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是倉和囤。倉:收藏穀物的建築物。囤:盛放糧食的器物,用竹篾、荊條等編成或用席箔等圍成。量器是升和鬥。升:升,又叫升子,呈正臺形,木製,上口大,下口小,四個側面就是四個標準的梯形,選用質地堅硬的木料合角鬥隼製成。鬥:鬥,呈圓鼓狀。上口小、下口大、中間凸,上口直徑21釐米,下口30釐米,高30釐米,由三道鐵環箍扎,口邊裹著鐵皮,上下兩端各有4條縱向豎鋦,以加強牆板與底板聯結,防斛底鬆動脫落。計量單位是石、鬥、升。石: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
容器是倉和囤。倉:收藏穀物的建築物。囤:盛放糧食的器物,用竹篾、荊條等編成或用席箔等圍成。量器是升和鬥。升:升,又叫升子,呈正臺形,木製,上口大,下口小,四個側面就是四個標準的梯形,選用質地堅硬的木料合角鬥隼製成。鬥:鬥,呈圓鼓狀。上口小、下口大、中間凸,上口直徑21釐米,下口30釐米,高30釐米,由三道鐵環箍扎,口邊裹著鐵皮,上下兩端各有4條縱向豎鋦,以加強牆板與底板聯結,防斛底鬆動脫落。計量單位是石、鬥、升。石: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
1、叫對窩,稱配套用的杵為對窩棒;
2、古時用木石做成的搗米器具。蜀地及附近人多寫作對窩;
3、製材有木質,有石質,鐵質。 很早以前用來舂米的基本都是石對窩,在某些農村還可以見到這種古老的工具;
4、現在人們用的都是小對窩,有木質,石質,還有鐵質一般用於舂搗藥材,各類果仁,可用來將各種東西舂成粉,或糊,醬狀。
古代坐瓷器以明清為盛,叫做繡墩,繡墩又稱坐墩,是漢族傳統傢俱凳具家族中最富有個性的坐具,圓形,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墩與凳同義。繡墩的歷史非常悠久,據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介紹:“腰鼓形坐墩,是戰國以來婦女為薰香取暖專用的坐具。”唐代以前人們一般席地而坐,傢俱多為低型,唐以後起居方式改為垂足而坐,傢俱也隨之變為高型,繡墩作為垂足而坐的一種傢俱形式也由此而產生了。到了唐代,受佛教蓮臺影響,唐代婦女坐具多作腰鼓式,稱為基臺或荃蹄。這些坐具在宮廷中使用,上覆蓋繡帕一塊,故又稱繡墩。經宋代的沿襲,至明清,繡墩已成為一種坐具。為凳子中的佼佼者,不僅靈秀,而且富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