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嫁娶年齡一般是男20歲、女15歲。
但各朝代略有不同,比如唐代,男15歲、女13歲以上;明代,男16歲以上;越王勾踐規定男子20歲而娶,女子15歲而嫁;宋仁宗時期規定男子15歲而娶,女子13歲而嫁;明太祖規定男子16歲而娶,女子14歲而嫁。
到了法定年齡不嫁人的女子,是要被處罰的。譬如南北朝時,如果女孩適齡仍未出嫁即為犯法,家裡人都是要跟著坐牢,這也就是《宋書·周朗傳》中說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而漢朝孝惠皇帝時,誰家要是有女兒15歲至30歲還沒有嫁人,就要罰款600錢。 唐朝對於男子20歲以上,女子15歲以上還沒有結婚的也要處罰。這種強迫女子出嫁的初衷,雖然可能首先是出於增加社會人口的考慮,但在客觀上確實解決了不少光棍娶不到老婆的問題。
1、關於男女之間婚娶的問題,其實早在西周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那時候的法律就規定了女孩子15歲就可以嫁人,到了20歲之前必須要把自己嫁出去,絕對不能當剩女,到後來,這個律令多次更改,女子嫁人的年限也不斷地在提前。
2、到了後來變成了十四歲、十三歲,規定也從了十三四歲可以嫁人變成了十三四歲必須嫁人,實在是有點殘忍。我們知道,女性的身體構造是有一定的發育期的,一般來說,十三四歲的時候身體構造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到了南北朝時期,居然還有君王要求十二歲就必須嫁人的,實在是嚴苛,好在後來放寬了一兩歲。
3、在漢代,女子超過十五歲還沒嫁出去,家裡的賦稅就要翻五倍,這誰能受得了,要真的這樣子,日子哪裡過得下去,因此嫁女兒都像賣女兒一樣,年紀輕輕就許配給別人了,這樣看古代的女子實在是可憐。
4、那麼,歷代的君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很簡單,為了增加人口,如果女子十五歲就嫁了和二十五歲出嫁,人口增長是會相差一倍的,百年之內至少會多出一輩人出來,這就是古代女子必須早嫁的原因,說來就是不斷的壓榨女人的身體價值,在有限的生命儘量的開發。
5、也有人提出過這樣子女孩的身體都還沒發育好,容易有損傷,但是國王不聞不問,為了自己的子民可以越來越多,女子十四五歲出嫁幾乎是歷代君王貫徹下來的方針。
1、及笄指古代漢族女子滿15週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週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2、有關古詩文:監泰州鹽稅,出內供奉官王昭明監壽春縣酒稅。初,修有妹適張龜正,卒而無子,有女實前妻所生,甫四歲,無所歸,其母攜養於外氏,及笄,修以嫁族兄之子晟。會張氏在晟所與奴奸,事下開封府。權知府事楊日嚴前守益州,修嘗論其貪恣,因使獄吏附致其言以及修。
3、引證解釋:《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鄭玄注:“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笄,髮簪。後因稱女子年滿十五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1、15歲,古代女子滿15週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週歲為及笄。
2、及笄:笄,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3、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鄭玄注:“ ...
1、15歲,古代女子滿15週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週歲為及笄。
2、及笄:笄,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3、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鄭玄注:“ ...
叫“成童禮”:
“成童禮”是古代中國教育子女所行的一種禮儀。出自《禮記》中記載的:“成童,舞象,學射御。”
意指“告別童年,感恩立志”,生命進入少年時代。目的在於“知曉父母養育之恩,學會孝敬父母”。
在孩童成長的分化時期,行此禮以養其正,非常重要。適合10歲左右的孩童過生日或重大節日時舉行。
...
古代對出嫁後的女子老公對外往往稱:糟糠,拙荊,內人,賤內;
外人常稱:太太、夫人、太座;
古代女子在未出嫁之前是有名字的,但是基本上只有自家人才叫,外人一般都稱呼“令嬡”,自家人對外都稱呼閨女或小女,女子一旦加入夫家就改姓隨夫姓,稱呼也改為某某氏,比如陳姓的小姐加到王家,以後外人就稱呼她為王氏。 ...
古代十歲成長禮叫“成童禮”,是古代中國教育子女所行的一種禮儀,意指“告別童年,感恩立志”,生命進入少年時代,出自《禮記》中記載“成童,舞象,學射御。”
成長禮,是孩子成長的界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透過集體慶祝十歲生日的活動,體驗成長的快樂、體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和自己對未來的責任。 ...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8歲的李清照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婚後夫妻感情和睦。
出嫁後的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新婚後的生活,安靜和諧,高雅有趣,充滿著幸福與歡樂。夫婦二人過著非常儉樸的生活,且立下了“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他們相互支援,研文治學創作;他 ...
古代30歲的稱謂是: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漢語詞語,拼音是:érlìzhīnián,意思是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作為三十歲的代稱。近義詞:三十而立。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