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名牌大學:南京大學畢業的名人大集合

名牌大學:南京大學畢業的名人大集合

  南京大學至一九零二年創辦開學至今已有半年的歷史,南京大學有著優良傳統的教學特色,是學者們理想求學途徑,那麼有同學們知道南京大學畢業後都有哪些名人麼?小編這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希望大家喜歡。

  “誠樸雄偉,勵學敦行”八字校訓,不僅言簡意賅,琅琅上口,易於傳記,而且端莊大氣,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誠樸雄偉”原是中央大學時期的校訓,“勵學敦行”是從中國古代前賢名句中選取而來。“勵學”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現,宋真宗寫過一首名為《勵學篇》的詩,勸勉人勤奮學習。

  “敦行”見於《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將“誠樸雄偉”與“勵學敦行”兩句合為一起,既反映了南京大學的優良傳統與特色,又能體現學校辦學的理想追求和實現途徑。八字校訓既各自獨立成意,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絡,渾然一體,涵蓋了教育思想、科學精神、品格修養等各個方面。

  中國政府在《新中國科技發展大事紀要》中遴選出解放後23項最重大的科技成果,其中有十項主要由南大校友完成。1955年至2014年中科院共評選出1255名院士,其中南京大學校友有226人(此處不包含5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解放後就讀於南大的校友中已有近百人當選為兩院院士,其中13人是恢復高考後的本科畢業生,為恢復高考以來全國高校之首。

  中央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勳中的任新民、黃緯祿、錢驥、朱光亞、程開甲、趙九章是南大校友。截至2014年24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中閔恩澤、吳良鏞、劉東生、張存浩、程開甲是南大校友。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閔乃本、王德寶、秦仁昌、馮康、侯先光等是南大畢業生,截至2012年2月,南大是唯一獲得該獎的內地高校。歷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數居全國第3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1994年設立至2014年,南大有137位本科畢業生、113位碩博畢業生獲得該基金,為全國高校之首。

  下面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畢業的名人吧。

  政界

  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謝啟美、畢季龍。

  全國人大會副代表:蔣樹聲、彭佩雲、嚴濟慈、彭衝。

  最高法院的院長:鄭天翔。

  國務的委員,外交的部長:楊潔篪。

  中央委員:郭金龍、彭衝。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

  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毛如柏。

  基金代表:張存浩。

  基金委副主任:劉叢強、孫樞、馬福臣。

  前中央總書記:張聞天。

  中國兩彈之父:朱光亞。

  全國副代表:丁光訓、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

  江蘇省代表:楊衛澤、黃莉新、徐鳴、徐鳴、胡福明。

  江蘇省人大副主任:李全林、柏蘇寧、公丕祥。

  江蘇省副代表:朱曉進、閔乃本、羅一民、周健民、程崇慶。

  江蘇省副代表:李雲峰、徐鳴、黃莉新、史和平。

  工商財經

  富豪榜:楊休、薛光林、杜廈、潘琦、楊宗義、張雨柏、陳游標、高振東、高紀凡、趙令歡、唐越、李文正、羅釗明、蔣加平、徐連寬、劉正雲。

  世界500強,企業或旗下重要合資企業高管:馬勒斯·弗林特、易會滿、朱寒松、袁兵、竺稼、徐柏園、陳慶瑜、陳菊明、趙令歡、王國良、張涵光、吳鵬、姜雲生、賈承造、朱洪波、王希全、蔣志根、欒江紅、李世鶴、沈宗瀛。

  【結束語】當然還有許多如中國第一架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設計師陸孝彭。研製中國第一臺超音速擴散氟化氫鐳射器的張存浩。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總設計師錢驥。復旦經濟學院首任院長陳觀烈等等。

中國最溫和的大學:南京大學的歷史

  南京大學是我國為致力解決國計民生為調整科研佈局大力推進科研工作成立的科學研究中心他以“加強應用、注重基礎、發展邊緣、促進聯合”為方針,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南京大學的歷史吧。

  南京大學以三江師範學堂籌建的1902年作為學校建校時間。南京大學主源為中央大學,次源為1952年主體併入的金陵大學。金陵大學從1888年匯文書院成立,至1952年撤銷建制主體與南京大學合併,歷經64載春秋。

