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有蘇曼殊《蘇曼殊全集》,那麼你一定知道《七絕·澱江道中口占》:孤村隱隱起微煙,處處秧歌競插田。羸馬未須愁遠道,桃花紅欲上吟鞭。秧歌作為一種表演形式,已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特別是我國北方的人民,你對蔚縣秧歌瞭解多少?本期張家口文化為你解析。
蔚縣秧歌亦稱蔚州梆子,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產生於舊之蔚州(即河北蔚縣和山西廣靈、靈丘縣一帶),流行於河北張家口地區和山西省雁北、晉北地區,並遠及內蒙古自治區一些旗縣。
蔚縣秧歌的產生年代不詳。早期的蔚縣秧歌是用“訓調”(民歌)演唱,以“兩小”(小生、小旦)或“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常在農村的“社火”中演出。代表劇目為《賣豆腐》、《借冠子》等。山西梆子流入河北,蔚州是主要通道之一,因之蔚縣秧歌深受其影響,不僅吸收了梆子的袍帶大戲,並借鑑了梆子的音樂體制。
據今存李家淺村戲樓的舞臺題壁記載,清道光十九年(1839)農曆二月二十八日,蔚縣城東鄉西合營的秧歌孫慶班,曾在此演出過《回龍閣》(《回籠鴿》)、《魁花玉》(《葵花峪》)、《打瓦罐》、《迎親》、《賣肉》、《別窯》、《八卦》、《高平關》、《響馬》、《別宮》、《招親》、《下山》、《下書》、《重圓》、《三貴》、《玉杯》等戲。題壁人為西合營段祥。上列劇目中,既有蔚縣秧歌初期的劇目,如《打瓦罐》、《迎親》等,也有從梆子腔移植來的劇目,如《八卦》、《下山》等。這些劇目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還經常上演。由此可見,最遲在清道光時期,蔚縣秧歌已完成了由“兩小戲”向行當齊全的大戲轉化的過程。
蔚縣秧歌早期的班社是以村為單位的季節性組織,做為“社火”的組成部分,由村“神誕社會”統一籌管,人員也只限本村村民,屬自娛式的純業餘團體。至今,蔚縣仍有一百多個此類的“社火”秧歌班。其中歷史最久的是蔚縣北水泉鎮南井頭村的秧歌班,自清道光年間建班後,一直保留至今。
隨著蔚縣秧歌的不斷髮展,許多業餘班社於清末開始湧向外村鎮演出,逐漸出現了亦農亦藝的半職業戲班。這類班社稱“檔子班”、“抱股班”和“聯村班”。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此類班社在蔚縣尚有二十多個。其中以鹿骨班(由蔚縣西部和廣靈、陽原兩縣藝人組成,善演文戲,以唱功贏人)和莊克永寧寨班(以蔚縣東部藝人為主,除擅唱文戲外,還兼能武戲)影響最著,成為蔚縣秧歌的兩大中心。清末民初,以寶子、鎖關、浪破碌碡、海珍紅、徐義等組成的“檔子班”,曾進入張家口市,在大興園演出,頗受歡迎。
您也許還喜歡:
關於揚州訂婚習俗:下茶
逐漸消逝的保定老調文化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服飾文化
【城市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秧歌是中國古老傳統的漢族戲曲,秧歌便是每當到了豐收的好季節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跳起秧歌來慶祝今年的好豐收。河北省保定市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定州秧歌戲。本期小編就帶你去保定文化了解一下定州的秧歌戲。
定州秧歌戲又稱定縣大秧歌,主要流行於華北平原中西部一個古老的漢族戲劇曲種,因發源地在保定定州而得名。據傳其源頭是一種漢族民間小調,經過宋代文學家蘇軾整理而流傳下來,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劇目上演,併成立了秧歌班。民國十五年後秧歌藝人大批崛起,定州秧歌風靡一時。
1952年正式成立了定縣秧歌劇團,最興盛時能演出五十餘出戏。定州秧歌傳統劇目很多,這些劇目都是漢族勞動人民的創作,反映了老百姓的心聲,戲文淺顯,明白如話,有大量的方言俚語,生活氣息非常濃厚,最受百姓喜愛,寄託漢族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
“吃飯吃窩窩,聽戲聽秧歌”是廣泛流傳河北各地的佳話。秧歌,起初是農民在田間插秧時哼唱的民歌(又稱稻歌),後來,隨著表演較複雜的故事和不同性格人物的要求,逐漸分出行當,搬上舞臺,衍變成富有漢族文化特色的地方戲曲藝術。
其內容多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善於體現漢族勞動人民的感情和願望。語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話,生動活潑,饒有風趣,帶有極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氣息。2006年5月20日,定州秧歌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期婺劇文化帶來的是婺劇的起源。婺劇源於明朝中葉,迄今已有400多年曆史。婺劇劇目豐富,傳統深厚,特色濃郁,影響深廣,有徽戲“活化石”之稱。還想了解更多的話,跟隨小編繼續來看看哦!
