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狀元:王維十七歲那年,決定上京去考狀元。父母為他準備好了行李,兄弟、朋友們聞訊後紛紛趕來為他送行。在一片祝福聲中,王維踏上了通往京城趕考的路。
2、王維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京城。王維被京城的繁華驚呆了,街上那川流不息的車輛,密密麻麻的人群,讓王維大開眼界,以為到了人間仙境。
3、王維找到了一間安靜的客棧住了下來,每天都在這裡安心學習,也無心去觀賞京城的美麗景色。每當他看見別人朋友齊聚,在樹下飲酒作詩時,王維感覺到自己好孤單、好寂寞,於是十分思念家中的親人。
4、一晃,九九重陽節到了,王維想:“在家鄉的時候,每逢節日,朋友們便相約到高高的山峰玩耍,而今年朋友們中卻單單少了我一人。”王維便放下書本,登上了京城的高處,眺望遠方的家鄉,寫下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美好詩句.
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臥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繼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123 / 3 頁下一頁
關於霜降的詩句 古代詩人寫霜降的詩詞
《霜降前四日頗寒》
宋代: 陸游
草木初黃落,風雲屢闔開。
兒童鋤麥罷,鄰里賽神回。
鷹擊喜霜近,鸛鳴知雨來。
盛衰君勿嘆,已有復燃灰。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宋代: 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水調歌頭·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餘偶病不能射》
宋代: 葉夢得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里,一醉與君同。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平生豪氣安在,沈領為誰雄。何似當筵虎士,揮手絃聲響處,雙雁落遙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
《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唐代: 張九齡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
思來江山外,望盡煙雲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來颯衰鬢,孰雲飄華纓。
櫪馬苦踡跼,籠禽念遐徵。
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
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
內顧覺今是,追嘆何時平。
《詠廿四氣詩 霜降九月中》
唐代: 元稹
風捲清雲盡,空天萬里霜。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
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誰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霜降晚眺》
明代: 郭之奇
九秋悲氣誰相逼,秋樹秋風豈盡極。紅葉階前作意吹,白雲天外何心織。
寒山猶貰爽情來,落木欣依炎野側。山有木兮木有枝,新枝可悅舊誰憶。
清曉愁聞腸斷聲,黃花畏見空庭色。惜吾不見庭中人,頻年血淚徒沾臆。
身同落木幾蕭悽,心與寒山嘗拂拭。秋意還從物象分,秋懷盡使時光得。
荷衰菊盛理當然,露白葭蒼人可即。稍需東月吐西華,此時再討秋訊息。
1、夸父追日。傳說夸父是峨嵋山上一個夸父族的首領,他身材魁梧、力大無窮。為了弄清太陽在一年四季對農作物的影響,能夠讓人們合理利用陽光以及熟悉大自然的規律。夸父拿一根桃木棍兒從東至西測量日影定四季,再從黃河和渭河的漲水痕跡上標出最高洪水的水位,這樣可以對農作物提供耕種參考。至於為什麼拿桃木棍兒,那可能是古代 ...
1、中國神話故事是中國古代人們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在勞動生活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人類幼年時期透過幻想對天地宇宙、人類起源、自然萬物、生命探索、部族戰爭、勞動生活的稚拙的解說。中國神話故事展現了中國古代人們對天地萬物天真、樸素、真誠、美好的藝術想象,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中國神話 ...
我國古代神話故事有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巫山神女、夸父追日等。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傳說。其產生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鬥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種精神寄託。 ...
1、新城秀才王啟後,是布政使王象坤的曾孫。有一天,王秀才看見一個又胖又黑,其貌不揚的婦人走進屋裡,嬉笑著靠近他坐到床上,樣子很放蕩。王秀才忙往外趕她走,婦人卻賴著不走。從此,王秀才不論坐著躺著,總看見那婦人在跟前。
2、他拿定主意,決不動心。那婦人惱羞成怒,抬手將王秀才的臉打得劈叭作響,王也沒覺得怎麼 ...
1、“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 ...
1、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寓意:比喻人的眼光未與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步,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也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
2、葉公好龍: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於是天 ...
《搜神記》的幹寶家的鬼怪事:
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幹寶。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搜神記》對後世影響深遠。
《開元天寶遺事》中的鸚鵡喊冤:
五代王仁裕撰。該書根據社會傳聞,分別記述唐朝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