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南唐李后王李煋的代表作

南唐李后王李煋的代表作

  李煋的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

  李煜生於937年,死於978年,是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也為五代時最憂鬱最悲傷出色的詞人。

  李煜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為徐州人。

  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繼位,史稱後主。

  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詞現存約32首,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後,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當中的代表作皆成於此時。

南唐後主李煜最著名的詞有哪幾首

  第一首:

  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時了

  全詩內容: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第二首:

  相見歡 · 無言獨上西樓

  全詩內容: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第三首:

  烏夜啼 · 昨夜風兼雨

  全詩內容: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唐王李世民的墳墓在哪裡啊

  唐太宗李世民的墓,位於咸陽市禮泉縣九嵕山,是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李世民的墓開始營建於貞觀十年(636年),是為埋葬臨終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墳墓的長孫皇后而開鑿。陵墓依山而建,開創了唐代帝王陵寢依山為陵的先例。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此子,公元617年,李世民勸說並協助其父李淵於太原起兵反隋,西取長安,建立了李唐王朝。李淵稱帝后,李世民被封為秦王,任尚書令。


煜的父親是誰

  李璟,生於公元916年,於公元961年逝世,字伯玉,原名李景通,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的長子。升元七年李昪過世,李璟繼位,改元保大。年號保大,後因受到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又為避後周信祖名諱而改名李璟。   李璟執政期間南唐政權逐漸衰落。 李璟本人和其子南唐後主李煜均是文學造詣極高的詞 ...

後主煜的寫作背景

  975年,即開寶八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起了囚徒生活。李煜的詞以被俘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後期詞作多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鬱哀婉,感人至深。《相見歡》是後期詞作中的一篇。 ...

後主煜是否有子女

  南唐後主李煜子孫滿堂,周娥皇就為李煜生了三個兒子,李煜最喜歡的兒子叫李仲宣,但李仲宣四歲就夭折去世,李煜的子女何去何從在史書沒有很明確的記載,患病的周娥皇將年方四歲的仲宣從宮中遷往別的宮院,原本是母親為免孩子被自己病體所影響的一番好意,卻沒有料到仲宣剛遷出皇后宮就突發急病而夭折,傳說李煜的第八子李從鎰,受 ...

後主煜的爺爺是什麼人

  李昪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爺爺。   李昪,字正倫,小字彭奴,徐州人,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建立者。李昪原名徐知誥,是南吳大將徐溫養子,曾任升州刺史、潤州團練使,後掌握南吳朝政。公元937年,李昪稱帝,國號齊。公元939年,李昇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公元943年,李昪因丹藥中毒而死,為南唐先主,廟號烈祖, ...

關於後主煜的一些歷史故事

  典故:   1、為政之道:為政重仁慈、寬刑罰,每有死刑論決,莫不垂淚。憲司章疏如有過錯,李煜就寢食難安,並多次親入大理寺,審查獄案,釋放多人。   2、不惜重金搭建寺廟:酷嗜浮屠,曾在宮中修建永慕宮,在林苑建靜德僧寺;又在鐘山設寺,並親筆題詞“報慈道場”,每日供應近千名僧侶,所需費用皆由朝廷所出。   3 ...

後主煜是怎樣亡國的

  南唐後主李煜亡國的經過:   宋朝雖然已經建立起來,但是原先各地的一些割據勢力仍還存在。當時除契丹建立的遼國以外,五代時期的十國,北方有佔據太原的北漢,南方有南唐、吳越、後蜀、南漢、南平等國。   平定內亂之後,宋太祖與趙普商定了先南後北的方針,用武力陸續平定了南平、後蜀、南漢。   李後主趕緊派徐鉉求和 ...

煜是怎麼死的滅亡的原因

  李煜死因:太平興國三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李煜提筆寫下了千古名篇傳誦的《虞美人》。這首詩詞不加掩飾的,流露出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這由於這首詞,宋太宗得知此事後,認為李煜是“人還在心不死”,想復辟變天,於是賜李煜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