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宋代〕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誰見 一作:時見)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2、譯文:彎彎的勾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見到幽居的人獨自往來,彷彿天邊孤雁般縹緲的身影。突然驚起又回過頭來,心有怨恨卻無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棲息,甘願在沙洲忍受寂寞淒冷。
1、《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宋代〕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誰見 一作:時見)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2、譯文:彎彎的勾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見到幽居的人獨自往來,彷彿天邊孤雁般縹緲的身影。突然驚起又回過頭來,心有怨恨卻無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棲息,甘願在沙洲忍受寂寞淒冷。
1、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蘇軾。
2、原文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誰見 一作:時見)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3、譯文
彎彎的勾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見到幽居的人獨自往來,彷彿天邊孤雁般縹緲的身影。
突然驚起又回過頭來,心有怨恨卻無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棲息,甘願在沙洲忍受寂寞淒冷。
1、原文如下: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誰見 一作:時見)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2、譯文:彎彎的勾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見到幽人獨自往來,彷彿天邊孤雁般縹緲的身影。突然驚起又回過頭來,心有怨恨卻無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棲息,甘願在沙洲忍受寂寞淒冷。
3、註釋:
漏斷: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計時用的漏壺;即指深夜。原題“黃州定惠寺寓居作”。
漏:指更漏而言。這裡“漏斷”不過說夜深罷了。
幽:《易·履卦》:“幽人貞吉”,其義為幽囚。引申為幽靜、優雅。
孤鴻:張九齡《感遇》十二之四:“孤鴻海上來。”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三十九:“此詞本詠夜景,至換頭但只說鴻,正如《賀新郎》詞“乳燕飛華屋”,至換頭但只說榴花。….“按兩詞均系泛詠,本未嘗有”夜景“等題,多說鴻,多說石榴,既無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評似未諦。
省:理解。“無人省“,猶言”無人識“。
或以為“揀盡寒枝“有語病,亦見注⑷所引同書同條。《稗海》本《野客叢書》:”觀隋李元操《鴻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飛空井旁。“坡語豈無自邪?“此言固是。寒枝意廣泛,又說”不肯棲“,本屬無礙。此句亦有良禽擇木而棲的意思。《左傳》哀公十一年:”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杜甫《遣愁》:”擇木知幽鳥。“
末句一本作“楓落吳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斷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4、《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上闋寫鴻見人,下闋寫人見鴻,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託物寓懷,表達了詞人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全詞借物比興,寫景興懷,託物詠人,物我交融,含蘊深廣,風格清奇,為詞中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