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精神和品質:
1、嚴謹,實錄的精神。司馬遷撰寫史記,態度嚴謹認真,實錄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寫的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並對史實反覆作了核對。
2、愛憎分明。在《史記》中,司馬遷歌頌了那些為了反抗強暴,置自身性命於不顧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難、見義勇為的遊俠。大加讚賞忠於祖國、熱愛人民的英雄人物。
3、有孝心。司馬遷繼承父親遺志遺業,完成“推古天變”之任務,並明確表述為“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其結論表述在《天官書》中。
4、愛國主義精神。司馬遷以個人傳、紀為形式,以社會為中心記載歷史,為後人展示了一部規模宏大的社會變遷史。無論在歷史上還是文學上,司馬遷都取得了光輝的成就。
5、直言勸諫的精神。他對漢武帝說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敵人,立下了赫赫功勞。他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於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西漢文章兩司馬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1-2] ,世稱涑水先生[3]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1-5] [6]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春秋戰國絕對是一個重義的時代。春秋戰國時期的“義士”。他們最大的特點是重諾言、輕生死,他們對誠信精神的執著追求,甚至到了令人驚奇、驚歎的程度。而西漢的史官司馬遷則用他傾注了無限愛憎的筆,在《刺客列傳》裡為我們再現了那個時代刺客所推崇的“義”。透過這樣的義,我們不難讀出司馬遷心裡對於“義”的定義和感觸。他心中的“義”或許可以用豫讓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士為知己者死”。可見司馬遷認知的義和刺客、遊俠所重的義是相通的,為了推崇刺客、遊俠這種重義輕命的無畏,也為了闡釋自
二者都是歷史人物,但二者所處時代不同,一個是漢武帝時期,一個是三國時期,此外,二者從事不同工作,司馬遷從事文官編撰工作,諸葛亮投身軍事和政治,所以二者無直接的可比性,即無法比較誰更厲害。
據史料記載: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 ...
1、寫作背景,《報任安書》是司馬遷任中書令時寫給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任安,字少卿,西漢滎陽人;年輕時比較貧困,後來做了大將軍衛青的舍人,由於衛青的薦舉,當了郎中,後遷為益州刺史;徵和二年朝中發生巫蠱之亂,江充乘機誣陷戾太子,戾太子發兵誅殺江充等,與丞相軍大戰於長安,當時任安擔任北軍使者護軍,亂中接受戾太 ...
司馬光和司馬遷沒有直接關係,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生活在宋朝,是一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生活在西漢時期,是一位史學家、散文家。兩個人生活的年代相距近一千年。
司馬遷: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 ...
由於司馬遷生卒年代,史無明文,即無從比較漢武帝和司馬遷的年齡;
漢武帝劉徹,生於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定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文 ...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任太史令,繼承父 ...
司馬光,北宋人,在宋仁宗寶元元年,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
司馬遷,西漢人,史學家,散文家。司馬 ...
班固寫的書有;
1、《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2、《兩都賦》是班固創作的大賦,分《西都賦》《東都賦》兩篇。
司馬遷寫的書有:
1、《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