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古代對幼年的兒童的代稱是什麼

古代對幼年的兒童的代稱是什麼

  古代對幼年的兒童的代稱是總角,未滿週歲的兒童代稱是襁褓;2—3歲的兒童代稱是孩提;童年的代稱是總角,垂髫。8歲的男孩代稱是齠年;10歲以下的兒童代稱是黃口;10歲女童代稱是髻年。

  12歲女童代稱是金釵之年;13—14歲女童代稱是豆蔻年華。13—15歲兒童代稱是舞勺之年;15歲女童代稱是及笄之年;15歲男童代稱是志學之年。16歲女童代稱是碧玉年華;15—20歲兒童代稱是舞象之年。

古代對兒童的稱呼

  1、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在寶寶剛生下來都是稱之為嬰兒。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

  2、在古代寶寶在1歲以下的時候,父母稱他們為襁褓。襁是指嬰兒的帶子,褓是指小兒的被子。

  3、孩提是古代對2~3歲寶寶年齡的稱呼,是指幼兒始知發笑尚在襁褓中。孩,不是現在孩子的意思,在古代是“咳”的古字,是指小孩咳咳的笑聲。孩提中的“提”的意思是“抓住小孩兩腋將其向上抱起”這個動作。

  4、在女孩7歲的時候被稱作髫年,是指古時女孩沒有把頭髮紮起來時自然下垂的短髮,所以也稱作“垂髮”。

  5、在男孩8歲的時候被稱作齠年,是指古時男孩沒有把頭髮紮起來時自然下垂的短髮,所以也稱作“垂髮”。

  6、女孩在7歲的時候被稱作始齔,男孩則是8歲。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始齔就是指小孩剛換牙的時候。

  7、總角是對於古代寶寶幼年泛稱。總角是古時漢族男未冠,女未笄時的髮型。頭髮梳成兩個髮髻,如頭頂兩角。借指童年時期。

  8、古代把10歲以下的小孩稱之為黃口。它原本是指雛鳥的嘴,借指兒童。在古代戶役制度稱小孩為黃,隋代以不滿三歲的幼兒為黃,唐代以剛生的嬰兒為黃。後來,十歲以下兒童皆泛稱為“黃口”。後來慢慢發展為無知的年輕人,用以譏諷他人年幼無知。亦作“黃頷小兒”、“黃口小兒”、“黃口小雀”。

  9、幼學是指十歲的小孩,一般是指初入學的學童。大部分用來稱男孩,但是女孩也是可以用的。

  10、在孩子13~15歲的時候被稱之為舞勺之年。是指古代兒童學文舞。這一詞大多數是指13-15歲的男孩。

  11、在孩子15~20歲的時候被稱之為舞象之年。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舞象多指15-20歲的男孩。是指男孩到了這個年紀的時候,是可以上戰場了。

  12、在女孩子12歲的時候被稱之為金釵之年。是指女孩子的頭髮夠長了,能夠在髮髻上插上的金制首飾。

  13、在女孩子13歲的時候被稱之為豆蔻年華,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該詞語出自杜牧的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14、在女孩子15歲的時候被稱之為及笄之年。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笄是指束髮用的簪子。在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

