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各種性取向並無優劣之分。關於性取向的產生有很多種理論,當今絕大多數科學家、心理學家、醫學專家認為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美國心理學協會發表的一篇科學文獻表明:長期的實驗記錄證明,同性戀是無法被“矯正”的,性取向無法改變。許多研究人員早已得出了較為一致的看法:同性戀有深厚的生物醫學基礎,同性戀者的性取向是由同性戀基因決定的,無法通過後天改變,不是一種選擇,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同性戀者在12歲時,就已經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了,另一部分同性戀者要在12歲至16歲的階段繼續探索自己的性取向並逐步確定下來,絕大部分同性戀者在20歲的時候都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了。但是也有一些同性戀者可能在40至50歲時,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並深信不疑。
核心提示:大部分中國男人的擇偶標準不外乎一條:漂亮,但是對於擇偶觀來說,都和男人們的性格息息相關,中國男人的具體擇偶觀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經常有中國朋友問我:“你們外國人為什麼喜歡交不怎麼漂亮的中國女友?”當然,我也聽人半開玩笑地說:“不漂亮的中國女孩子不用因為嫁不出去而發愁,她們可以嫁給老外呀!”
聽到這樣的話,我心裡多少會有點不高興:難道西方男人就這麼沒有眼光嗎?實際上,並不是我們看不到中國女人臉上的皺紋和斑點,但不少人能超越長相,去發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而在我看來,大部分中國男人的擇偶標準不外乎一條:漂亮。
1、當把追到的漂亮女人帶到眾人面前時,就像在炫耀自己的賓士車
長期在中國的生活經歷告訴我,中國男人對美女的確是“孜孜以求”。歷史上,過得了美人關的英雄寥寥無幾,不少男人因迷上傾國佳人而遭遇不幸。到了現代社會,還是有為數不少的中國男人繼承著老祖宗的“遺志”。
中國男人重視自己另一半的相貌,與中國人愛面子有直接關係。當他不無驕傲地把追到的漂亮女人帶到眾人面前時,他的虛榮心會得到空前滿足,實際上這也是他生存競爭能力的一種展示,正如他向別人炫耀他的賓士車或花園洋房一樣。
2、中國男人喜歡在徵婚啟事上羅列“成就”
法國男人也喜歡美女。不過,在談到女性的美貌時,法國人會把“漂亮”與“美”這兩種概念分得一清二楚。有的女孩年輕活潑、身材很好,腦子卻空蕩蕩的,這種女性最多隻能得到“漂亮”的稱謂。相反,有的女性身段、五官都不出色,穿著打扮也不特別講究,卻散發著一種不可抵擋的魅力與氣質,這樣的女性才會被法國男人稱為“美人”。
相比之下,中國男人更看重漂亮的外表,我聽過不少人講自己的擇偶標準,首要條件就是一定要漂亮。外國男人當然也不願意娶個面貌醜陋的人回家,但相比之下,他們更看重心靈的撞擊和思想的溝通。
因此,在外國男人刊登的徵婚啟事中,他們往往會詳細介紹自己的愛好興趣,包括喜歡看什麼書、平時都欣賞什麼電視節目以及愛從事什麼運動等。再開啟報紙看看中國男人的徵婚啟事,上面羅列的都是他們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無外乎他的經濟狀況、學位以及有幾居室的房子等。
中國男人也不是不需要思想溝通,但他們更願意和同性朋友交流,而女人往往只有聽他們胡侃的份兒。中國男人十分享受女人的崇拜,尤其不能容忍女人比自己強,一旦如此,便稱呼對方為“女強人”。而在影視作品中,“女強人”的形象往往都不怎麼好。實際上,這是男女不平等的體現。
3、中國男人還特別在意女人的年齡
除了外貌,中國男人擇偶的另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年齡。翻開報紙、開啟電視,你會發現,徵婚者無一例外地要求女方的年紀比自己小,20-30歲的男人一般要求對方比他小1-5歲,30-40歲的男人則要求對方小5-15歲。
過了40歲的男人,一般就只能在他女兒或孫女輩中找老婆了。外國男人當然也注意女人的年齡,否則溝通起來就有問題。但他們不特別要求女人一定要比自己小,大幾歲也無妨。所以,他們在徵婚啟事中給出的年齡段通常是自己的年齡加上或減去5歲。
幾年前,我看過一篇文章,說一位34歲的大陸女留學生認識了一個25歲的美國小夥子。當對方向她求婚時,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為這在中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現在,關於這種男小女大的戀情在中國又有了新說法,叫“姐弟戀”或“老少配”。這還是好聽的呢,不好聽的就說男的肯定有“戀母情結”,女的就是“老牛吃嫩草”。相比之下,老夫少妻在中國則往往被人們傳為佳話。
4、不少年輕女性把容貌作為婚姻的籌碼
據觀察,中國有相當一部分的年輕女性把自己的容貌當成和男人討價還價的籌碼,她們重視外表的程度遠遠超過歐洲女性。
可見,不少中國年輕女子的擇偶標準有些偏差,她們往往希望透過婚姻而不是個人努力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對此,我很難接受。也許是我太保守吧?我總認為,兩個人結為夫妻,愛情才是應該要優先考慮的因素。但話又說回來了,她們這樣的擇偶觀是否也剛好迎合了很多中國男人為找漂亮老婆而不惜一切的心理呢?
