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南昌年節習俗

南昌年節習俗

  春節:我們南昌人說:過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話)。是因為秦始皇徵集民夫修萬里長城,南昌籍民夫在臘月二十四日後才陸續回家,家人均以親人抵家團圓的時間為“過年”。所以,南昌人過年的日子不同、時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過年的,有的早上過年,有的是中年、晚上過年。

  拜年:正月初一,幼輩依次向尊長拜年,尊長又率幼輩向左右鄰居賀年。南昌有句俗話:(南昌話)初一的崽,初二個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專為亡親祭拜的。(現在不同了,電話、傳呼、手機普及、打個電話、傳呼留言都可以拜年)。

  換茶:是“換財”的意思,就是大家都發財。用厚毛紙外加一層白紙包裹糕點,上貼一片紅紙,送來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圖形式,不重內容。(有貪吃好玩者,把裡面的糕點吃掉,換上石塊或沙粒)。

  上七大似年:南昌人重視上七,這天要好好地吃一頓,還要吃“糊羹”,象徵步步高,這天一般舉行隆重的敬神活動。

  元宵節:(南昌話)“過了元宵罷了燈”,過了元宵,年事活動就基本結束了。(南昌話)“三上晚上的火、元宵的燈”,元宵觀花燈、耍花燈、猜燈謎,異常熱鬧。

  端午節:南昌人把端午節、中秋節、春節“一年三節”,是一年內最重要的節日。定好親事未結婚的送禮,已婚女婿送丈母孃、外甥送舅舅等,一年三節絕對不能缺。南昌人過端午節要吃粽子、插艾枝、吃紅蛋、喝雄黃酒、賽龍舟、劃龍船從四月開始籌備,“初一劃、初二歇、初三初四劃到節”。

銅川風情——民間年節習俗

  受特定的文化地理環境影響,銅川的風土民情即不同於深厚粗獷的陝北民俗,也不同於舒張熱烈的關中民俗。銅川的風土民情像一曲曲風格迥異的動人山歌,千百年來,迴盪在這塊美麗可愛的熱土之上。

  (一)春節

  銅川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主要有貼春聯、貼年畫、吃年飯、放鞭炮、拜年、走親戚等。

  吃年飯,銅川為吃餃子。餃子,諧音“交子”,象徵交於子時。子時,即晚上11點到1點。正月初一的子時,正是新的一年的開端。吃餃子,取新舊年更替之意。

  拜年是春節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從正月初二開始,延續到初五、初六。新婚夫妻拜年時,先拜岳父家,再拜舅舅家,後拜姑姑家。

  正月初五叫“破五”。此曰,人們多吃餃子和質量較高的菜餚以示歡慶。初一至初四商店關門,從初五起開始營業,人們的生活恢復常態。

  同官縣城,過去很小,亦很蕭條。即使在大年初一,城內也很冷清。清代知縣陳秩五寫過一首叫《元旦》的詩,描繪了同官過年的情景:“賀歲歸衙換錦袍,四街清淨斷喧囂。深山炭賤人衣薄,古驛差煩馬骨高。六里風淳無竊鼠,千年春轉盡包羔。使君亦有同民樂,獨捻吟髭飲濁醪。”現在的春節期間,城區十里長街裝飾得花團錦簇,處處笙歌人云,人群熙熙攘攘。人民公園、重興公園、工人文化宮院內,遊人川流不息。就連鄉間小道上,提著豐盛禮物拜年的紅男綠女也是絡繹不絕。

  (二)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銅川有鬧花燈、耍社火、吃元宵、猜燈謎等風俗。舊時,耀州製作的花燈精美絕倫,很有名氣,富裕人家不惜重金購買。元宵之夜,州城街道兩側掛滿五顏六色、形態各早的燈籠。清末知州顧曾炬為此寫了一首七絕:“元夕笙歌趁市囂,滿城火樹夜寒消。拼將十戶中人賦,爭買春燈照此宵。”晚上,家家戶戶在室內點上燈籠,燈籠旁放有“伴燈饃”。它長圓形,前面粘著兩粒黑豆,有尾巴,活像瞪著眼睛的老鼠。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銅川花燈更臻奇妙。元宵節夜,城區十里長街兩側,掛滿玲瓏剔透的鯉魚燈、孔雀燈、多姿多彩的天女散花燈、嫦娥奔月燈、威武矯健的金龍戲珠燈、猛虎上山燈、奇妙絕倫的走馬燈,以及桔子燈、南瓜燈、寶蓮燈,等等。它們將煤城的元宵夜打扮得絢麗通明,宛如仙境。

