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辭棄官職,居住在一個寧靜的村莊,因此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獨立人格。周敦頤拒絕官場腐敗,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潔身自好。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佳話。范仲淹《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諸葛亮,“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陶淵明辭棄官職,居住在一個寧靜的村莊,因此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獨立人格。周敦頤拒絕官場腐敗,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潔身自好。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佳話。范仲淹《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諸葛亮,“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1、鑿壁偷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2、囊螢映雪:
晉代車胤小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
3、聞雞起舞:
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
1、鑿壁偷光,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借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讀書,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3、囊螢映雪,比喻貧士苦讀的典故。“囊螢”典出《藝文類聚續晉陽秋》:“車胤字武子,學而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日用練囊盛數十螢火,以夜繼日焉。”“映雪”典出《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此兩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螢”、“聚螢”、“照螢”、“讀書螢”、“映雪”、“照雪”、“窗雪”等,兩典並用還有“雪窗螢火”、“螢雪”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