咬指甲 咬指甲是兒童時期很常見的不良行為,男女兒童均可發生。程度輕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區域性出血,甚至甲溝炎。愛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動。
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嬰兒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到2-3歲以後,這種現象會明顯減少。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消失。如不消失,則是一種不良的行為偏差。
屏氣發作 是指嬰幼兒在受到刺激哭鬧時,在過度換氣之後出現屏氣,呼吸暫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嚴重者可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短則半分鐘到1分鐘,長則2分鐘到3分鐘。多見於2歲以內的孩子。
口吃 是指說話時言語中斷、重複、不流暢的狀態,是兒童期常見的語言障礙。約有半數口吃的兒童在5歲前發病。
言語發育延遲 是指兒童口頭語言出現較同齡正常兒童遲緩,發展也比正常兒童緩慢。一般認為18個月不會講單詞,30個月不會講短句者均屬於言語發育延遲。
選擇性緘默症 是指已獲得語言能力的孩子,因為精神因素的影響,在某些特定場合保持沉默不語。如 在學校裡不講話,但在家裡講話。這種心理問題多在3-5歲時起病。
遺尿症 指5歲以上的孩子還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間經常尿溼床鋪,白天有時也尿溼褲子。多見於5-10歲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
抽動症 指侷限於身體某一部位的一組肌肉或兩組肌肉出現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皺額、咂嘴、伸脖、搖頭、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見於5歲以上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
入睡困難 是指兒童在臨睡時不願上床睡覺,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動,或反覆地要求父母給他講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強入睡。
夜驚指在睡眠中突然驚醒,瞪眼坐起,驚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氣急、出汗等症狀,多半發生在入睡後2小時內,醒後不能回憶。以5-7歲的兒童最為常見。
睡行症 指睡眠中突然睜眼,坐起凝視,下床走動。多半發生在睡後2小時內,醒後不能回憶。見於任何年齡的兒童,多見於5-12歲兒童。
夢魘 指從噩夢中驚醒,能生動地回憶夢裡的內容,使孩子處於極度緊張焦慮狀態的一種睡眠障礙。多發生在後半夜,多見於學齡前兒童。
偏食 是指兒童不喜歡或不吃某一種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種不良的進食行為。偏食在兒童中很常見,在城市兒童中約佔25%左右,在農村兒童中約佔10%左右。
拔毛癖 是指兒童時期出現的經常無緣無故地拔自己的頭髮、眉毛、體毛的不良行為。多見於4-5歲以上的兒童。
攻擊行為 是指因為慾望得不到滿足,採取有害他人、毀壞物品的行為。兒童攻擊行為常表現為打人、罵人、推人、踢人、搶別人的東西(或玩具)等。兒童的攻擊行為一般在3-6歲出現第一個高峰,10-11歲出現第二個高峰。總體來說,攻擊方式可分暴力攻擊和語言攻擊兩大類,男孩以暴力攻擊居多,女孩以語言攻擊居多。
退縮行為 是指膽小、害羞、孤獨、不敢到陌生環境中去,不願意與小朋友們玩的不良行為。這種兒童對新事物不感興趣,缺乏好奇心。
依賴行為 是指兒童對父母過分依賴,並與年齡不相符的一種不良行為。這種兒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發生焦慮或抑鬱。
分離性焦慮 是指6歲以下的兒童,在與家人,尤其是母親分離時,出現的極度焦慮反應。男女兒童均可得病,與患兒的個性弱點和對母親的過分依戀有關。
