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北宋時期中書省的地位

北宋時期中書省的地位

  宋代雖設尚書、門下、中書三省,而中書省之權特重。《宋史·職官志》說:“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院對掌大政。”宋代中書省之職是“掌進擬庶務,宣奉命令、行臺諫章疏,群臣奏請興創改革及任命省、臺、寺、監、侍從、知州軍、通判等官員。”中書省掌握行政大權,它與掌管軍事大權的樞密院,合稱“二府”。

中書省是哪個朝代的

  “中書省”是中國從隋朝和唐朝開始正式設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中書省是中國古代中樞官署之名,封建政權執政中樞部門。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為中央最高政府機關。

  中書省作為正規的宰相機構,掌管制令決策,是中央最高權力機關,其長官中書令是制度規定的首席宰相。中書令不常設時,副長官中書侍郎即為首席宰相。南北朝、唐朝中後期及宋朝,中書舍人是中書省的實際長官,行使宰相權力。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別負責什麼

  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官制,雖然確立於隋朝,但是早在漢朝和三國就出現了,之後在數百年內,三省的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直到隋朝確定三省六部制。

  從字面上來說,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審查封駁,但實際上兩者並沒有那麼涇渭分明。比如散騎常侍這個職位,一般都把它歸於門下省,但是魏晉時期,它又自成一派,身具中書和門下的職能。再比如初唐時,門下省是第一部門,宰相都去那裡開會,唐中宗繼位後,裴炎是中書令,宰相們又都到中書省開會。由此可見,門下中書兩省實力很難一較高下。


的區別

  中書省是皇帝直屬的中書官署,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釋出皇帝詔書、中央政令的最高機構。而行中書省則是直屬中央政府管轄的一級行政區,當時主要作為軍事管理,掌管所轄省內的錢糧、兵甲、屯種、漕運及其他軍政事務。   中書省是古代官署名。封建政權執政中樞部門,漢朝始設中書令,魏國建秘書監,有監、令,魏曹丕改稱中 ...

明朝取消行設立了什麼

  明廢除行中書省,設“三司”即設立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1人,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長官;提刑按察使1人,負責司法之事;都指揮使掌軍事防務。三司權責分明,互相牽制,互不統屬,各自對皇帝負責。   明代設定三司使的作用1、都指揮使司強化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對中央和地方兩級統治機構來作了重大調整。   2、承 ...

行省制行的區別

  1、行省制是蒙古統治者在在中原地區行政區劃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給後世的一份重要遺產。自元行省始,行省三司督撫的高層督政區體制較穩定地確立了下來。   2、行中書省,中國元朝開始實施的直屬中央政府管轄的一級行政區,民間簡稱“行省”或“省”。   3、中書省,古代 皇帝直屬的中樞 官署之名。封建政權執政中樞部門, ...

和行有什麼區別

  中書省和行中書省的區別有開始實行的朝代不同、管轄範圍不同、職責不同,雖然兩者的名字只是想差一個字,但是中書省是官署名,行中書省是行政區劃分。行中書省掌管轄境內的錢糧、兵甲、屯種、漕運及其他軍國重事,統領路、府、州、縣,距離省治遠的地方,另設宣慰司統之,作為行省的派出機構,而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領轄六部,職 ...

是什麼機構

  1、中書省是古代皇帝直屬的中樞官署之名。封建政權執政中樞部門,漢朝始設中書令,魏國建秘書監,有監、令,魏曹丕改稱中書監、令。   2、晉朝以後稱中書省,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釋出皇帝詔書、中央政令的最高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宋元時中書省設中書令和中書丞相,明清時期廢其名稱。   3、元朝 ...

元朝一制與唐朝的區別

  在中央,元朝實行一省制,即中書省制,唐朝實行三省制,包括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為中書省,唐朝的中書省是決策機構,負責撰擬詔旨敕令,而審議,執行則由門下,尚書兩省分別執行,這叫分權制衡,分權往往帶來行政效率的降低,所以唐朝以後就逐漸過渡為一省制,無論是三省,還是一省,其長官都是宰相,元代在中央設立中書省 ...

的主要職能及設立背景

  1、行中書省主要作為軍事管理,掌管所轄省內的錢糧、兵甲、屯種、漕運及其他軍政事務。元代行省制度、土司制度的確立,是中國行政制度的一大變革。明滅元后,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行省。   2、行省制度,不始於漢代、明代,這是從元代開始的。也可說金代先已有行省了。但正式成為制度的是元代。我們今天俗稱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