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古老的民族文化:瑤族拋花包

古老的民族文化:瑤族拋花包

  瑤族是中國一直非常古老的少數民族,瑤族大多居住在山區,而瑤族有著自己的風俗文化以及傳統節日。瑤族的拋花包就是當地的一種娛樂形式。那麼,大家對於這種瑤族的拋花包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瞭解一下吧!

  拋花包活動的由來

  傳說從前有對青年相愛,男的叫盤阿思,女的叫劉三娘。瑤族頭領想討三娘為妾,被三娘拒絕,轉而逼迫盤阿思,要盤阿思一天以內製一件五色鳳凰衣,否則不準與三娘結親。阿思歷經艱辛,連一隻鳥兒也沒有獵獲。在他一籌莫展之際,一位仙女為阿思的精神所感動,送給阿思一件鳳凰衣。阿思和三娘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打死了瑤族頭領,結成了夫婦。為了紀念仙女的恩情,三娘按鳳凰衣的顏色,繡了四個花包,保留了紅、黃、藍、白四色,摒棄了黑色,以表示衝破黑暗、走向光明。自此以後,便有拋花包的活動。

  瑤族拋花包的活動程式

  給對方邀請(限花)——回覆——集會——對唱——拋花包——野餐——入戶——座堂——進餐、對歌——分別。藍靛瑤男青年欲向別寨的女青年發出邀請,首先了解該村的未婚女青年的情況,然後以全寨男青年的名義發出(歌信)邀請信,信中包括限花歌信和謝情信兩種構成。信長為15釐米,寬為13釐米的大紅紙,多用毛筆寫成,歌意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民族文化的文采。當女青年收到(歌信)邀請信後,即召集本寨姑娘商議該不該應請,並告知較有威信的老人後,取得同意方給對方回信,表示歡迎對方光臨。

  所定拋花包日期到,女青年就把做好的花包和準備好午餐拿到原約定好的地方等對方的到來。拋花包有兩種:一是群體拋,這是交際拋,男女雙方可拋給任何一個;二是專一拋,男女經過交往之後,如對對方產生好感,姑娘就把特製心愛的包拋給意中人並送給對方以表示自己的心意,如男方願意後,以包花為證,派媒人到女方家提親。

  男女青年當拋花包到中午時大家就進野餐。然後繼續拋花包到下午,女方就唱歌邀請男方到本寨較有威信的老人作東家做客,東家已準備好豐富的晚餐等待著客人到來。當進餐時首先要唱歌感謝東家的熱情接待,然後雙方就一直對唱到天亮才分別。

  現在富寧瑤族的拋花包活動是青年男女的一種交際活動,許多青年男女都是透過拋包活動結為終身伴侶。瑤族拋花包做為一種民間傳統體育,是瑤族聚居地區世代傳承的體育活動,是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最具地方民族特色和原創性的體育運動。透過對瑤族拋花包運動進行研究,可以充分展示瑤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人文性與娛樂性。

最原始的民族文化:黎族文字

  黎文,是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語音為標準音,設計創制的文字。那麼,黎文有什麼樣的文化淵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黎族文化中瞭解吧。

  黎族文字簡介:

  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語音為標準音,設計創制的文字。

  最新修訂的黎文,共有聲母33個,韻母99個,聲調6個,聲調符號5個,其中,第一調(舒聲調,調值53)不標聲調符號,重疊字母符號聲調3個。

  1957年2月在原廣東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市(現更名為“五指山市”)召開的“黎族語言文字問題科學討論會”上透過,並報國家民委備案。

  為使《黎文方案》(草案)更加完善,更加符合黎族語言的實際,1984年9月,中央民族大學黎語教學小組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黎語調查研究小組共同研究,對原方案作了一些修改。

  2005年9月,編寫《黎語基礎教程》時,又對該方案進行了修改。經過這次修改,黎語文已基本和標準音點的語言實際相一致。

  溯源:

  為彌補黎族語言的缺憾,1956年6月,在黨中央的關懷下,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會同中央民族學院(現名“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學院(現名“中南民族大學”)、廣東省海南特別行政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等單位,對海南島九個黎族市、縣170個點的語言進行調查。

  根據語音、詞彙和語法的特點,將黎族劃分為侾、杞、本地(潤)、美孚、臺(也寫作“賽”或“加茂”)五個方言。侾、杞、本地三個方言又劃分為羅活、侾炎、抱顯、通什、塹對、保城、白沙、元門八個土語。

  由於侾方言使用人口最多,而語言一般情況下只有三個調值,語言易學,故以侾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的語音為標準音,設計了《黎文方案》(草案),並於1957年2月在原廣東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市(現更名為“五指山市”)召開的“黎族語言文字問題科學討論會”上透過,並報國家民委備案。

  關於黎族古文字的記載:

  明朝顧岕所著《海槎餘錄》有這樣的記載:儋耳孤懸海島,曆書家不能備,其黎村各一老習知節候與吉凶避忌之略,與歷不爽毫髮。大率以六十年已往之跡,徵驗將來,固亦有機巧不能測處。嘗取其本熟視,字畫訛謬,不可識,詢其名,則曰:“歷底記”。

