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提起腳後跟。吾嘗跂而望矣,意思是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望。這句話出自《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勸學節選
原文: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翻譯:我曾經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卻)比不上片刻學到的知識(收穫大);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望,(卻)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遠處的人卻能看見;順著風喊,聲音並沒有加大,可是聽的人卻能聽得很清楚。
跂的基本字義
1、多生的腳趾:“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
2、爬動:“跂行喙息蠕動之類,莫不就安利而闢危殆。”
3、慢走。
吾嘗跂而望矣中的“而”意思是:連詞,虛詞,沒有特定含義,表順承。出處:《勸學》。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解釋: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望,(卻)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
而的字義1、連線動詞、形容詞或片語、分句等。a)連線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艱鉅的任務。戰~勝之。取~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援。b)連線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不烈,清~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線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線事理上前後相因的成分:因困難~畏懼~退卻~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
2、有“到”的意思:一~再,再~三。由秋~冬。由南~北。
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線到動詞上面:匆匆~來。挺身~出。為正義~戰。因公~死。視情況~定。
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
5、姓。
原文: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出自荀子《勸學》。
譯文:自己曾經整天的思索,卻不如片刻專業學習的收穫大。
嘗:曾經。
須臾:片刻。
所學:所字結構,指學習的收穫。
而: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
吾嘗終日而思矣中的“而”,連詞,用在狀語“終日”與謂語“思”之間,表示“而”前面的部分與後面的部分是修飾與被修飾的關係,可以翻譯成助詞“地”。語出《荀子勸學》,整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是:我曾經整天地思索。 ...
1、狂妄又不爽直,幼稚又不謹慎,無能又不誠實,我不瞭解這些人。這是孔子對錶裡不一之人的描述,出自《論語雍也》。
2、註釋:狂,狂妄。直,爽直;此處不宜釋作正直。侗,音同,幼稚無知。願,謹慎老實。悾,音空,悾悾為無能義;《古漢語大詞典》等現代辭書均釋悾悾為誠懇貌,似不妥,文中三句開頭狂、侗、悾悾都應是負 ...
1、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是指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過錯,意指勸導人改過。
2、出自《論權語·衛靈公》:“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反義詞有知錯就改,善莫大焉等。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可作謂語、狀語,如: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人類若能改正貪得無厭的錯誤,就會獲得真正的自由。 ...
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翻譯:道路又窄又長無邊無際,我要努力尋找心中的太陽。
2、表達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積極求進心態。現在一般引申為:不失時機地去尋求正確方法以解決面臨的問題。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離騷》第97句。 ...
1、潭西南而望的而釋義:表承接,來。出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2、原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解釋:於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來遊玩,抬頭可以觀賞山上的美景,低頭可以聆聽泉水的聲音。
出處:宋代歐陽修所著的《豐樂亭記》: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 ...
連詞,表示承接。這句話出自柳宗元寫的《捕蛇者說》中的“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翻譯如下:我小心翼翼地起來,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還在,就放心地躺下了。
“而”的含義有:
一、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
二、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如“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