可能感興趣》》婺劇三請梨花唱詞大全
婺劇源於明朝中葉,迄今已有400多年曆史。婺劇劇目豐富,傳統深厚,特色濃郁,影響深廣,有徽戲“活化石”之稱。200年前,四大徽班進京,融二黃、西皮、昆、秦諸腔之長,衍變成了京劇。
徽戲自身反日益衰弱,甚至連其發祥地安徽,也因受到京劇倒流的影響而逐漸消失。婺劇則是徽劇早在徽班進京前向南流入的一支,是中國戲曲舞臺保留徽戲劇目與資料最多、最完整的劇種之一。
它擁有800多個大小劇目,3000餘首曲牌。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就曾這樣贊過婺劇:“京劇的前身是徽劇,京劇要尋找自己的祖宗,看來還要到婺劇中去找”。
婺劇在舊社會的摧殘下,藝人流離失所,解放初僅在金華地區留下少數班社。解放後,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引下,婺劇獲得新生。1953年,浙江省文化局以民辦公助的形式,成立了金華專區婺劇實驗團和浙江婺劇實驗劇團,1954年決定興辦浙江省婺劇團。
接著,全區大部分縣相繼成立婺劇團。為使婺劇後繼有人,浙江婺劇團1955年招收鄭蘭香、吳光煜等一大批青年演員,1958年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創辦了浙江戲曲學校婺劇班,該班在全省招演員、樂隊45人,是新中國第一代婺劇中專生,畢業分配全省各婺劇團。
1957年全省舉辦一次規模較大的戲曲調演。婺劇在各級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和積極性,一方面對演出傳統劇目進行推陳出新,逐個進行整理,另一方面對傳統藝術進行挖掘搶救,紀錄出版了《婺劇傳統劇目彙編》、《婺劇音樂、徽戲部分》使大部分傳統劇目和唱腔曲牌得以儲存。
並整理和加工出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黃金印》、《送米記》、《孫臏與龐涓》、《米欄敲窗》、《父子會》、《馬前潑水》等劇目參加調演。編、導、音、美及演員全面獲獎。
1960年,毛領袖在杭州觀看了婺劇優秀傳統小戲《牡丹對課》後給予熱情肯定和鼓勵,並接見鄭蘭香等優秀青年演員。1962年婺劇首次進京演出《雙陽公主》、《三請梨花》、《米欄敲窗》、《牡丹對課》、《僧尼會》、《斷橋》等劇目,受到首都文藝專家的高度評價。
周、朱、陳、彭等黨和國家負責人觀看演出後給予熱情肯定和鼓勵。週三次觀看演出,並邀請部分演員到中南海住所,作長時間的親切談話。著名戲劇家田漢還特地為浙江婺劇團的演出題詩,以資鼓勵。
在十年動亂中,婺劇倍受洗劫。粉碎“四人幫”,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婺劇又獲新生。文革中砸爛的婺劇團又重新恢復演出。被禁錮多年的優秀傳統劇目又重新與廣大觀眾見面。並新創作《西施淚》、《梨花獄》、《鐵靈關》、《白鯗娘》、《討飯國舅》、《商鞅變法》、《血劍》、《吃醋拜相》、《李漁別傳》、《義虎案》。
現代戲《心肝寶貝》、《雷鋒啊雷鋒》、《桃子風波》等一大批優秀劇目。其中《西施淚》、《梨花獄》分別由長春電影製片廠,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
改革開放後,農村形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村業餘婺劇團如雨後春筍。1982年統計,金華地區就有554個,出現了熱氣騰騰的新景象,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84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將永康縣舟山鄉婺劇團演出的《姐妹緣》(顧錫東編劇)拍攝成連環畫在全國發行。
