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呼倫貝爾盟漢族民間藝術

呼倫貝爾盟漢族民間藝術

  在呼倫貝爾盟的城鎮、農區、林區漢族較為集中的地區,一般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和農村的閒暇季節,群眾文娛活動較活躍。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轉、單出頭表演和冰雕、冰燈、彩燈展覽等,近年城市還興起了焰火晚會。

  秧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龍燈、腰鼓、踩高蹺、跑驢、劃旱船、擔花籃、大頭娃、耍獅子、戲曲人物的扮相造型等。有些秧歌中穿插活報劇表演。表演者濃妝豔抹,形象誇張,服裝五光十色,鮮豔奪目。男女均穿綢緞衣褲,腰繫綵綢。鑼鼓隊多為男子,身著彩色綢服,頭扎白羊肚手巾。有些秧歌的內容增加了武術、服飾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秧歌成為城鎮、農村和林區群眾春節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

  冰雕、彩燈

  從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呼倫貝爾盟內的城鎮、林區開始出現了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塊進行雕刻造型的藝術展覽。每到冬季,各種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繼問世,有人物、動物、建築物、風景等千姿百態的作品栩栩如生。在呼倫貝爾盟的幾個城市,每年冬季都要舉行規模大小不一的冰雕作品比賽。

  民間劇種“二人轉”

  “二人轉”也叫“蹦蹦戲”,由一男一女二人邊唱邊舞,後來發展出“單出頭”,即一人單獨表演,是漢族群眾傳統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1924、1925年“二人轉”流入扎蘭屯、阿榮旗地區。演出的形式主要有“單出頭”、“拉場戲”、“二人轉”。主要劇目有“二人轉”《西廂》、《回杯記》、《豬八戒拱地》,“單出頭”《王二姐思夫》、《紅月娥作夢》等。此種演出形式人員少,道具簡單,行走方便,唱詞通俗簡單易懂,民間口語多,唱腔高亢、嘹亮、形式活潑,深受廣大農民群眾喜愛。

  華俄後裔民間舞蹈

  在呼倫貝爾盟額爾古納市、根河市及海拉爾的華俄後裔中,保持著傳統的俄羅斯族民間舞蹈。有單人、雙人和集體表演的“希卜裡哈”、“巴達罕拉娜”、“嘎巴喬克”、“滅斜斯”、“奧吉諾其卡”、“茨岡內卡”(譯音)等。舞曲有“希卜裡哈”、“那林琴卡”、“累塞”、“嘎巴喬克”、“滅斜斯”等,舞步多變,跺腳較多,單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每個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一般只用手風琴伴奏,有些集體舞還加伴唱。

  每逢節假日或閒暇時,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歡歌狂舞,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曲種:五音大鼓的由來

  說起中國的曲藝文化啊那可是說與說不完,先不說中國我的戲劇裡的核心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為什麼呢?既然是中國的五大戲劇那肯定是被大家所瞭解了,今天小編要說點不一樣的,什麼呢,就是是大鼓書文化裡的五音大鼓,希望大家喜歡。

  五音大鼓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曲種。主要流傳於北京密雲縣。清朝就有詩云:“五音齊奏帶箋簧,大鼓說書最擅場,野調無腔偏入妙,皆因子弟異尋常。”密雲蔡家窪的五音大鼓是現存演唱組合完整、伴奏樂器齊全的五音大鼓,是原汁原味的民間文化形態。

  據專家考證,五音大鼓產生於清道光年間的河北省安次縣(今河北省廊坊市),後在京津地區流傳。隨著歲月流轉,這種鼓曲於清末產生兩個分支:一支走進北京成為供市民欣賞的舞臺藝術,這就是20世紀30年代中期發展成的“單琴大鼓”,到解放初期定名為“北京琴書”。另一支則繼續在京、津、河北農村廣為流傳,這就是後來仍存在於北京密雲的五音大鼓。

  據有關資料記載,五音大鼓吸納了奉調、樂亭調、梅花調、悲調等其它鼓曲的腔調,從而有了原生態的鼓曲基因。之所以叫五音大鼓,是因為它演奏時包括五種樂器:三絃、四胡、打琴、瓦琴和鼓板。五音大鼓融合了河北“落腔調”與河北民歌“妓女告狀”的旋律,因其曲調獨特、演唱悅耳、內容豐富而深受農村百姓的歡迎。

  五音大鼓的“五音”較為可靠的說法是:在“奉調”、“四平調”、“柳子板”、“慢口梅花]”、“二性板”五個曲種中各取其中的一個曲調,融匯形成的一個獨立的曲藝品種。幾種曲調來回變換,音韻悅耳動聽。五音大鼓的唱詞和書目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蘊。詞曲用字用韻工整、合轍押韻琅琅上口,文學性很濃。書目內容豐富,有較強的教化作用和娛樂功能。五音大鼓使用的樂器歷史悠久,其中瓦琴、打琴更為珍貴

  五音大鼓是一人使用鼓板擊節說唱,另有四人分操三絃、四胡、打琴(揚琴)和瓦琴專司伴奏的曲藝表演形式,也是現存鼓書和鼓曲類曲藝形式中比較神秘、獨特而又珍貴的一種。說它神秘,是由於這種形式在過去的曲藝史料和相關傳說中僅知名目,但缺乏具體的文獻資料和遺存證明。

中華民族: - 漢族

  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

  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食俗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主食 米食和麵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型別,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穀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製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麵製品,各不少於數百種。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制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團、米麵、餈飯、湯圓、粽子等;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麵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陝西鍋盔、山西刀削麵、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麵、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餚 漢族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餚的眾多不同型別,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然過於籠統,並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製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餚型別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餚型別,最後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飲料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除酒和茶兩種主要飲料,某些水果等製品也成為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人們的飲料。

  節日食品節日食品是豐富多采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捲,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曆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曆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曆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準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漢族婚姻有什麼風俗?

  你瞭解漢族婚姻風俗嗎?漢族婚姻風俗應該是每個中國人都要了解的,那麼漢族婚姻有什麼風俗呢?下面為大家介紹漢族婚姻風俗。   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孃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 ...

漢族婚俗

  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孃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 ...

漢族結婚風俗

  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孃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 ...

洛陽漢族婚嫁習俗

     洛陽婚嫁習俗沿襲《禮記》所定的 六禮 (問名、納彩、納吉、納徵、請期、迎親)程式。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進步和文明的發展,一些洛陽婚嫁習俗逐漸廢棄,但洛陽婚嫁習俗的基本程式一直沿襲至今。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建都史達千年之久,是數千年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所以以洛陽為中心的婚嫁習俗隨社會的發展傳到全國各 ...

漢族的喪葬習俗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   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殮前要給死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小殮是給屍體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絲綢,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稱 壽材 ,男棺刻 ...

龍鳳呈祥 漢族的婚姻習俗

  漢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民族色彩濃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禮儀,即 納彩 、 問名 、 納吉 、 納徵 、 請期 、 親迎 等,稱之為 六禮 。   納彩 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 說媒 ; 問名 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為 換龍鳳帖 ,然後卜卦 合婚 ; 納吉 即為 訂婚 ; 納徵 為 ...

漢族的待客習俗

  漢族俗好客,特別是遠客。孔子說: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悅)乎? 表達了這種好客的心理。漢族喜歡交往, 禮尚往來 。   漢族古俗,注意抑送揖讓之禮。凡迎賓,對與主人身份平等的賓客,主人要迎於大門之外,見面拱手相禮,稱為 揖 。凡入門,主客之間必三揖而後入。主人先入。入門之後,上臺階進堂屋。漢族堂屋多坐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