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各地情人節習俗

各地情人節習俗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同一個七夕節,全國各地的節日活動內容也各不相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色。這裡略加闡述各地區的活動。

  在江蘇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在膠東地區,多於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在陝西,七夕夜女孩子們則要用稻草紮成個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織女),並讓她穿上女孩子的綠襖紅裙,坐在庭院裡;女孩子們供上瓜果,並端出事先種好的豆芽、蔥芽(即“種生”,婦女們稱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擴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並穿針引線,競爭快慢;舉行剪窗花比賽,以爭智巧。

  在福建,婦女、女孩子們擺設香爐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還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和織女用的脂粉。祭拜雙星後,即把獻給織女的脂粉分成兩半,一半投向屋頂給織女,一半自己梳妝美容。相傳與織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麗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擺設,寓有求生育之意。婦女們並吃茶食瓜果,玩乞巧遊戲。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拜七姐”。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並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準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裡,讓它們發芽。臨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裡人幫忙,用竹篾紙紮糊起一座鵲橋並且製作各種各樣的精美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繫上刺繡臺圍(桌裙),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及女紅巧物,大顯女兒們的巧藝。有用剪紙紅花帶圍著的谷秧、豆芽盤,盤中點著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豔彩奪目;有精心佈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蘭、茉莉、素馨及其他鮮花插在銅瓷花瓶裡;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還有把蘋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疊成各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繡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綵線織繡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臺樓閣,總之是越細緻越顯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製成各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瓶爐、花果、文房四寶及各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雕山水花鳥圖案),動物形燈。最惹人愛的,是女兒們用綵綢扎制的精美的雛偶,即布娃娃。雛偶有牛郎、織女及一對小兒女的形象,一般放於上層,下邊是吹蕭彈琴舞蹈的小兒形象,慶賀雙星相會之意。還有“西廂”、“紅樓”、“楊門女將”等成套的戲劇人物形象(也與瓷塑雛偶,是家長買給小兒女作節日禮物的)。另外,當然也少不了陳列化妝用品,如小胭脂盒、鏡、彩梳、絨花、脂粉等,既供織女使用,也供女兒們自用。還有蠟制瓜果、小動物等。此外就是甜鹹點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燭臺、香爐、插上香燭,並用最好的檀香點燃。

  女兒們在七夕夜要盡情梳妝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頭髮,然後換上錦綢裙襖、旗袍,頭上梳髮髻,戴上白蘭、素馨等花飾;再畫眉、抹脂粉、點絳唇、額上印花;用鳳仙花汁染指甲。經過這番打扮,女兒們一個個如同仙子下凡,圍坐於八仙桌旁,鵲橋邊上,進行各種遊戲:或自娛自樂,吟詩作對,行令猜謎,並穿針祭拜乞巧;並指點天上北斗七星(相傳織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員)及雙星,講述牛女故事、詩文典故;或請來歌姬,演唱粵曲,奏八音樂等,女兒們也自奏琴蕭等樂器。這時人們可往各處人家參觀乞巧桌陳設,到的人雖多,主人也仍高興招待。歡慶至半夜十二點鐘,為織女下凡之吉時,此時所有的燈綵、香燭都點燃,五光十色,一片輝煌;姑娘們興高采烈,穿針引線,喜迎七姐,到處歡聲鼎沸。最後歡宴一番,這才散去。誠如清詩人汪侖(傳說中的魚名)《羊城七夕竹枝詞》聽說:“繡闥瑤扉取次開,花為屏障玉為臺。青溪小女藍橋妹,有約會宵乞巧來。”

  其他各地區,七夕之風也大略與上述相近。如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七夕前數日,種麥於小瓦器,為牽牛星之神。謂之‘五生盆’。……街市賣巧果,人家設宴,兒女對銀河拜,鹹為乞巧。”另外北京還要擺設切成蓮花形的西瓜、香瓜等,並於瓜果麥秧上扎綵線,十分美觀。北京竹枝詞,即有“五生盆結綵層層”句,又丟巧針求巧。在清代皇宮中亦有祭祀雙星,宮女丟巧針之俗。在頤和園昆明池上要打浮橋,隱喻天上鵲橋,供帝后觀玩。還有飲宴、演戲等。

七夕情人節習俗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同一個七夕節,全國各地的節日活動內容也各不相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色。這裡略加闡述各地區的活動。

  在江蘇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在膠東地區,多於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在陝西,七夕夜女孩子們則要用稻草紮成個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織女),並讓她穿上女孩子的綠襖紅裙,坐在庭院裡;女孩子們供上瓜果,並端出事先種好的豆芽、蔥芽(即“種生”,婦女們稱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擴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並穿針引線,競爭快慢;舉行剪窗花比賽,以爭智巧。