  三江師範學堂

  1902年5月,張之洞與其好友、時任兩江總督的劉坤一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請在兩江總督署江寧(即南京)辦一所師範學堂,同年開始籌建三江師範學堂。教員一部分聘請中國學者,另一部分則從日本聘來,開了南京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之先河。

  兩江師範學堂

  1905年,三江師範學堂易名兩江優級師範學堂。李瑞清出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為校訓,大力提倡科學、國學和藝術教育,在高校首創藝術系科,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辛亥革命前後,政局動盪,學堂曾一度停辦,1914年8月續辦。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14年8月30日,江蘇巡按使韓國鈞委任江謙校長籌辦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蘇省原有兩江師範學校,前因軍興中輟,現在大局已定,亟應由省續行開辦,以儲師資”,兩江師範學堂乃得以改設,成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15年設立中國第一個體育科,為中國高等體育教育的開端。1917年設立商科,1918年10月,中國科學社設在南高師,主要成員多在南高、東大任教,他們多是將各自領域西方現代科學系統引入中國的先驅,因而南京高師被稱為“中國現代科學大本營”、“中國自然科學的發祥地”。1921年遷至上海擴充為商科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商學院。在中國現代科學的早期,半數以上的在國際頂尖科學雜誌發表研究成果的中國科學家是南京大學的教職或畢業生。

  國立東南大學

  1920年,在南京高等師範的基礎上又組建了國立東南大學。“南高師”與“東大”共處同一校園,資源共享。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牌撤去,南高正式併入東大,遂稱之為國立東南大學。

  1920年4月,郭秉文在校務會議上提出“建立南京大學”的建議,聯名致書相關部門,“擬就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址及南洋勸業會舊址,建設南京大學,以宏造就”,但由於各種原因,這一提議並沒有獲得批准。12月7日國務會議全體透過,同意以南高師各專修科為基礎籌辦大學,定名為國立東南大學。1921年國立東南大學正式招生開辦,郭秉文、蔣維喬等先後執掌校政。

  1920年,正式招收8名女學生入學,在中國國立高等學府中首開“女禁”,引領男女同校之風。竺可楨為南京大學60週年校慶題詞:“東南學府,為國之光。男女同校,惟此首創。外御強敵,內抑豺狼。天下有道,黌舍乃昌。”

  1920年9月實行選科制與學分制,開設必修及選修課,修畢一定學分方可畢業。這些改革逐步為全國教育界所採用。最早在中國開展現代學術研究,建立了全國最早期的現代科學研究實驗室,成為中國最早的以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文理為基本兼有農工商等專門應用科、集教學和研究於一體為特徵的現代大學,被稱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當時在國際上被認為是中國最優秀的大學。國際教育會東方部主任孟祿評價其為“中國政府設立的第一所有希望的現代高等學府”、“中國最有發展前途的大學”,將來之發達可頡頏世界最佳大學。

  1921年10月,柳詒徵、劉伯明、梅光迪等人成立學衡社,1922年1月創辦《學衡》月刊,展開現代中國文化復興運動,其間成為中西學術文化交流的中心,國內外著名學者多來校講學,譽為“東方教育的中心”。

  1923年8月,因經費緊張,東大停辦工科,工科與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合組為河海工科大學。

  國立第四中山大學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教育行政委員會經過通盤考慮,實行大學區制,國立東南大學、河海工科大學、上海商科大學、江蘇法政大學、江蘇醫科大學以及江蘇境內四所公立專門學校的9所公學合併,在首都南京改組易名“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以紀念孫中山先生及北伐軍攻克的第四座歷史文化名城。

  國立江蘇大學

  學校更名第四中山大學後,教育界人士普遍認為中山大學不止一處,不易辨認。1928年國民政府頒行《大學區條例》,要求“各省大學依據各地名名之”,規定改第四中山大學為江蘇大學。於是,1928年2月改名為“江蘇大學”。此令一出,即刻招到廣大師生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樣的更名“既不足以冠全國中心之學府,又不足以樹首都聲教之規模”。全校師生群情激憤,組成“改定校名請願團”,要求政府依照英國倫敦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等的做法,將校名改為“國立南京大學”。但國民政府執意要改江蘇大學,最後還是定名為江蘇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

