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耕地面積約為159萬平方公里,位於世界第一,中國的耕地面積約為143萬平方公里,位於世界第三,印度耕地面積比中國大約16萬平方公里。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還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
耕地面積是可以用來種植農作物、經常進行耕鋤的土地,我國的耕地主要分佈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
耕地面積包括熟地、當年新開荒地、以種植農作物為主並附帶種植桑樹、果樹以及其他林木的土地等等。
耕地中又分出灌溉水田、水澆地、旱地三個二級地類,地球上的陸地中,大約有1500萬平方公里是可耕地。
印度的耕地面積約為159萬平方公里,位於世界第一,中國的耕地面積約為143萬平方公里,位於世界第三,印度耕地面積比中國大約16萬平方公里。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還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
耕地面積是可以用來種植農作物、經常進行耕鋤的土地,我國的耕地主要分佈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
耕地面積包括熟地、當年新開荒地、以種植農作物為主並附帶種植桑樹、果樹以及其他林木的土地等等。
耕地中又分出灌溉水田、水澆地、旱地三個二級地類,地球上的陸地中,大約有1500萬平方公里是可耕地。
印度的耕地面積為153.5萬平方千米,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是亞洲耕地面積第一位。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
1、印度面積:298萬平方千米。
2、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3、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臥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佈《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佈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