  清朝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卷七)《人語》有這樣的記載:黎婦女皆執漆扁擔,上寫黎歌數行,字如蟲書,不可識。

淺談民族文化:柯爾克孜族家庭制度

  在每一個區域,每一個民族中,關於家庭制度的理解和具體辦法都是不相同的,儘管在現在的文化中家庭制度有所弱化,但這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要表現。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柯爾克孜族的家庭制度。具體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瞭解吧。

  柯爾克孜族的家庭為一夫一妻制。過去,受宗教影響,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權很大,老年人威信最高,婦女受和男人平等對待。

  舊式婚姻帶有封建買賣性質,一般由父母包辦。訂婚有指腹婚、幼年訂婚、成年訂婚三種形式。娶妻彩禮至少要牲畜“一打”(九頭)。

  通婚範圍不受氏族部落限制,直系親屬和近親不能通婚,但有姑表和姨表婚等,並有與外族通婚現象。

  好賓客,重禮節。兩人在路上相遇,要用手撫胸躬腰互相問好。凡有來客,不論是親戚朋友,還是陌生人,都熱情款待。

  生活中多禁忌。禁食豬、驢、狗肉和自死牲畜及一切動物的血;嚴禁在住宅附近大小便;談話時不能擤鼻涕;忌諱騎快馬到門口下馬,因為這意味報喪或有不吉利訊息;最忌撒謊、欺騙和賭咒。飯前飯後要洗手,洗手後手上的水不能灑,要用布擦乾。

  做客時,吃東西要留下一點,不能吃盡,以示主人招待豐盛。吃飯時,不許用手摸擦食物,也不允許用鼻子嗅食物,不能動別人的碗勺。

  服飾方面忌坦露胸背的衣服,禁止穿褲衩背心在室外活動和作客等等。客人吃飯時,他人不能進屋或窺探。

  客人告別出門時,要背朝門外退出。喪葬時將屍體用白布纏頭和全身,實行土葬,由男子送葬。


民族文化淺談毛南族姓氏有多少

  中國姓氏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姓氏的分佈也有所不同,可能是全國地區散佈,也有可能是集中於某一個民族中。今天要介紹的毛南族姓氏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其姓氏又有多少呢?一起到毛南族文化中瞭解吧。   毛南族有潭、覃、盧、蒙、韋、袁等姓氏,其中以潭姓的人數量較多,約佔毛南族的70%以上,分佈的地 ...

民族文化普米族樂器有哪些

  在每一個民族中,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音樂。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展示出對生活的熱愛,表達個人美好的情感。在這其中,樂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音樂表達的重要載體。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普米族的樂器,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普米族文化中看看吧。   普米族器樂可以分為彈撥樂、吹奏樂、絲絃樂和打擊樂四類。其中彈撥 ...

民族文化苗族人為什麼戴銀飾

  我國地大物博,單單民族來講就有56個民族,而少數民族十分的多,各族的文化風俗有十分的迥異,例如苗族人喜歡帶著多、重、大的銀飾。想不想知道為什麼要帶。本期苗族文化就為你介紹苗族人為什麼帶銀飾。   苗族尚銀,其銀飾追求多、重、大。逢年過節時,苗族姑娘戴在身上的銀飾有多達十多公斤的。如臺江施洞的苗族銀飾,一隻 ...

古老民族之一鮮卑族是現在的哪個民族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鮮卑族也就不叫做鮮卑族了。那麼現在的鮮卑族是屬於哪個民族的呢?讓我們一起到民族文化了解。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 ...

淺談民族文化蒙古人和漢人的區別

  我國的56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社會生活和生產生活中都有較大的區別。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蒙古人和漢人的區別。那麼,在這兩個民族中都有哪些不同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蒙古族文化中瞭解一下吧。   1、漢人的祖先是黃帝和炎帝,俗稱叫炎黃子孫,蒙古人出自匈奴《蒙古》意思為永恆的聖火。   2、漢人的母親河 ...

民族文化哈薩克族葬禮風俗

  葬禮也是人們很注重的一個環節,因為是表達對先人的尊敬、思念和哀悼之情。各個地方的葬禮風俗都不盡相同,各具地方的特色。同樣哈薩克族也十分重視葬禮,從開始到結束全部過程要持續一年的時間。一起走進哈薩克族文化了解當地的葬禮習俗吧。   哈薩克人的喪葬儀式基本上是按照伊斯蘭教的儀禮進行的。人死之後臉朝西安放,綁住 ...

民族文化朝鮮族是朝鮮來的嗎?

  中國的朝鮮族跟朝鮮有什麼關聯也是很多人好奇的。相同的名字卻屬於不一樣的國家。朝鮮族是不是從朝鮮來的呢?你們一定也很好奇吧。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朝鮮族文化看一下朝鮮族是怎麼誕生的。   公元1700年之後一些不堪朝鮮馮堅通知借記的殘酷剝削和自然災害的朝鮮人仍然攜家眷、牽牛馬而潛居中國北美謀生。特別是1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