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厄爾尼諾年,夏季風減弱,我國夏季雨帶位置偏南,華北一帶少雨乾旱。
2、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的日期偏晚。
3、在厄爾尼諾年的秋季,我國東部地區容易出現北少南多的降水分佈型別。
4、我國往往出現暖冬。
5、厄爾尼諾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生成的熱帶風暴和颱風比往年少。
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厄爾尼諾年,夏季風減弱,我國夏季雨帶位置偏南,華北一帶少雨乾旱。
2、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的日期偏晚。
3、在厄爾尼諾年的秋季,我國東部地區容易出現北少南多的降水分佈型別。
4、我國往往出現暖冬。
5、厄爾尼諾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生成的熱帶風暴和颱風比往年少。
導語:厄爾尼諾的發展與全球變暖可能存在一定的關係,而且會對世界各國的人們產生影響。最近有些朋友來諮詢小編,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拉尼娜和厄爾尼諾的區別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的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
1、厄爾尼諾年,夏季風減弱,我國夏季雨帶位置偏南,華北一帶少雨乾旱。
2、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的日期偏晚。
3、在厄爾尼諾年的秋季,我國東部地區容易出現北少南多的降水分佈型別。
4、我國往往出現暖冬。
5、厄爾尼諾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生成的熱帶風暴和颱風比往年少。
拉尼娜和厄爾尼諾的區別
1、性質不同:拉尼娜現象就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厄爾尼諾是暖流,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
2、形成原因不同:
拉尼娜東南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東部海平面增高將近60釐米,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溼空氣積累形成颱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海水上翻,致使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厄爾尼諾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東部,自南向北流動著一股著名的秘魯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溫普遍升高,向西流動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強。
3、對氣候的影響不同:
拉尼娜對氣候的影響,北方強寒潮大風頻繁出現,而降雨量卻持續偏少,氣溫也居高不下。
厄爾尼諾對氣候的影響,以環赤道太平洋地區最為顯著。在厄爾尼諾年,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南亞次大陸和巴西東北部均出現乾旱,而從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則多雨。厄爾尼諾現象可以產生毀滅性的影響,可能在拉丁美洲引發洪水、導致澳大利亞出現乾旱和印度的農作物歉收。
厄爾尼諾氣象成因:
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東部,自南向北流動著一條著名的秘魯寒流。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時值南半球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溫普遍升高。向東流動的赤道逆流得到加強,恰逢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跨過赤道。
受到南半球的自轉偏向力作用,向左偏轉成西北季風。西北季風不但削弱了秘魯西海岸的離岸風——東南信風,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逆流海水沿秘魯寒流來的方向逆洋流南下,把秘魯寒流變性為暖流。
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暖流被稱之為厄爾尼諾暖流。通常這位“不速之客”在每年的3月以後,隨著南美洲西海岸水溫逐漸變冷而隨之消失。
厄爾尼諾發展歷史
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全世界出現的異常天氣,有範圍廣、災情重、時間長等特點。在這一系列異常天氣中,科學家發現一種作為海洋與大氣系統重要現象之一的“厄爾尼諾”潮流起著重要作用。
“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的譯音,原意是“聖嬰”、“神童”或“聖明之子”。相傳,很久以前,居住在秘魯和厄瓜多海岸一帶的古印第安人,很注意海洋與天氣的關係。如果在聖誕節前後,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溫暖,不久,便會天降大雨,並伴有海鳥結隊遷徙等怪現象發生。古印第安人出於迷信,稱這種反常的溫暖潮流為“神童”潮流,又叫“聖嬰現象”,源於西班牙語,厄爾尼諾在西班牙語中有聖嬰的意思,取自聖經中福音書中天使加百列向童貞聖母瑪利亞報喜時給耶穌所取的名字,天主教譯為厄瑪奴耳,即“厄爾尼諾”潮流。
改變全球的氣候。最直接的影響表現在太平洋和北印度洋季風區:
由於厄爾尼諾使得太平洋東部的冷水變成暖水,使得太平洋偏東信風強度減弱,使得原本堆積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向東流動,使得西部表層海水厚度和暖水層厚度都有很明顯的降低,這會使得流經在暖水層上的西南和東南季風強度減弱,使得南亞季風區出現明顯的乾旱,而東亞季風區由於東南季風變弱,使得北方地區無法受到東南季風的影響而出現夏旱,而南方長江流域,因為東南季風長期徘徊在這使得該地出現洪澇。然後由於大氣環流的改變,使得全球的氣候都發生了變化。
2021年即將出現雙拉尼娜現象嗎 2021年是厄爾尼諾現象還是拉尼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