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別的方式有:
1、以酒送別: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以歌送別:如李白的《贈汪倫》中“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折柳送別:如隋朝無名氏《送別》中“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古人送別的方式有:
1、以酒送別: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以歌送別:如李白的《贈汪倫》中“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折柳送別:如隋朝無名氏《送別》中“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古代船舶的種類:舟、舸、艨艟、樓船、平船、躉船。
1、舟:水上船隻;
2、舸:土石運輸船;
3、艨艟:中國古代具有良好防護的進攻性快艇;
4、樓船:是中國古代百越地區古越族人發明的一種大型戰船;
5、平船:被用作上下船的接駁平臺、貨物轉駁或橫水渡等用途;
6、躉船:無動力裝置的矩形平底船,通常固定在岸邊,最初僅作為浮碼頭使用,用於裝卸貨物或供行人上下。
漢 · 劉熙《釋名·釋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斧與鉞是罕見的兵器,斧鉞在古時候是不分的,長柄巨斧名為鉞,也叫大斧,長達2.66米。《古今注》載:“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三代通以斷斬”。在木工中,斧頭一般都是砍伐樹木手工具。長柄的斧和鉞,古時多為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開山斧”、“偃月斧”、“金蘸斧”、“開山鉞”和“壓醜鉞”等。短柄的斧,有單,雙斧之分,為古時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狀扁寬,也稱為“板斧”。黑旋風李逵使用的就是兩把板斧。
三板斧:古代長兵器的一種,又名“馬戰斧”。相傳為程咬金所用。斧闊五寸,柄長七尺。用法有劈、砍、剁、摟、截、撩、雲、片、推、支等。
大斧:斧重柄長,斧頭有銅製和鐵製兩種。斧頭一面有刃,刃闊八寸左右,尾部厚而窄,並帶有突出往下彎曲的尖角。柄長丈餘。大斧用於儀仗之兵,也用於騎兵作攻城斬關或先鋒拔寨之用。
魚尾斧:斧頭形似魚故得其名。其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摟、抹、刺、雲、片、鉤、掛等。
宣花斧:斧頭刃的一面特別大,斧端之刺較一般長。其用法與斧同。
短斧:短斧的主要種類和作用,具體可以參考長斧中的介紹。另有多種雙斧,均在雙兵械中再作介紹。少林板斧長二尺八寸,斧頭長一尺二寸,刃寬九寸。
鳳頭斧:斧頭長八寸,刃闊五寸。尾厚刃薄。柄長二尺五寸。是斧中較短的一種。
峨嵋斧:長九寸,刃闊為五寸,柄長三尺,粗約盈把,常用於近戰或地道內掘土所用。
雙斧:現代斧作為武術的器械之一,由於演練起來比較笨重,有的套路已經失傳了,故而使用斧者已不多見。練習斧時,要求吞吐起落,粗獷豪爽的風格,舞動起來,姿態優美,是項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武術器械。
板斧:短斧的一種。斧頭刃闊五寸,雙面開刃,頸長八寸,尾厚刃薄。柄長三尺,可作兵器之用。一般為雙斧並用,少單用者。力大者方可使用。
雙板斧:屬雙短兵器。斧頭呈扇形,柄長二尺五寸至三尺。用時左右手各持一斧。其用法有掄、劈、砍、扎、由、雲、撩、掛、削、掃等。
鳳頭雙斧:由月斧、曲刃、鳳頭、護手盤、斧柄、尖鐓等部分組成。
少林宣花斧:少林雙兵器之一。杆長二尺七寸,頭長六寸九分,兩尖寬距七寸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