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京兆郡是指現代西安市。京兆郡是三國至唐的行政區劃名,管轄長安地區即現在的西安,唐玄宗開元元年將雍州升為京兆府,京兆郡從此被京兆府取代。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黃初二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正始五年改為京兆郡。 西晉時仍置京兆郡,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
古代京兆郡是指現代西安市。京兆郡是三國至唐的行政區劃名,管轄長安地區即現在的西安,唐玄宗開元元年將雍州升為京兆府,京兆郡從此被京兆府取代。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黃初二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正始五年改為京兆郡。 西晉時仍置京兆郡,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
所謂嶺南是指五嶺之南,五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大體分佈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是長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嶺。長期以來,是天然屏障,南嶺山脈阻礙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聯絡,使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遠不及中原地區,被北方人稱為“蠻夷之地”。自唐朝宰相張九齡在大庾嶺開鑿了梅關古道以後,嶺南地區才得到逐步地開發。
《晉書·地理志下》將秦代所立的南海、桂林、象郡稱為“嶺南三郡”,明確了嶺南的區域範圍。嶺南北靠五嶺,南臨南海,西連雲貴,東接福建,範圍包括了今廣東、海南、廣西的大部分和越南北部,宋以後,越南北部才分離出去。
上郡為中國陝西綏德縣,下轄地區有:膚施縣、陽周縣、圜陽縣、高奴縣、漆垣縣,位於陝西最北端,毛烏素沙地南緣。
上郡最早為戰國時期魏文侯所置,即公元前446到公元前396年間,秦惠王十年,即前328年,魏獻上郡15縣於秦,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膚施縣,今綏德縣。西漢、東漢時沿置,郡治未變。漢靈帝末,因羌胡大擾而遷徙,曹魏時與其他郡縣併為新興郡。隋朝時鄜城郡改名為"上郡",唐朝以後成為歷史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