
重慶節日風俗介紹:
重慶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俗,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大同小異。
但由於重慶有五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這兩個既熱情又傳統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節日。
心靈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擁有非凡的天賦。每年正月初三至 ...
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從元代開始的。正是這種政治、文化地位的變化,使得在這裡發生的各種事情大多具有了格外重要的意義,倍受人們的關注,風俗的變化也是如此。在元代以前,北京地區的風俗帶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特色,表現出了北方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融合的風貌,而到了元代,天下一統的政治格局使得全國各地、特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