  1928年5月16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作出決議,“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張乃燕仍為校長。

  1927年9月,中華自然科學社在校始創。1939年,潘菽、梁希、金善寶等知名教授在該校發起創立“自然科學座談會”,1944年改建為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1945年,為紀念抗戰勝利,“自然科學座談會”改名為“九三座談會”,隨後更名為九三學社。1958年,以源於該校的中國主要科學團體為基礎在北京組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1932年,柳翼謀、繆鳳林、張其昀等人,傳承、發揚中國學統,以弘揚中華文化和昌明世界最新學術為任,結為國風社,開辦《國風》學刊。9月,設於上海的商學院、醫學院獨立,1935年在南京重建醫學院。

  1937年7月抗戰爆發,學校順利西遷入川,校址設在重慶沙磁區沙坪壩松林坡,史稱“重慶中央大學”。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吳有訓出任校長。1946年11月1日在京(當時南京的簡稱)開學。全校設文、法、理、農、工、醫、師範七個學院,為全國院系最全、規模最大的大學。根據1947年的統計,全校教職員1266人,學生4066人。其規模之宏大,學科之齊全,師資力量之雄厚,均居全國各大學之首,因而有“民國最高學府”之稱。

  1940年前後,該校學生先後創刊《太公報》和《大學新聞》。

  國立南京大學

  1949年5月7日,南京市軍管會主任劉伯承、副主任宋任窮派員接管國立中央大學。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12日成立國立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

  南京大學

  1950年10月10日,接華東軍政委員會通知,校名去“國立”兩字而徑稱“南京大學”。校長周鴻經去職。

  1951年7月,南京大學改校務委員會製為校長制,潘菽任校長。這一階段,學校根據“維持原有學校,逐步進行改善”的工作方針,透過一系列積極穩妥的改革,確立了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明確了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方針和民主集中制的領導體制,為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52年7月進行院系調整,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範等院系成立南京工學院、南京農學院、南京師範學院等院校以及組建有關院校相關係科。保留文、理學院,主要併入金陵大學文、理學院,校址從四牌樓2號遷至鼓樓原金陵大學校址,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

  1956年12月,潘菽率心理系師生遷到北京組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次年郭影秋接任校長,1963年匡亞明任校長。1966年文革爆發,教學工作受到破壞,本科生停止招生6年,研究生停止招生12年。當時南京大學以被稱為曾是“國民黨反動派的高等學府”、“國民黨的文化中心”等理由而受到特別的衝擊。

  1976年,南大在校師生率先發起旨在反對和結束文革的南京三·二九事件”,為四五運動的先聲,南京反文革勢力運動,影響全國。

  1978年5月,哲學系青年教師胡福明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發全國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拉開了當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序幕,推動了鄧**領導開創的中國改革開放時代的到來。

  1978年5月,匡亞明覆任校長,1984年8月,曲欽嶽任校長。

  1993年,南京大學浦口校區投入使用(2009年成為金陵學院校園)。

  1994年,南京大學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援的大學。

  1999年,南京大學進入國家“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行列。

  2006年,再次簽訂重點共建南京大學的協議。

  2009年10月,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啟用。仙林校區按規劃和鼓樓校區協作分工,成為南京大學主校區。

  2011年,江蘇省簽署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南京大學。

  【結束語】南京大學(英文:Nanjing University),創辦於1902年,是一所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前身是三江師範學堂,歷經多次變遷,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稱“南京大學”。

中國名牌大學:浙江大學的歷史簡介

  浙江大學一直都是我國的名牌大學,簡稱為“浙大”,浙大位於中國的“人間天堂”杭州。是我們中國人最早創辦的高等學府之一。我們都看得到現在浙大的輝煌,但卻不瞭解它之前的歷史,本期浙江大學,就一起來了解浙江大學的歷史。

  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在浙江杭州建立,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

  1901年,清朝統治集團迫於外界形勢,不得不擬議實施“新政”,同年11月,浙江巡撫廖壽豐奏改求是書院為求是大學堂。

  1902年,求是大學堂改稱為浙江大學堂。

  1903年12月,浙江大學堂遵《奏定學堂章程》改為浙江高等學堂。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北洋政府將浙江高等學堂更名為浙江高等學校。1914-1927年期間暫停辦學。