  (三)龍頭節

  農曆二月初二,叫“龍頭節”、“青龍節”,是我國農村的傳統節曰。它的形成,與我們的祖先對龍的崇拜有關。舊時,每逢此曰,婦女要停針一曰,據說是擔心誤傷龍的眼睛。民間要油炒幹饃塊、炒豆子或炸麻花吃,叫“咬蠍子尾巴”。認為這樣一來,就不會遭蠍子叮了。由於這些習俗帶有迷信色彩,已被歷史淘汰。

  如今,每逢此節,宜君縣要在五里鎮舉辦全縣物資交流大會。會上商賈雲集,車輛絡繹不絕,熱鬧非凡。耀縣也在縣城及藥王山下舉辦為期10天的物資交流大會,參加人數在10萬以上。

  相傳,二月初二是唐代偉大醫藥學家孫思邈的生曰。屆時,孫思邈的故里——耀縣孫家原以及藥王山都要舉行盛大的儀式以示紀念。從初二到十一,藥王山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四)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有上墳祭祖、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等。每逢這一天,市政府都要派員到黃陵縣祭掃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節曰前後,機關團體和學校還組織青少年到耀縣烈士陵園掃墓,追念在革命戰爭年代為人民解放事業光榮捐軀的先烈們。

  (五)端午節

  端午,即農曆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此時,氣溫升高,多雨潮溼,細菌繁殖快,人容易患病。民間有打掃房屋、用雄黃(雄黃是一種致癌物質)水為廚房消毒、喝雄黃酒、戴艾蒿、戴香包、驅“五毒”的習俗。目的是驅除瘟疫。如今,普遍流行吃粽子、吃甑糕的習俗。

  (六)中秋節

  舊時,民間於這一天夜間陳列月餅及瓜果祭祀月神。祭月也叫“拜月”,由婦女主持,男子則邀友賞月飲酒。現在,人們仍然保留著中秋之夜吃月餅、瓜果的習俗。拜月的習俗已被淘汰。

  (七)除夕

  白天人們要把家裡打掃得千乾淨淨,並把過年的飯菜全部準備妥當。夜裡,有“守歲”的習俗。守歲,即守住歲月。因為此夜舊的一年即將過去,人們覺得可惜,所以要“守”,一般晚上都不睡覺。另外,守歲也是為了滿懷希望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現在,守歲時,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喝團圓酒,看著電視節目,直到深夜才休息。也有少數人一直熬到第二天黎明。

雲南少數民族年節習俗

  雲南元陽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彝族,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陽曆,一年中要過兩次年。

  彝族太陽曆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以鼠日為一個月起頭,12屬相迴圈3次,在豬日終結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五或六天為過年日,不計算在10個月之內。大年在每年夏至日,過三天。第一天為接祖日,第二天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過兩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閏年加祭祖日過三天。

  元陽縣彝族與漢族交往多起來後,也與漢族一起過春節,但仍然保留著濃郁的民族特點。春節前三天內,家家殺年豬。屋裡屋外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門前栽松樹,大小門頭、灶前廄旁都插上松枝,祝願來年生活美滿幸福。年三十晚上不在別人家過夜,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全部還清。

  除夕之夜,嚴禁說不吉利的話,不準惡言穢語,不準打妻子小孩。父親或長子率領全家老小,用托盤託著酒、肉、飯、水等祭品,依次向祖宗、天地、土、水、日、月、龍、灶獻祭,然後又向門、柱、水缸、畜廄、大農具一一獻祭。全家入席後,將飯菜每樣取一點放到門外給無家可歸的野鬼。然後盛一碗飯給狗,傳說第一次洪水年裡莊稼全被淹死了,是狗從天神那裡討回了五穀種子,所以年節首先慰勞狗。等狗吃飽了,然後全家才吃年夜飯。

  正月初一早上,雞剛打鳴,天還未亮,各家男子就鳴槍放炮,到水井祭祀水神,爭取第一個取回新水。天剛剛放亮,全家已經起床,穿上節日盛裝迎接財神,然後做湯圓獻祭各路諸神。再做一個湯圓貼在小孩子腦門上,表示孩子又長了一歲。元陽彝族把正月初一稱作“女皇日”,婦女不作或少作家務,做菜做飯全由男人操辦。飯甄子無論有多大,飯都要蒸得滿滿的,表示糧食全年有餘。初一全天都不動刀斧,不出寨門,不出門作客,不到菜園取菜。初二、初三才開始走親訪友,女人帶著孩子回孃家。