  在福建,婦女、女孩子們擺設香爐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還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和織女用的脂粉。祭拜雙星後,即把獻給織女的脂粉分成兩半,一半投向屋頂給織女,一半自己梳妝美容。相傳與織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麗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擺設,寓有求生育之意。婦女們並吃茶食瓜果,玩乞巧遊戲。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拜七姐”。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並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準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裡,讓它們發芽。臨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裡人幫忙,用竹篾紙紮糊起一座鵲橋並且製作各種各樣的精美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繫上刺繡臺圍(桌裙),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及女紅巧物,大顯女兒們的巧藝。有用剪紙紅花帶圍著的谷秧、豆芽盤,盤中點著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豔彩奪目;有精心佈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蘭、茉莉、素馨及其他鮮花插在銅瓷花瓶裡;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還有把蘋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疊成各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繡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綵線織繡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臺樓閣,總之是越細緻越顯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製成各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瓶爐、花果、文房四寶及各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雕山水花鳥圖案),動物形燈。最惹人愛的,是女兒們用綵綢扎制的精美的雛偶,即布娃娃。雛偶有牛郎、織女及一對小兒女的形象,一般放於上層,下邊是吹蕭彈琴舞蹈的小兒形象,慶賀雙星相會之意。還有“西廂”、“紅樓”、“楊門女將”等成套的戲劇人物形象(也與瓷塑雛偶,是家長買給小兒女作節日禮物的)。另外,當然也少不了陳列化妝用品,如小胭脂盒、鏡、彩梳、絨花、脂粉等,既供織女使用,也供女兒們自用。還有蠟制瓜果、小動物等。此外就是甜鹹點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燭臺、香爐、插上香燭,並用最好的檀香點燃。

  女兒們在七夕夜要盡情梳妝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頭髮,然後換上錦綢裙襖、旗袍,頭上梳髮髻,戴上白蘭、素馨等花飾;再畫眉、抹脂粉、點絳唇、額上印花;用鳳仙花汁染指甲。經過這番打扮,女兒們一個個如同仙子下凡,圍坐於八仙桌旁,鵲橋邊上,進行各種遊戲:或自娛自樂,吟詩作對,行令猜謎,並穿針祭拜乞巧;並指點天上北斗七星(相傳織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員)及雙星,講述牛女故事、詩文典故;或請來歌姬,演唱粵曲,奏八音樂等,女兒們也自奏琴蕭等樂器。這時人們可往各處人家參觀乞巧桌陳設,到的人雖多,主人也仍高興招待。歡慶至半夜十二點鐘,為織女下凡之吉時,此時所有的燈綵、香燭都點燃,五光十色,一片輝煌;姑娘們興高采烈,穿針引線,喜迎七姐,到處歡聲鼎沸。最後歡宴一番,這才散去。誠如清詩人汪侖(傳說中的魚名)《羊城七夕竹枝詞》聽說:“繡闥瑤扉取次開,花為屏障玉為臺。青溪小女藍橋妹,有約會宵乞巧來。”

  其他各地區,七夕之風也大略與上述相近。如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七夕前數日,種麥於小瓦器,為牽牛星之神。謂之‘五生盆’。……街市賣巧果,人家設宴,兒女對銀河拜,鹹為乞巧。”另外北京還要擺設切成蓮花形的西瓜、香瓜等,並於瓜果麥秧上扎綵線,十分美觀。北京竹枝詞,即有“五生盆結綵層層”句,又丟巧針求巧。在清代皇宮中亦有祭祀雙星,宮女丟巧針之俗。在頤和園昆明池上要打浮橋,隱喻天上鵲橋,供帝后觀玩。還有飲宴、演戲等。

中國情人節習俗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同一個七夕節,全國各地的節日活動內容也各不相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色。這裡略加闡述各地區的活動。

  在浙江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在膠東地區,多於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 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 不少地方還製作 巧花 ,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 種生 ),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在陝西,七夕夜女孩子們則要用稻草紮成個一米多高的 巧姑 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織女),並讓她穿上女孩子的綠襖紅裙,坐在庭院裡;女孩子們供上瓜果,並端出事先種好的豆芽、蔥芽(即 種生 ,婦女們稱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擴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並穿針引線,競爭快慢;舉行剪窗花比賽,以爭智巧。

