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東指崤山、函谷關以東的廣大黃河流域。戰國時,除秦以外的六國都在山東,因此山東有山東六國之稱。山東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關中的秦人,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有時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這時,山東是一個地域性的泛稱,還不是一個準確的地理概念。至唐代和北宋時代,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被稱作山東,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東專指齊魯之地。到了金代,設定了山東東、西二路,山東才真正成為政區名稱。明代初期設定山東行省,後改稱山東承宣佈政司。清朝初年,設定山東省,“山東”正式成為本省的專名。古人以左為東,故又稱山東為“山左”。
顧名思義,山東就是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下面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如《漢書》曾提到“山東出相,山西出將”。
匈奴出現於中國歷史舞臺的最初活動中心地區,為漠南陰山及河套一帶。
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團,祖居在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的寒溫帶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帶,他們披髮左衽。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中國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漢初稱雄中原以北的強大遊牧民族。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蒙恬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匈奴在西漢前期強大起來,屢次進犯邊境,對西漢政權造成了強大的威脅,後為漢武帝所敗。公元前119年,將軍霍去病在漢軍及投降的匈奴人簇擁下“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率眾投降西漢。漢元帝劉奭竟寧元年即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第三次朝漢,自請為婿,王昭君嫁與其為妻,此後60餘年漢與匈奴保持了和平。
中原,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中原,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
南蠻,是先秦時代中原王朝對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稱呼,位置大致在黃河中下游周邊,不包括長江流域東南沿海一帶。 ...
中國古代東京指現在的汴梁,即現在的河南開封,是宋朝首都,為中國首都長達168年,歷經九代帝王。東京城周闊30餘公里,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池組成,人口達到150餘萬,是一座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富麗輝煌的都城。為中國宋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繁華的世界大都會,迄今已有2700餘年的歷史,位於今河南省開封 ...
青海湖古稱西海、鮮水、鮮海、卑禾羌海。位於中國青海省內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內流湖,早期面積4236、6平方公里,現因人為及氣候因素而極遽減小,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最大水深為32、8米,蓄水量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3260米。另有北京西海,是 ...
古代燕雲十六州指以下地方:
1、幽州,今北京。
2、順州,今北京順義。
3、儒州,今北京延慶。
4、檀州,今北京密雲。
5、薊州,今天津薊縣。
6、涿州,今河北涿州。
7、瀛州,今河北河間。
8、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9、新州,今河北涿鹿。
10、媯州,今河北懷來。 ...
古時候的西域是指中國西部的疆域,就是現在的新疆。新疆地處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兩千多年的歷史造就了新疆眾多的文物古蹟和獨特的自然景觀,創造出光輝燦爛的古代西域文明,是中國版圖上一塊美麗而又富饒、民族風情豐富多彩的好地方。新疆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接受佛教的地區,佛教在這裡興盛了上千年,為後人留下了許多佛教石窟 ...
古代吳興是指今浙江湖州地區。
公元266年,吳主孫皓取“吳國興盛”之意,改烏程為吳興,並設吳興郡,隋代因地瀕太湖而更名湖州,吳興為下轄縣,湖州市地處浙江省北部,東鄰嘉興,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瀕太湖,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轄區總面積5818平方 ...
在古代,山西山東的山一是崤山,二是華山。
在古代,作為地區名的“山西”,最初並不指今山西省地區。從文獻記載來看,戰國至西漢,人們是以崤山,是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南或華山,是今陝西省華縣東,為界來區分山東、山西地區的。當時的“山西”,是指函谷關以西地區,主要是指以秦都咸陽、漢都長安,即今陝西省西安市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