  15、在女子16歲的時候被稱之為破瓜年華、碧玉年華。古代文人將“瓜”字拆為二八字以紀年。不是我們現代理解的女孩子破身的意思。

  16、在女孩子到達20歲,就稱之為桃李年華。代表女子青春年少,這個年紀就像桃花和李花般美豔。

  17、花信年華,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

  18、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中國古代的服飾與代稱 何為烏紗帽、布衣、青衣

  古代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服飾,人們因以不同服飾的名稱來作為不同階層的人的代稱。 烏紗帽:自南朝劉宋以來,烏紗帽便在民間流行,無論官民,不分貧富,都戴烏紗帽。至明初,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明史·輿服志》:“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雖然清時已將官員戴的烏紗帽改為紅纓帽,但人們仍習慣於將烏紗帽作為官員的代稱。 簪纓: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杜甫《八哀詩·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空餘老賓客,身上愧簪纓。”舊因以為做官者之稱。如:簪纓世族(世代做高官之家)。 扌晉紳:亦作“縉紳”、“薦紳”,扌晉為插,紳為大帶。舊時高階官吏的裝束,亦用為官宦的代稱。《晉書·輿服志》:“所謂扌晉紳之士者,扌晉笏而垂紳帶也。” 黃裳:黃色表示尊貴,穿黃裳意味著臣居尊位,因而黃裳成了將做君主的太子的別稱。盧照鄰《中和樂·歌儲宮》:“黃裳元吉,邦家以寧。” 珠履:綴有明珠的鞋子。《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因而珠履成了豪門賓客的代稱。李白《寄韋南陵冰》詩:“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 紈衤誇:亦作“紈絝”。古代貴家子弟所穿的細絹褲,引申以稱富貴人家的子弟。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衤誇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青衿:亦作“青襟”。《詩·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舊因以指讀書人。杜甫《題衡山縣新學堂呈陸宰》詩:“金甲相排蕩,青衿一憔悴。”明清科舉時代則專指秀才。 布衣:即平民。《鹽鐵論·散不足》說,古時普通人在八九十歲以前只能穿麻衣,這些普通人叫“布衣”。《史記·李斯列傳》:“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 青衣:古時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裝。婢女亦多穿青衣,後因用為婢女的代稱。白居易《懶放》詩:“青衣報平旦,呼我起盥櫛。” 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和髮飾。《晉書·宣帝紀》:“亮(諸葛亮)數挑戰,帝(指司馬懿)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後作為婦女的代稱。如:巾幗英雄。 裙釵:古代婦女的服飾,因用為婦女的代稱。《紅樓夢》第一回:“我堂堂鬚眉,誠不若被裙釵。” 此外,還以“麻衣”作為趕試舉子的代稱,以“紳衿”作為地方紳士和在學的人的合稱,以“褐”(褐夫)作為貧苦人的代稱。軍人則以“同袍”相稱,並以“袍澤之誼”作為相互之間的友誼之稱,等等。


古代一個人失望的句子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小編收集了古代對一個人失望的句子,一起來閱讀吧!   1、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3、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生《千秋歲》   4、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5、相思樹 ...

古代除夕的別稱

  1、古代對除夕的別稱是“歲除”。   2、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   3、除夕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 ...

古代自己的稱呼是什麼

  1、在古代對自己的稱呼有很多,其中可以直譯為“我”的有:吾、餘、予、其、之、某、竊、不才、在下、小可、鄙人等。   2、除此之外,古代對自己的稱呼也有根據社會地位、職位、職務、身份等不同而不同,例如:帝王對自己的稱呼:朕、孤、孤王、寡人、不穀;臣子對自己的稱呼:臣、微臣、下臣、老臣、末將、下官、奴才、小的 ...

古代殺手雅稱

  刺客。中國古稱殺手為刺客,刺客是人類歷史中最古老的行業之一。《史記》列傳當中就專門為著名的殺手寫了傳記,《刺客列傳》全文五千多字,共寫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個人。 ...

遊戲學前兒童發展有什麼意義

  對於幼兒來說,遊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自主的,抒發快樂情緒的實踐活動。遊戲是自然賦予幼兒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活動,是符合學前兒童年齡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孩子基本活動中不能沒有遊戲,孩子應該是遊戲的主人,遊戲是孩子的玩伴,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師和家長應積極引導孩 ...

古代老婆的稱呼

  古代對老婆的稱呼有:梓童、皇后、夫人、太太、太座、拙荊、執帚、內人、婆娘等等。在古代,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對老婆的稱呼是不一樣的。而且古代男人有三妻四妾,對妻子和小妾的稱呼也不一樣。   在代的皇帝對老婆的稱呼是:梓童、皇后。皇后這個稱呼大家都很熟悉了,其實這麼正式的稱呼一般是在公共場合才會叫。   梓童這個 ...

古代年齡的稱謂有哪些

  1、垂髫:3、4歲至8、9的兒童。   2、束髮:指15歲。   3、弱冠:指20歲。   4、而立:指30歲。   5、不惑:指40歲。   6、知命(半百):指50歲。   7、花甲(耳順):指60歲。   8、古稀:指70歲。   9、耄耋:指80-90歲。   10、期頤:百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