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南通風俗的變遷

南通風俗的變遷

  民俗無所不在,凡有人群生活的地方就有民俗。南通出土的五代姚氏家族墓誌兩件是最早的文獻資料,反映了當時的風俗。姚徐夫人墓誌蓋上刻有八卦圖案、十二生肖、日月星辰和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是南通最早的民俗畫。

  在現存典籍中最早記載南通風俗的,是南宋的《輿地紀勝》。其“通州”部分,有“風俗”一節,謂“民居以魚鹽自給,不為盜賊”,“訟庭多虛,囹圄空隙,殆有古之淳風”雲。

  明後期,由於商品經濟發展,城市繁榮,城市風俗明顯變化。萬曆《通州志》和《州乘資》兩書之“風俗”篇謂:通州一向民風純樸,很少遊民,沒有妓院;人們衣著樸素,不賭博,少訴訟;婦女不參加宴會。但民風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到嘉靖、萬曆年間,民風漸趨奢華,青年愛到外地購買華美衣料,婦女服裝款式多變,衣著開始打破等級界限。宴會盛行,茶館、酒店漸多;紈絝子弟縱酒、賭博、聚眾遊蕩。婚俗也發生變化,計較彩禮、嫁妝,甚至有女方父母出面提出離婚要求的。妓女、流氓漸多,廟宇也增加不少。

  在清朝編寫的《通州志》中仍沿襲了南通“民風純樸”等舊說。直到晚清,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西風東漸”,風俗又漸趨變化。19世紀末近代工業的興辦,給城市生活帶來一系列的影響。上海的風俗開始輻射到南通,帶“洋”字的新事物漸為人們接受。辛亥革命進一步推動了這些變化,其中最大的是男人不再留辮,女人不再纏足。

  在《南通市志》中敘述,五四運動的反封建浪潮,在南通知識青年中激起反對舊習俗的思想,男女平權、婚姻自由成為他們的要求,戀愛成為婚姻的必要階段而被承認。在形式上,有了“文明結婚”、“集體婚禮”等新的做法。服裝也有了改革。

  解放後,風俗發生很大的變化。老解放區艱苦樸素的革命作風,很快影響了整個城市。舊式服飾被淘汰。賭博、吸毒、嫖娼和幫會活動均漸消失。各種封建迷信活動被取締。有的傳統節日被廢棄,新的節日興起,有的傳統節日則被賦予新內容,並形成一些新的風俗。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舊”破壞了許多好的傳統風俗。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被強制推行的極“左”一套也隨之壽終正寢。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破除了“左”的禁錮,人們的思想和生活發生可喜的變化,生活各方面都被注入了新的內容和形式,優秀的傳統風俗得到重視和繼承。隨著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際交往日益頻繁,人民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與此同時賭博、封建迷信等腐朽沒落的東西又沉渣泛起。

南通祈子風俗

  在南通鄉村,流傳著許多婚禮中祈子的風俗。將花生、棗子、栗子、粽子、石榴作為新房的陳設果品,取其生子、早子、利子、中子、籽(子)多之意。女兒出嫁上轎之前,母親要讓她吃一碗糖水雞蛋,祝福女兒婚後甜蜜,像母雞產蛋那樣多生多育。繫於女兒褲腰帶上的小紅布袋,名為“子孫袋”。嫁妝中分別投放紅棗、桂圓及染紅顏色的紅花生,意為“早生貴子”、“長命百歲”。

  陪嫁的便桶(俗稱“馬桶”)中,除花生、紅棗外,還放置兩把紅色筷子(快子)。“馬桶”用藍布圍裙包裹,小心翼翼放到新房裡。當新郎、新娘雙雙被擁入洞房之後,便有人為他們端上一盤煮得半生不熟的餃子,並用新娘家準備好的子孫碗筷喂他們,邊喂邊問:“生不生?”新人連聲答道:“生、生。”

南通元宵特色風俗之放燒火

  元宵節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其中比較多見的習俗是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放爆竹、拜帖、猜燈謎、偷菜、走百病、摸門釘等等。南通文化卻比較獨特、有趣的風俗“方燒火”

  正月十五日,在南通農村還有極富地方特色的風俗——“放燒火”。“放燒火”俗稱“照毛蟲”,也稱“照田財”,是希望棉花種植期間除盡害蟲,盼望來年豐收之意。每逢正月十五下午,家家戶戶用蘆葦、紅草或茅草,紮成碗口粗細、長達數尺的大草把,少則一個,多則三、四個備用。待等日落黃昏時分,人們將火把點燃,手捧火把,沿著自家田岸奔跑,口中高呼:

  “正月半,二月半,家家人家放燒火,噢——”;

  “我家的菜盤籃大,人家的菜銅錢大,噢——”;

  “人家的棉花收到一藩籃,我家的棉花收了一堆疊,噢——”。

  語言詼諧風趣,比喻生動形象,雖說稍有褒己貶人之嫌,但家家戶戶都作如是說,因此非但不會引起鄰里爭執,相反,比火把亮大、比嗓音高低、比口齒伶俐、比奔跑迅速,場面熱烈而又壯觀。活動雖然侷限於郊縣農村,但城裡的文人雅士、紅男綠女也常為之吸引,不少人專程去南郊狼山(南通最高處),登高遠眺。夜空裡,大地上火光點點,如火龍游動、似流螢飛舞,加上粗獷的吶喊,此情此景煞是動人。相傳,此俗與明代嘉靖年間南通百姓自發抗倭有關,每逢正、二月月半之日,人們就放“燒火”,慶祝抗倭勝利。


國外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遙望明月共此時,歡度中秋節相知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僑華人的傳統節日。雖然同為中秋,但各國習俗不同,多樣的形式一併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日本人中秋節不吃月餅   在日本,農曆八月十五中 ...

什麼叫除夕?除夕風俗民情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 ...

祭灶的風俗

  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牆上。兩邊配聯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的。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祭灶時要陳設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晉北地區習慣用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現在統稱麻糖。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 ...

臘八節民情風俗

  相傳“臘八節”起源於遠古時的“臘祭”,傳說每年臘日,古人要舉行祭祖,祭諸神活動。另據宗教界所傳,農曆十二月初八又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最初稱為“成道節”。自周代將農曆十二月定為臘月,南北朝時此月要舉行重大祭祀活動,以祈求五穀豐登,吉祥平安。據說“臘祭”有八種神,於是便將初八確定為固定祭日,後來相沿 ...

元旦相關的有趣風俗

  杯盤碎片送朋友   丹麥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戶戶都要將平時打碎的杯盤碎片收集起來,待夜深人靜時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門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誰家門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則說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運。   婦女坐上市長椅   西德人過元旦,要表演婦女奪權的喜劇。許多地方的婦女成群結隊地衝進市政府大廳,闖入市長辦 ...

七夕節的各地風俗

  廣東——七娘會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 ...

古爾邦節風俗和起源

  古爾邦節習俗起源   “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節日的意思。“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叫“犧牲節”或“宰牲節”。阿拉伯文是عيدالأضحى,又稱“大節”,是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日。在伊斯蘭曆每年的12月10日,麥加朝聖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