  1927年,國民政府透過北伐攻克了杭州,在原校址成立國立第三中山大學,校名系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定。學校下設文理、工、勞農三個學院,其中工學院由浙江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改組而成、勞農學院由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改組而成。

  國立浙江大學時期

  1928年4月1日定名為浙江大學,1928年7月1日起,校名前被國民政府冠以“國立”二字,稱國立浙江大學,下設文理、工、農三個學院。1936年4月,蔣介石任命竺可楨為浙江大學校長。

  1937年7月7日,抗戰全面爆發。1937年8月13日,中日淞滬會戰打響,戰火很快波及浙江。浙江大學在國民政府的指示下,從1937年11月開始從杭州往內地西遷,先後經浙、贛、湘、粵、桂、黔等六省,行程近2600多公里,於1940年初,到達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並在那裡堅持辦學長達七年之久,史稱“浙大西遷”。遵義湄潭也因此成為了浙大人心目中永恆的聖地和浙江大學的第二故鄉。

  西遷辦學時期,浙江大學曾集聚了竺可楨、蘇步青、陳建功、王淦昌、盧鶴紱、束星北、談家楨、貝時璋等一批在國內外頗具盛名的科學巨人;同一時期,浙江大學還培養出後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葉篤正、谷超豪和程開甲。這些都是浙江大學西遷辦學時期的代表性人物。

  在中國著名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老校長的領導下,浙江大學歷經艱辛,篳路藍縷,在西遷辦學期間崛起為中華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是我國科學教育史上的一次壯舉和一個奇蹟,史稱“文軍長征”。竺可楨老校長也因此成為了浙大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由此,浙江大學迎來了浙大百年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也是最輝煌的時期。

  1945年9月3日,抗戰勝利。1946年秋,浙江大學遷返杭州。

  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學發展為擁有理、工、農、醫、文、法、師範7個學院、25個系、9個研究所、1個研究室的綜合性大學。

  1949年5月3日,杭州宣佈解放,國民政府在杭州的統治宣告結束。

  1949年6月6日,杭州市軍管會決定對浙江大學實行軍事接管,並派出軍代表林乎加、副軍代表劉亦夫到校進行接管。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10月,校名前所冠的“國立”二字被新中國去掉。

  四校分治時期

  1952年,正值中蘇關係蜜月期,新中國仿照蘇聯的高等教育模式,對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綜合性的浙江大學按照蘇聯模式被拆分成了多所單科性大學,部分系科併入省外兄弟院校,其中留在杭州的院系拆分成了四所大學——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四校於1998年再次融為一體)。

  浙江大學的師範學院的全部和文學院、理學院留在杭州的部分等成立浙江師範學院,1958年更名為杭州大學。

  浙江大學的農學院單獨分出成立浙江農學院,1960年更名為浙江農業大學。

  浙江大學的醫學院等成立浙江醫學院,1960年更名為浙江醫科大學。

  浙江大學的工學院則繼續留守本校,浙大暫時從綜合性大學變成了多科性的工科大學。

  1957年,經批覆,浙江大學開始恢復理科專業,同年重建了數學系、物理系。1958年,浙江大學重建了化學系。1960年,浙江大學重建了地質系。浙江大學由此成為了全國工科大學中第一個重建理科的大學,重新走上了理工結合的辦學道路,由工科大學逐漸發展為以工為主的理工科大學。

  1963年9月12日,浙江大學成為了全國重點高校。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為浙江大學的復興,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歷史機遇。從此,浙江大學獲得了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進入了復興的歷史新時期。

  1978年3月25日,中國科學院和浙江省革委會,決定同意將浙江大學歸屬中國科學院和浙江省委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1979年2月8日,中國科學院黨組任命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錢三強兼任浙江大學校長。

  1988年2月,浙江大學在路甬祥老校長的領導下,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路甬祥老校長也因此成為了浙大歷史上第二偉大的校長。1989年1月28日,經國家教委批覆,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成為了兩所綜合改革試點院校。

  綜合改革的總體目標:爭取到2000年之前,把浙江大學建設成為以工為主、理工結合、設有文管、教育質量和教學研究水平穩定地全面地居於全國大學前列,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的綜合性理工科大學。由此,浙江大學迎來了浙大百年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時期,邁出了復興的第一步。

