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腔北調,原指戲曲的南北腔調。現形容說話口音不純,攙雜著方言;
2、東張西望,形容這裡那裡地到處看;
3、日薄西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4、上聞下達,使上級知道,使下邊的人明白;
5、前呼後擁,前面有人吆喝開路,後面有人圍著保護。舊時形容官員出行,隨從的人很多。
還有雙管齊下、不相上下、天南地北、裹足不前等。
1、南腔北調,原指戲曲的南北腔調。現形容說話口音不純,攙雜著方言;
2、東張西望,形容這裡那裡地到處看;
3、日薄西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4、上聞下達,使上級知道,使下邊的人明白;
5、前呼後擁,前面有人吆喝開路,後面有人圍著保護。舊時形容官員出行,隨從的人很多。
還有雙管齊下、不相上下、天南地北、裹足不前等。
落地生根、落花流水、錯落有致、七零八落、不落窠臼、落荒而逃、不甘落後、水落石出、落落大方、落英繽紛等
1、馬不停蹄,釋義:比喻不停頓地向前走。出處:元·王實甫《麗春堂·二》:“贏的他急難措手;打的他馬不停蹄。”;
2、得兔忘蹄,釋義:猶言得魚忘荃。蹄,兔罝。出處:語出《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3、雨鬣霜蹄,釋義:形容駿馬賓士時馬鬃聳起,狀如飄雨,四蹄飛翻,色白如霜。出處:元·吳澄《八駿圖》詩:“陰山鐵騎千千匹,雨鬣霜蹄神鬼出。”;
4、寸蹄尺縑,釋義:比喻收受小賄。蹄,獸蹄;縑,黃色的細絹。出處:清·吳偉業《梅村詩話》:“貪吏放手無罰,而寸蹄尺縑,輒加逮治。”;
5、四馬攢蹄,釋義: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五回:“叫:‘小的們,拿繩來!’眾頭目即取繩索。三怪把行者扳翻倒,四馬攢蹄捆住,揭起衣裳看時,足足是個弼馬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