1985年,義烏義亭區婺劇團應北京市政治協商、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邀請,赴首都演出歷史名劇《海瑞罷官》,受到好評。一個農村劇團上北京,不僅推動了婺劇的發展,也為浙江贏得了榮譽。
評劇與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被併成為中國戲曲五大戲曲劇種。都是有名的地方戲曲,都是在各個地方有著非常大的名氣並且有著很高的代表性,只有擁有著自己的特色才能在中國戲曲界佔有一席之地。
那麼,本期評劇文化一起來解析評劇的特點。
評劇,是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 ...
肩膀戲,又稱肩頭坪,是福建省沙縣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是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戲曲,與我國其它劇種有較大區別。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三明文化中具體去了解關於肩膀戲的內容都有哪些。
“第一好玩人疊人,第二好玩打死人,第三好玩迎大神。”這是流傳在夏茂的一首歌謠。長期以來,人們對第一句多有費解,以致誤解 ...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是不能離開水果的。畢竟水果本身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對身體也是有利無弊的。那麼最經常見到而且大家都熟知的就非葡萄不過了。都知道葡萄很甜,但是卻不知道葡萄具體的營養價值是什麼。本期健康飲食文化,帶你瞭解葡萄的營養價值。
葡萄,又稱提子,是葡萄屬(Vitis)落葉藤本植物,掌葉狀,3- ...
人都說,崑曲美,美在唱詞上,這話並不假,崑曲中《牡丹亭》,《桃花扇》等等的劇目,唱詞都是優美的。王實甫是《西廂記》尤是。
《西廂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戲曲作品之一,即使是不知道戲曲的人都知道有《西廂記》這個劇目。本期的崑曲文化帶你瞭解崑曲西廂記唱詞。
(唱)無限春愁橫翠黛,
一脈嬌羞上粉腮。
...
常德,是座千年的歷史文化古城,被稱為“川黔咽喉,雲貴門戶”。常德文化各有特色,別有一番風味,武陵戲源於常德,是湖南地方大戲之一。那麼武陵戲有什麼特色呢?一起跟著小編來常德文化中看看。
武陵戲原名常德漢劇,是湖南的地方大戲劇種之一,以常德為中心,流行於湘西北、鄂西南並遠及黔東。武陵戲起源於明代,20世紀 ...
中國戲曲可謂名揚世界,最為出名的尤數京劇,各地方也有屬於自己的小戲劇,他們由各自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方言而組成。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特的中國文化現卻瀕臨無人繼承的慘狀,想要了解白字戲嗎?就跟著小編一起到廣東文化裡看看吧!
白字戲是流行於廣東省汕尾市(海陸豐)地區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白字戲歷史悠久,元末明初( ...
在南通文化中歌劇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元素,海門一帶的地方流行這一種劇種,被譽為“江海平原一枝花”海門山歌劇。海門山歌劇源於海門山歌,1955年發展成舞臺劇。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海門山歌劇吧!
歷史發展
清朝時期
清代中期,江南朝現在個海門地區大量移民,搿星移民就把吳歌傳進沙地地區。經過海門等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