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長度計量單位。商周時期為410米左右,秦漢則為420米左右,隋唐時約為530米,明清時期為570米左右。
到現代,一里,習慣指一市裡,即500米。1929年民國推行計量改革以來,一里特指一市裡,舊稱一華里。常用於計量路程、地理距離。如里程碑。
裡作為計量單位,源於中國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廢除之後,由面積單位演化為長度單位。
裡,長度計量單位。商周時期為410米左右,秦漢則為420米左右,隋唐時約為530米,明清時期為570米左右。
到現代,一里,習慣指一市裡,即500米。1929年民國推行計量改革以來,一里特指一市裡,舊稱一華里。常用於計量路程、地理距離。如里程碑。
裡作為計量單位,源於中國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廢除之後,由面積單位演化為長度單位。
1、一里,習慣指一市裡,即500米。
2、裡,長度計量單位。1929年民國推行計量改革以來,一里特指一市裡,舊稱一華里。常用於計量路程、地理距離。如:里程碑。裡作為計量單位,源於中國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廢除之後,由面積單位演化為長度單位。井田制一里為九百畝。古人借面積單位作長度單位,隨著商鞅變法廢除井田制,一里的含義,逐漸由長寬各三百步的面積單位,變成距離三百步的長度單位。隋唐改一里為三百六十步,後沿用至明清未變。
周秦漢時期,1裡為415、8米。
清光緒時期,1裡為576米。
1929年,1裡為500米。
中國裡的長度及其演變,無論今人關於度量衡的著作和古籍記載,都很少談及。著名中國經濟史專家梁方仲先生在所著《中國曆代度量衡之變遷及其時代特徵》中說:“自漢代以後,歷代計算長度,都是自尺以上,到丈為止。至清光緒34年重定度量衡制時,才明文規定於尺之外,另立裡制。所以,中國裡作為計算道路等的長度單位在制度上確立得很晚。但這決不是說中國古代沒有裡這種長度的概念,相反這種概念當時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