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使用的測量工具主要是規、矩、準、繩,具體用途如下:
規就是畫圓的圓規“矩”是曲尺,可用於檢查直角、畫長方形和正方形。“準”是古代用的水準器。“繩”是一種測量距離、引畫直線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長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
中國古代使用的測量工具主要是規、矩、準、繩,具體用途如下:
規就是畫圓的圓規“矩”是曲尺,可用於檢查直角、畫長方形和正方形。“準”是古代用的水準器。“繩”是一種測量距離、引畫直線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長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
1、日昝確實是測量工具,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
2、日昝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古代通訊工具有竹信、飛鴿、驛站、烽火臺。
1、竹信:竹信是用竹篾製成雁的形狀,中間夾著書信;
2、飛鴿:飛鴿傳書就是古人之間聯絡的一種方法,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對方;
3、驛站:驛站傳信是最早有組織的通訊方式;
4、烽火臺:烽火是古代邊防軍事通訊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國家戰事的出現等。
飛鴿傳書是古人之間聯絡的一種方法,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
古代通訊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且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來講,鳥類本身會認回家的路,就像倦鳥歸巢一樣。
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人就開始用鴿子傳遞書信了。我國也是養鴿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廣州等地,已開始用鴿子通訊,飛鴿速度快,準確性高,方便了古代人民的資訊傳遞,為了便利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