神經性尿頻 指每天的排尿次數明顯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規正常的一種心理疾病。排尿次數可以從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時十多次,每次排尿很少,有時僅幾滴。以4-5歲的兒童為多見。
神經性嘔吐 指一種反覆的餐後嘔吐,但不影響食慾、體重的心理疾病。常常具有癔症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強,往往在明顯的心理因素作用下發病,以女孩為多見。
性識別障礙 是指兒童對自身性別的認識與自己真實的解剖性別相反,如男性行為特徵像女性,或持續否認自己具有男性特徵。多見於3歲以上的兒童。
孤獨症 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反應為特徵的疾病。多見於男孩,男女比例為4-5:1。總而言之,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是發現孩子出現行為異常、學習困難、睡眠障礙、性格缺陷、情感障礙、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情況,都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兒童心理門診,請兒童心理醫生和你一起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1、逆反心理:有些人總愛與別人抬槓,以說明自己標新立異,對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說好,我就認為壞;你說對,我就說它錯,使別人對自己產生反感。
2、作戲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當作逢場作戲,朝秦暮楚,見異思遷,處處應付,愛吹牛,愛說漂亮話,與某人見過一面,就會說與某人交往有多深。這種人與人交往只是做 ...
第一、 首先我們要知道,酒精對人體的神經中樞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平時喝酒喝得少,就只會是輕度的抑制,也就只會出現睏乏、嗜睡等症狀。
第二、 如果喝酒過多,就會導致中樞重度抑制,也就是出現酒精中毒現象,那麼人就會表現出狂躁、心情煩亂和一些異常行為,這些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發酒瘋。
第三、 因此喝酒喝 ...
核心提示:不要以為只有女人是戀物分子,比如像《慾望都市》裡的Carrie凱瑞那樣,寧願省下坐計程車的費用徒步走上十條大街回家,也要為一雙新鞋如痴如醉。比起女人,男人戀物程度也有過之無不及。只不過,男人戀物的心理根源和女人有所不同。除了佔有,更附帶著身份、性或者名利的渴望等。
戀物一:汽車
男 ...
情緒關乎著每個人的生活。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裡與裡分享幾點。
一、分享快樂和憂傷。
把高興的事和別人講,讓朋友也為自己高興,把傷心的事同別人講,讓朋友為自己分擔。有什麼不快的,都把它說出來。
二、學會哭。
哭本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哭可以宣洩心中的不快,讓情緒得到很好地平復。
三、學會 ...
“審美疲勞”,用心理學的原理來解釋,是說當刺激反覆以同樣的方式、強度和頻率呈現的時候,反應就開始變弱。通俗點說,就是對於一種事物的反覆欣賞所產生的一種厭倦心理。
作為一個人來說,心理上的好奇感是心理認知和感知的原動力,如果一件事務或者行為長期的體現在眼前,那麼就可以說這個事務或者行為已經在心理上失去了 ...
1、驕傲自大、爭強好勝 ;
2、情緒波動,思想不集中;
3、技術不熟練,遇險驚慌 ;
4、盲目自信,思想麻痺;
5、盲目從眾,逆反心理 ;
6、僥倖心理 ;
7、惰性心理 ;
8、無所謂心理 ;
9、好奇心理 ;
10、工作枯燥,厭倦心理 ;
11、錯覺,下意識心理 ...
實質性問題是:內心最好一面的標準與其他人心中最好一面的標準不一樣,即內心的道德訴求和處世要求與其他人的內心道德訴求和處世要求不一致;怕他人失望的根本原因是怕他人誤解被拒絕的原因,讓被拒絕者難看。努力把認為應該是最好的一面呈現給他人,希望給他人應有的尊重;讓他人希望看到的最好的一面,但是實際表現的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