  木刻“請柬”邀親友

  在每年的冬月或臘月,獨龍族要過唯一的傳統節日,獨龍族語叫“卡雀哇”,是獨龍族的年節。節日的長短主要看食物的準備情況而定,一般是兩三天或四五天。節日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固定日期,各家各族自由選擇好吉日,就開始過年。

  獨龍族居住在高黎貢山和擔當力卡雪山之間的獨龍江流域,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選定過年的吉日後,各家都邀請親友一起來過年。他們在特製的木條上刻上缺口,這就是“請柬”,派人送往邀請的村寨。木條上刻了幾個缺口,就表示再過幾天后要舉行儀式,慶祝年節。接到木刻“請柬”的人,要帶上各種食物,前往致意祝賀。賓主相見,要共同飲一筒水酒,相互對歌。晚上,全村的人都陪著客人歡聚一處,圍著篝火,一面品嚐食物,一面看青年男女跳“鍋莊舞”,共同慶賀一年一度的豐收。男子一邊祝詞,一邊喝酒,喝完酒就把酒碗拋入懸掛在火塘上空的竹架以卜禍福,碗口朝上為吉兆。

  “女兒國”女人忙

  “女兒國”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永寧鄉瀘沽湖畔的摩梭人,把春節叫“庫詩”,即新的一年。摩梭人過春節,意味著祭拜祖先,祭祀天地日月和萬物,這是“女兒國”裡婦女最忙碌的時候。

  摩梭人保留著的母系社會,至今還實行以感情為唯一基礎的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在摩梭人中,母親的權威最高,因此被稱為“女兒國”。在摩梭家庭,由家中年紀最大、最有威信的老祖母或母親主持家政,全家每個人的收入都交給她,由她安排全家人的生活。過年前一個月,主持家政的婦女就要為全家每人買新衣褲,每人至少一套。接著,婦女們開始釀酒、榨油、做米花糖、舂米磨面,春節所需的松明子、柴禾也要準備齊。因為,按照摩梭人習俗,從正月初一到十六,不能動用繩子,否則新的一年會遇到蛇。臘月二十四日,所有摩梭人家的婦女都從屋頂屋角到門縫鋪下,進行徹底清掃。女人給孩子理髮洗澡,換上乾乾淨淨的衣服。

  正月初一,黎明剛剛來臨,摩梭婦女就背上木桶,到清泉或小溪邊背水,這叫“爭頭水”。誰起得最早並爭到頭水,意味著這家人在新的一年裡人畜興旺,財源茂盛。所以婦女很早就起床梳洗好,等到天邊泛白時候,爭先恐後來到山泉溪流邊。水揹回來後,主婦準備好早餐,全家祭鍋莊,向祖宗和老人磕頭。太陽出山,母親帶著孩子,背籮裡裝著豬膘、茶葉、酒,到同一“斯日”(同一母系血緣的各個家庭組成一個氏族)的長者家拜年。

  過完大年就成人

  對於年滿十三歲的普米族孩子來說,過大年對他們特別重要。因為過大年要為他們舉行“穿褲子”“穿裙子”禮,以後他們就是成年的小夥子、小姑娘了。

  過大年是雲南普米族最主要的傳統節日,男女老少都穿上鮮豔的民族服裝,迎接新年。除夕之夜,滿了十三歲的孩子們,按照性別各自團聚在一起,通宵作樂,告別可愛的童年生活。一等雄雞高唱,東方吐白,他們立即回到自己家中,準備參加專為他們舉行的成年儀式。家裡人根據要舉行成年禮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在火塘邊的“男柱”或“女柱”旁,放好一袋糧食和一隻豬膘。豬膘是將殺好的豬掏空內臟、抽去骨頭,在豬肚子裡抹上花椒、鹽巴後風乾作成的,是普米族和摩梭人的特有食品。豬膘象徵財富,糧袋象徵豐收。

  女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裙子禮”,由母親主持。小女孩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糧袋和豬膘上,右手拿著耳環、串珠、手鐲等裝飾品,左手拿著麻紗、麻布等日常生活用品,手上的物品象徵婦女將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家庭的義務。接著巫師向家祖和灶神祈禱,母親給女孩脫去麻布長衫,換上麻布短衣,穿上百褶長裙,繫上繡有圖案的腰帶。換上新裝的女兒向灶神和親友叩頭表示感謝,親友送給禮品表示祝福。