  1995年,浙江大學成為首批7所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計劃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也分別成為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居於全國同類大學前列,在海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全國重點大學,並分別通過了“211工程”部門預審和重點建設專案立項論證。四所學校對浙江省乃至全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浙江大學時期

  1998年9月15日,鑑於蘇聯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以及國家對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需要,經批覆,曾經從浙江大學分離出去的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回歸浙大母體,共同組建了新的浙江大學。

  至此,自1952年院系調整以來所形成的四校分治的局面結束了。浙江大學由此停止了對蘇聯模式的使用,恢復了1952年之前的學科設定,重新成為了綜合性大學,再次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並邁上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由此,浙江大學迎來了浙大百年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黃金時期,邁出了復興的第二步。

  1999年,浙江大學成為首批9所列入國家“985工程”建設計劃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2007年1月21日,浙江大學恢復了1952年院系調整時停辦的航空航天系,該系隸屬於新成立的航空航天學院。

  2009年上半年,浙江大學實行了學部制,全校調整為七大學部——人文學部、社會科學學部、理學部、工學部、資訊學部、農業生命環境學部、醫藥學部。

  2009年10月9日,中國的九校聯盟(C9)啟動,浙江大學成為聯盟成員之一。

  2012年6月10日,浙江大學成立了海洋學院,學院由海洋科學系和海洋工程學系組成,隸屬於工學部,位於浙大新成立的舟山校區。

  2013年5月15日,浙江大學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就建立聯合學院事宜簽署了“浙江大學——帝國理工聯合學院合作諒解備忘錄”,浙江大學成為中國首個在世界名校建立海外校區的高校。

  2014年5月4日,領導人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到:“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由此,浙江大學立志紮根中國大地,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


高校文化介紹南京大學有哪些專業

  南京大學作為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大學,他的歷史有著濃烈的色彩,有多次變遷的南京大學那麼他的王牌專業是什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南京大學他都有哪些專業,希望大家喜歡。   南京大學(英文:NanjingUniversity),創辦於1902年,是一所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前身是三江師範學堂,歷經多次 ...

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哪個好

  各有所長,專業側重不一樣。   南京大學側重文理等基礎學科:   1、南大是一所學術氛圍非常濃厚的大學,是真正做研究的地方;   2、南大的歷史比較悠久,人文底蘊很高;   3、南大學科門類更齊全,擅長基礎學科,如理論物理,天文學,考古歷史等。   中國人民大學側重人文社會科學:   1、 人大的社會科學 ...

有哪幾所大學南京大學拆分的

  以下幾所大學是南京大學拆分出的:   1、1952年南京大學農學院林學系獨立,組建南京林業大學;   2、1956年南京大學工學院航空系獨立,組建華東航空學院,後遷至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學院,1957年併入西北工業大學;   3、1952年南京大學邊疆政治系獨立,組建南京師範學院,1984年改名為南京師範大學 ...

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對比

  關於南開大學和南京大學對比如下:   1、地理位置不同:南開大學坐落於渤海之濱的天津市,南京大學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   2、校訓不同:南開大學校訓為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南京大學校訓為誠樸雄偉,勵學敦行。   3、肇始時間不同:南開大學肇始於1904年,南京大學肇始於1902年。   4、 ...

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哪個好

  1、同濟大學,簡稱“同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國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是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收生標準最嚴格的中國大學之一,學校佔地面積約3850畝,紙本圖書400餘萬冊,設有38個學院和二 ...

南京大學有哪些名人

  1、沙祖康,他是中國江蘇宜興市徐舍鎮獎坫村人,他在南京大學畢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官,其妻子劉謹鳳是他在南大外語系時的同學,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韓國釜山總領事等職。   2、謝啟美,性別男,他是江蘇常州人,1947年畢業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後曾任教於中央大學、清華大學。後轉入外交界。   3、蔣樹聲,性 ...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目前擁有鼓樓、浦口、仙林三個校區,還在建設中的仙林校區目前是將近5000畝,浦口校區佔地將近3000畝,鼓樓校區佔地將近800畝。   南京大學是中國第一所集教學和研究於一體的現代大學,其學脈可追溯自孫吳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範學堂,此後歷經多次變遷。1920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