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
2、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後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並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於計年、月、日、時。
3、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傑作。
4、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於東漢。
1、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
2、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後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並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於計年、月、日、時。
3、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傑作。
4、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於東漢。
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呢 端午節人們為什麼要包粽子
一般認為,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實際上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眾的心裡願望而已。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端午節包粽子的傳說
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難之後,楚國百姓每年的這一天都駕著船,把裝在竹筒裡的米飯,投到汩羅江中祭奠屈原。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年間(25-55年),長沙地方有一個叫歐回的‘人,說他白天見到一個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人,並對他說:“你們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龍吃了。今後你們可以用艾葉塞在竹筒口,再用五色絲繫牢,因為蛟龍最怕這樣的東西。”說完人便不見了。
後來歐回把這事告訴大家,大家又一傳十,十傳百,並都按此照辦,於是就產生了粽子。
粽子的起源
粽子的產生主要是祭祀神靈的需要。而端午食粽紀念屈原的傳說相對較晚出現。現在,在廣大的漢民族地區流行著的端午節食粽紀念屈原,則來源於南朝梁時吳均的《續齊諧記》。其雲:“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士人自稱三閭大夫,謂回曰:‘君常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五日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遺風也。”
鮮肉粽子的做法
原料:
糯米2500克,夾心豬肉750克,醬油150克,白砂糖、食鹽、味精,紹酒少許,粽葉適量,做法:
1、把洗淨的豬肉切成15克重的肉塊,用紹酒、醬油、白糖、食鹽、味精拌勻浸泡待用。
2、將糯米淘淨,瀝乾後,放醬油、鹽少許,上下攪拌,使醬油和鹽浸入米小,3、取洗淨的粽葉‘兩張,先折成三角彤,取糯米50克,先放三分之·,冉放肉塊,最後再將剩餘的三分之二放人。將粽子捏成三角形。
4、放人涼水中煮2小時,後改文火再煮1小時即可食用。
因為古代社會結構是封建宗法制度,該制度以血緣關係作為重要的人際關係來源。但是人才選擇則是歷經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和魏晉南北朝時的九品中正制,定型為隋唐及後期的科舉制,封建王朝大部分時間都在實行科舉制度。科舉制度裡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來自於師生和同窗。封建集權為了維護權威,會出現滅族的現象。但該行為主要和政權穩定性有關係。當政權不穩定而陷入混亂的時候,作為利益集團計程車族貴族會被混亂中的軍閥或者僭主作為樹立權威的犧牲品而被滅族,一般這種行為並非最高統治者的意願而是兵亂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