  男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褲子禮”,由舅舅主持。普米族保留許多母系社會遺俗,舅舅在家中地位最高。小男孩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邊,雙腳踩在豬膘和糧袋上,右手握尖刀,象徵勇敢;左手拿銀圓,象徵財富。巫師向灶神和家祖祈禱,舅舅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脫下來,給他穿上麻布短褂、麻布長褲,繫上腰帶。換上新裝的男孩也要向女孩一樣給灶神和親友一一叩頭,用牛角酒杯向親友敬酒。親友們往往送他一隻羊,祝賀他日後平安吉利,牛羊成群。

  舉行“穿裙子禮”、“穿褲子禮”時,女孩或男孩的父母要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參加的親友客人。他們端給客人每人一碗骨頭湯,一塊肉和一些豬心豬肝,表示大家是至親骨肉,心肝相連。宴會後,儀式才算結束。

  舉行了“穿裙子禮”和“穿褲子禮”,小女孩和小男孩算是成人了,成了小姑娘和小夥子,可以參加生產勞動和社交活動,成為家族的正式成員。


南昌釣魚習俗:四季得鮮

  自古南昌人喜歡四季釣魚,四季下釣,叫做四季得鮮。民間普遍有春釣鯽魚,夏釣草魚,秋釣鯿魚的習慣。據傳古時的南昌,家家有網,戶戶有鉤,老少皆喜歡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釣。“萬家燈火舞,漁船釣不收”。便是當時悠悠垂釣的寫照。千百年來,南昌人們的釣魚習俗被沿襲至今。今天的南昌,江邊湖汊到處可見垂釣者的身影。他們之中不 ...

南昌習俗是什麼

  南昌的習俗,六月六曬龍袍,也就是每年傳統的農曆六月初六是當地的龍王爺和菩薩曬衣服的日子,這一天一般陽光充足,在這一天曬衣服是不會被蟲蛀發黴的。因此當地人,在這一天將自己所有的衣物拿出來曬一曬,當然這種習俗其實也是對太陽的崇拜。跑馬拜年,當地人在拜年上是比較講究的,所以當地人每到春節的時候就需要走親串戶的拜 ...

詳解:南昌結婚習俗是怎樣的?

  每個地方結婚的習俗都會不同。在南昌文化中。結婚這喜慶的大事當然是要有更多的講究了。如果你想多瞭解瞭解南昌結婚的習俗,那麼往下看本文就絕對沒有錯了。小編找了一些資料,讓我們一起往下了解吧!   託媒:在一個家庭中,男孩到了二十歲左右,女孩到了十五歲左右,父母開始為兒女張羅婚事,託媒人牽紅線,紅線牽到男女不可 ...

南昌人的釣魚習俗

  自古南昌人喜歡四季釣魚,四季下釣,叫做四季得鮮。民間普遍有春釣鯽魚,夏釣草魚,秋釣鯿魚的習慣。據傳古時的南昌,家家有網,戶戶有鉤,老少皆喜歡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釣。“萬家燈火舞,漁船釣不收”。便是當時悠悠垂釣的寫照。   千百年來,南昌人們的釣魚習俗被沿襲至今。今天的南昌,江邊湖汊到處可見垂釣者的身影。他們 ...

南昌人的釣魚習俗:四季得鮮

  自古南昌人喜歡四季釣魚,四季下釣,叫做四季得鮮。民間普遍有春釣鯽魚,夏釣草魚,秋釣鯿魚的習慣。據傳古時的南昌,家家有網,戶戶有鉤,老少皆喜歡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釣。“萬家燈火舞,漁船釣不收”。便是當時悠悠垂釣的寫照。   千百年來,南昌人們的釣魚習俗被沿襲至今。今天的南昌,江邊湖汊到處可見垂釣者的身影。他們 ...

南昌人的釣魚習俗:四季得鮮

  自古南昌人喜歡四季釣魚,四季下釣,叫做四季得鮮。民間普遍有春釣鯽魚,夏釣草魚,秋釣鯿魚的習慣。據傳古時的南昌,家家有網,戶戶有鉤,老少皆喜歡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釣。“萬家燈火舞,漁船釣不收”。便是當時悠悠垂釣的寫照。   千百年來,南昌人們的釣魚習俗被沿襲至今。今天的南昌,江邊湖汊到處可見垂釣者的身影。他們 ...

重陽節為什麼叫老年節 關於重陽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還被稱為菊花節、茱萸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有何習俗?”“重陽節何時成為正式節日?”“為什麼把老年節定在重陽節?”   重陽節為什麼叫老年節?   自古以來,九月初九就被賦予了“長壽”的含義,因此重陽節也就慢慢有了老人節的含義。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