  在福建,婦女、女孩子們擺設香爐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還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和織女用的脂粉。祭拜雙星後,即把獻給織女的脂粉分成兩半,一半投向屋頂給織女,一半自己梳妝美容。相傳與織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麗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擺設,寓有求生育之意。婦女們並吃茶食瓜果,玩乞巧遊戲。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 七娘會 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 七娘會 的盛況,民間多稱 拜七姐 。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 拜七姐 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 拜七姐 。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並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準備 拜七姐 ,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裡,讓它們發芽。臨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裡人幫忙,用竹篾紙紮糊起一座鵲橋並且製作各種各樣的精美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繫上刺繡臺圍(桌裙),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及女紅巧物,大顯女兒們的巧藝。有用剪紙紅花帶圍著的谷秧、豆芽盤,盤中點著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豔彩奪目;有精心佈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蘭、茉莉、素馨及其他鮮花插在銅瓷花瓶裡;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難辨;還有把蘋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疊成各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繡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綵線織繡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臺樓閣,總之是越細緻越顯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製成各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瓶爐、花果、文房四寶及各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雕山水花鳥圖案),動物形燈。最惹人愛的,是女兒們用綵綢扎制的精美的雛偶,即布娃娃。雛偶有牛郎、織女及一對小兒女的形象,一般放於上層,下邊是吹蕭彈琴舞蹈的小兒形象,慶賀雙星相會之意。還有 西廂 、 紅樓 、 楊門女將 等成套的戲劇人物形象(也與瓷塑雛偶,是家長買給小兒女作節日禮物的)。另外,當然也少不了陳列化妝用品,如小胭脂盒、鏡、彩梳、絨花、脂粉等,既供織女使用,也供女兒們自用。還有蠟制瓜果、小動物等。此外就是甜鹹點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燭臺、香爐、插上香燭,並用最好的檀香點燃。

  女兒們在七夕夜要盡情梳妝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頭髮,然後換上錦綢裙襖、旗袍,頭上梳髮髻,戴上白蘭、素馨等花飾;再畫眉、抹脂粉、點絳唇、額上印花;用鳳仙花汁染指甲。經過這番打扮,女兒們一個個如同仙子下凡,圍坐於八仙桌旁,鵲橋邊上,進行各種遊戲:或自娛自樂,吟詩作對,行令猜謎,並穿針祭拜乞巧;並指點天上北斗七星(相傳織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員)及雙星,講述牛女故事、詩文典故;或請來歌姬,演唱粵曲,奏八音樂等,女兒們也自奏琴蕭等樂器。這時人們可往各處人家參觀乞巧桌陳設,到的人雖多,主人也仍高興招待。歡慶至半夜十二點鐘,為織女下凡之吉時,此時所有的燈綵、香燭都點燃,五光十色,一片輝煌;姑娘們興高采烈,穿針引線,喜迎七姐,到處歡聲鼎沸。最後歡宴一番,這才散去。誠如清詩人汪侖(傳說中的魚名)《羊城七夕竹枝詞》聽說: 繡闥瑤扉取次開,花為屏障玉為臺。青溪小女藍橋妹,有約會宵乞巧來。

  其他各地區,七夕之風也大略與上述相近。如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 七夕前數日,種麥於小瓦器,為牽牛星之神。謂之 五生盆 。 街市賣巧果,人家設宴,兒女對銀河拜,鹹為乞巧。 另外北京還要擺設切成蓮花形的西瓜、香瓜等,並於瓜果麥秧上扎綵線,十分美觀。北京竹枝詞,即有 五生盆結綵層層 句,又丟巧針求巧。在清代皇宮中亦有祭祀雙星,宮女丟巧針之俗。在頤和園昆明池上要打浮橋,隱喻天上鵲橋,供帝后觀玩。還有飲宴、演戲等。


七夕情人習俗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七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七夕節的主要習俗有以下幾個。   1、穿針乞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有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2、喜蛛應巧。這也是較早的一種 ...

白色情人的起源和習俗

  起源   白色情人節關於“白色情人節”的來源眾說紛紜,而最多見的是起源與日本一說。但實際上,“白色情人節”是起源於義大利的羅馬,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羅馬皇帝在2月14日救了一對因為原本因違反戀愛結婚禁令而要被處死的戀人,羅馬皇帝為了紀念這一天而設立了情人節。而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這對獲救的戀人宣誓 ...

七夕習俗多 看中國各地如何過七夕

     浙江七夕香橋會   在浙江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 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 ...

中國習俗情人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同一個七夕節,全國各地的節日活動內容也各不相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色。這裡略加闡述各地區的活動。   在江蘇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 ...

乞巧七夕情人的傳統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 ...

中元習俗有哪些 全國各地中元習俗

  河北省中元節習俗有哪些   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麵羊贈送女兒。      蒸麵羊   山西省中元節習俗有哪些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 ...

各地七夕習俗有些什麼?七夕豐富的文化內涵解析

  七夕節又有女兒節、乞巧節之稱,節日的活動物件主要是女性,習俗以乞巧為主。全國各地都會在這個節日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傳統,接下來就來看看,各地七夕節習俗有哪些?七夕有什麼豐富的文化內涵?七月初七七夕節是在農曆七月,農曆七月也是屬於一個比較浪漫而唯美的月份,想知道在2021年的農曆七月的日子好不好,則是可以點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