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古代幾歲結婚+古代男子一般多少歲結婚

古代幾歲結婚 古代男子一般多少歲結婚

  如今的法定結婚年齡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對古代幾歲結婚就不是很瞭解了。古代男子一般多少歲結婚?和如今相比差距如何呢?今天就詳細的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代結婚年齡一般都是什麼時候,趕快來了解一下吧。

  古代幾歲結婚

  古代結婚年齡一般都比較早,但是不同的時代規定也不同。比如在周朝,規定了最晚結婚的年齡是男性30歲,女性20歲。而在漢昭帝時期,上官安女年僅6歲就已經被封為皇后了。整體上看,古代普遍女性結婚年齡是在14歲左右,而那男性結婚年齡是在20歲左右。

  可見,在過去對人們最早結婚年齡其實是沒有明確規定的,往往會限定一個最晚的結婚年齡。比如在司馬炎時期,曾經就有過一個規定,如果女性到了17歲還沒有出嫁,地方官吏會派人親自幫忙搭配,強制出嫁。古籍春秋中也有提到,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古代男子一般多少歲結婚

  從各個朝代的規定總體上看,古代男子一般是在15歲到20歲之間結婚。過去非常講究多子多福,認為生子越多就越好。所以女性的結婚年齡,普遍比男性早,一般在13歲到17歲之間。這就是為了抓住女性的生育年齡,間接性導致了過去女性的平均壽命普遍偏低。

  而男性,20歲才是弱冠之年,算是真正的成年了。在這個時間段結婚,整體上看還是比較合理的。不過,這類結婚年齡規定,一般對皇室沒有限制作用。在古代也有8歲的皇帝,6歲的皇后,都是順應封建社會禮儀設定的頭銜,不能概括在真正的結婚年齡統計裡。

中國古代古稀是指男子多少歲

  70歲稱古稀之年。都說不同年齡人有不同的稱謂: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等等。

古代幾歲嫁人

  古代嫁娶年齡一般是男20歲、女15歲。

  但各朝代略有不同,比如唐代,男15歲、女13歲以上;明代,男16歲以上;越王勾踐規定男子20歲而娶,女子15歲而嫁;宋仁宗時期規定男子15歲而娶,女子13歲而嫁;明太祖規定男子16歲而娶,女子14歲而嫁。

  到了法定年齡不嫁人的女子,是要被處罰的。譬如南北朝時,如果女孩適齡仍未出嫁即為犯法,家裡人都是要跟著坐牢,這也就是《宋書·周朗傳》中說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而漢朝孝惠皇帝時,誰家要是有女兒15歲至30歲還沒有嫁人,就要罰款600錢。 唐朝對於男子20歲以上,女子15歲以上還沒有結婚的也要處罰。這種強迫女子出嫁的初衷,雖然可能首先是出於增加社會人口的考慮,但在客觀上確實解決了不少光棍娶不到老婆的問題。


及笄是多少古代男子需及笄嗎

  及笄是古代女子滿15歲成年以後,到了結婚的年紀束髮時用,也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齡,所以顧名思義,古代的男子是不需要及笄的。那麼古代男子什麼時候才到適婚年齡?讓我們一起往下了解,然小編來告訴你。   解釋:笄:拼音jī,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髮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髮戴上簪 ...

古代拜師發矇是 古代拜師發矇年齡是多少

  導語:在古代,小孩子是需要拜師發矇的。發矇就是指一個人開始識字與讀書,這是教育裡一個重要的階段。最近有些朋友來諮詢小編,古代拜師發矇是幾歲?古代拜師發矇年齡是多少歲?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拜師發矇是幾歲   古代拜師發矇是7歲。拜師發矇指拜見老師、啟發矇昧,指兒童開始學習、 ...

八十多古代叫什麼

  八十多歲在古代叫:耄。耄,形聲字,上形下聲,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在雲南羅平富樂下菜園村有一塊古匾“期頤人瑞”,說的是該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經活到一百多歲,所以有這個稱呼。在這裡,“期”是期望、指望的意 ...

人七八十古代叫什麼

  人七十歲在古代叫古稀之年、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人八十歲在古代叫杖朝之年,八十歲至九十歲叫耄耋之年,九十歲叫鮐背之年,一百歲叫期頤。   歲(拼音:suì),漢語漢字,意思是:年,年齡,時間。起源於《說文》則謂:“歲,木星也,從步戌聲,律曆書,以五星為五步。” ...

女子滿15古代稱為什麼

  女子滿15歲在古代稱為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滿15週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年齡,出自《禮記內則》。《禮記》是我國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經之一,為孔子弟子及後來學者所記。   及笄之年介紹:笄: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髮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髮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 ...

八十古代稱為什麼

  八十歲在古代稱為杖朝之年,杖朝之年的意思是年過八十就可以允許撐著柺杖入朝,是一種年齡稱謂。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古人的年齡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

女子20古代叫什麼

  古代女子二十歲叫桃李年華。   原指桃李開花的季節,泛指春天,引申指青春年華,比喻青春年少。常用“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佔年華”形容女子,初夏還不是盛夏的樣子,所以桃李年華就用來代指二十歲的女子。   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另外,我們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