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是怎樣寫成史記的
司馬遷為創作史記經歷了哪些磨難
司馬遷為創作《史記》經歷了失父之痛、宮刑創傷。
失父之痛。司馬遷的父親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為自己神聖的使命,可惜壯志未酬而與世長辭。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前往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司馬談因病滯留洛陽,無法參加。司馬談固然對於無緣參加封禪大典而無比遺憾,更使他報恨終生的還是未能完成修訂史書一事。於是,他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勉勵他完成自己未竟的事業。司馬遷在與父親生死訣別之際接受了修史的囑託,修史的決心從此下定。宮刑創傷,公元前104年,他在參與制定太初曆以後,就開始了《史記》的寫作。公元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解釋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獄,並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 上給他造成極大的創傷。出獄後,司馬遷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繼續寫作。
司馬遷的稱謂史記對後世的影響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後任中書令。被後世尊稱為史聖、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史記》對後世的影響主要有:
1、建立傑出的通史體裁。
2、建立了史學獨立地位。
3、建立了史傳文學傳統。
司馬遷是怎樣寫成史記的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朝廷中的太史令,負責記載皇帝日常言語,觀星辰做曆法。司馬談對歷史很感興趣,他最喜歡在藏書豐富的皇家圖書館中查閱歷代史書,很想自己動筆寫一部大史書,上接孔子的《春秋》。司馬遷從小跟隨司馬談父親學習,二十歲時,開始全國遊學,遊歷歸來時,已經四十歲。此時司馬談病死,死時書卻未成。司馬遷繼承父親太史令的職位,可以博覽圖書館中的藏書,同時開始收集父親的材料,立志要將父親的史書完成。
書未寫完之時,司馬遷遭逢“李陵之變”,得罪漢武帝,被判死刑。司馬遷無錢自贖,於是自
司馬遷寫史記的初衷是什麼
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1、為了歌頌漢王朝。司馬談在臨死時曾對司馬遷說作為一名史官別忘了著書歌頌西漢的明主賢君和忠臣死義之士。司馬遷自己也認為對漢武帝的盛德和王侯將相大臣的功績作為史官如果不能記載、宣揚是罪莫大焉。
2、為了宣揚儒家思想。《史記》全書130捲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達漢武帝之時,前後約三 ...
司馬遷寫史記用了多少年
司馬遷寫《史記》用了13年,理論依據是,司馬遷所撰《自序》中的於是論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這句話的意思是李陵之禍發生在漢武帝天漢三年,即公元前98年,上推七年,便是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可知,《史記》費時13年。
另外,據史學家考證,《史記》脫稿應在漢武帝徵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史 ...
司馬遷寫史記是用竹簡麼
竹簡是先秦到西漢,西漢時期,用的比較普遍的,好一點的材料叫帛,但是長篇鉅作用竹簡更為實惠。紙那時還沒有普及,蔡倫那時候才開始發展造紙術,但那是東漢年間。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詡夏陽人,是西漢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所著《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司馬遷生活的時代正是漢朝國勢強大,經濟繁榮,文 ...
司馬遷寫史記的艱辛過程小作急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漢朝專門掌管修史的官員,他立志要編寫一部史書,記載從黃帝到漢武帝這2600年間的歷史。受父親的影響,司馬遷努力讀書,充實自己的歷史知識。四處遊歷,廣交朋友,積累大量的歷史資料。 司馬談臨終之時將未完之作交由司馬遷。司馬遷牢記父親的囑託,每天忙著研讀歷史文獻,整理父親留下來的史料和自己早 ...
司馬遷寫史記的意義
1、建立傑出的通史體裁。《史記》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網羅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為《史記》能夠會通古今撰成一書,開啟先例,樹立了榜樣,於是仿效這種體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繼而起了。通史家風,一直影響著近現代的史學研究與寫作。
2、建立了史學獨立地位。中國古代,史學是包含在經學範圍之內沒有自己的獨立地位 ...
司馬遷寫史記花了多少年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
公元前 ...
司馬遷寫史記經歷的磨難
為了寫作,司馬遷耗盡了畢生精力。漢武帝太初元年,司馬遷開始編寫《史記》。天漢二年,李陵率兵隨李廣利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向司馬遷詢問對李陵的看法,於是,司馬遷說,李陵投降,是因為眾寡不敵,又沒有救兵,責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有意替李陵迴護開脫,貶責漢武帝的愛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於是,把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