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古詩秋思誰寫的

古詩秋思誰寫的

  1、《秋思》是唐代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是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所做。

  2、原文:春陽如昨日,碧樹鳴黃鸝。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吹。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華滋。

  3、譯文:今日的春光如同昨天一樣明媚,碧樹綠草間,有黃鸝鳥在唧唧鳴叫。但突然之間,蕙草就枯萎凋零了,衰颯的秋風吹來陣陣涼意,讓人頓感憂傷。已經進入秋天,樹木的葉子紛紛落下,一片悽清的景象。冰冷慘淡的月光下紡織的女子正獨自傷悲。她為群芳的逝去而感到無限憂愁,繁盛的枝葉如今都已凋落,秋露濃濃,讓人感到無限落寞。

天淨沙秋思擴寫

  1、幾片枯黃的落葉靜靜地望著秋風咋呼著大地。枯乾的樹藤鬆垮跨而無精打采地盤繞在老樹之上。

  聽,風吹著樹幹,那發出的聲音似乎是老樹不停息的抱怨著命運的不平等;看,日曬著枯藤,那無光澤的亮光似乎是枯藤即逝的生命之火。

  黃昏下,幾隻烏鴉在瑟瑟的秋風之中,發出悽切而空遠的叫聲。

  暮色茫茫,那風姿綽約的小河流水潺潺而歡暢地向遠方奔去,那坐落在群山環繞之中的房屋,在河流的縈繞之下,是如此的和諧。房屋旁的一家人正坐在板凳上,其樂融融地談笑風生……可是,哪兒才是我的家?何時才能讓我享受這份天倫之樂?

  坑坑窪窪的古道上,風從西至北吹來,我心中不為會發生點動盪。我閉著左手拉著馬繩,靜靜地用心去融化內心的寒意……在不意間,我的心緒與馬兒搭拉上了,哎,馬兒呀馬兒,你和我一樣,飄泊不定,四海為家……黃昏時的殘陽,漸漸隱去。夕陽將那一瞬間輝煌的燦爛留在了風速流去的那一刻。夕陽也要回家了……心中那種感傷不住向前湧著……傷心欲絕的人--我--行走在大江南北。

  2、黃昏時分,幾朵雲兒在天空中飄散,樹上,幾根枯藤無力地攀附著老樹,西風一陣陣地吹著,幾隻烏鴉無奈地飛回巢中,不時傳來幾聲啼叫。

  我無精打采地騎著馬兒。馬兒,我唯一的夥伴,它隨我流浪天涯,四處奔波,已經累得筋疲力盡,我呢?也是瘦骨嶙峋,西風吹過我的幾縷碎髮,我的心中掠過一絲哀愁:何時才能回到家鄉?

  朝陽已向西方滑去,不遠的前方,一座小橋。小橋下,潺潺的溪水流過,一戶人家,傳來陣陣歡笑。多麼幸福啊!現在,我的家人在哪兒呢?他們的生活快樂嗎?想到這裡,我的思鄉之情更濃了。

  站在古道上,西風毫不留情地颳著我的臉頰,可是,與思鄉之痛比起,這又算得了什麼?遊子啊!你什麼時候才能結束這風餐露宿的苦日子啊!想著,想著,我躺在一片枯黃的草地上,睡著了,夢境把我帶到了幻想中的家。

古詩秋思

  1、《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2、【賞析】

  提到范仲淹,人們很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陽樓記》,而很少記起他的詞作;同樣,因為文章,人們大多認他作文官,而很少當他為武將。——這首詞,可以彌補這種認識的不足。

  宋康定元年(1040)至慶曆三年(1043)間,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延州州。據史載,在他鎮守西北邊疆期間,既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兵,並招徠諸羌推心接納,深為西夏所憚服,稱他“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題為“秋思”的《漁家傲》就是他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

  上片寫景,描寫的然是塞下的秋景。一個“異”字,統領全部景物的特點:秋早往南飛的大雁,風吼馬嘯夾雜著號角的邊聲,重山峻嶺裡升起的長煙,西沉落日中閉門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塞鳥瞰圖。特別是詞中的“長煙落日”,很然地使人想起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邊塞,雖則經過了歷史長河的淘洗,但在古詩人的筆下,卻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跡。

  10、下片抒情,抒發的是邊關將士的愁情。端著一杯渾濁的酒,想起遠在萬里之外的家鄉,可是邊患沒有平息,那能談得到歸去?再加上滿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聲碎,又叫人如何能夠入睡?將士們只能是愁白了烏髮,流下了濁淚。在這裡,作者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結合,抒發出邊關將士壯志難酬和思鄉憂國的情懷。

  綜觀全詞,詞的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反映出作者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己和戍邊將士們的心真實感情,讀起真切感人。


山居的幾年級學的

  《山居秋暝》是王維寫的,為人教版和粵教版高一學的課文。   《山居秋暝》全文為: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託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透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

春蟬到死絲方盡的古詩

  春蟬到死絲方盡的古詩是李商隱寫的。“春蟬到死絲方盡”出自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原文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翻譯見 ...

古詩四帖是

  《古詩四帖》是唐代張旭創作的書法作品。《古詩四帖》通篇筆畫豐滿,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滿紙如雲煙繚繞,實乃草書顛峰之篇。   《古詩四帖》錄文為四首詩賦。前兩首分別是南北朝庾信的《道士步虛詞》之六和之八,後兩首是南朝謝靈運的《王子晉贊》和《巖下見一老翁四五少年贊》。 ...

唐代詩人張籍是什麼意思

  《秋思》是唐代詩人張籍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寫的是宦遊在外的詩人,面對秋天的景物寫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及行動細節,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深深思念。   詩人,就一般意義來講,通常是指寫詩的人,但從文學概念上講,則應是在詩歌(詩詞)創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寫詩的人和詩作家。詩人,透過詩歌創作、吟詠抒發激情, ...

南鄉子這首端午節古詩

  南鄉子這首端午節詞是北宋詞人李之儀所作。整首詞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在端午節的一種閒愁。上片寫端午節的景象。端午節下著小雨,詩人獨自一人,比較冷清,回憶往日的熱鬧時光。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詩人在端午節沒有友人的陪伴,喜悅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現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閒情。整首詞深婉含蓄,抒發自己孤獨,寂寞 ...

故我在是

  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座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與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一同開啟了近代西方哲學的“認識論”轉向。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全部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他“普遍懷疑”的終點。他從這一點出發確證了 ...

陸游的首聯有什麼作用

  作用:   1、將現實世界裡的秋天景色這種立體的景物與詩篇相結合,有抒發才情的意味,畢竟好的詩人是可以只用寥寥數言便描繪出一派廣闊天地;   2、作者借物寫景,以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景物,如烏桕、菊花、鴻雁、天空等,生動明快地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形象鮮豔的秋景圖,表達了作者輕鬆愉悅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