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露聲色,色:臉上的表情。心裡的打算不在說話和臉色上顯露出來;
2、面不改色,意為臉上神色不變。藉以形容遇到突發事件時神態自若,從容鎮靜;
3、泰然自若:不以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緊急情況下沉著鎮定,不慌不亂;
4、若無其事:像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5、無動於衷,衷:內心。絲毫沒有觸動內心。形容對應該動心的事情毫無感觸。
1、不露聲色,色:臉上的表情。心裡的打算不在說話和臉色上顯露出來;
2、面不改色,意為臉上神色不變。藉以形容遇到突發事件時神態自若,從容鎮靜;
3、泰然自若:不以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緊急情況下沉著鎮定,不慌不亂;
4、若無其事:像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5、無動於衷,衷:內心。絲毫沒有觸動內心。形容對應該動心的事情毫無感觸。
1、不負眾望,漢語詞語,讀音為bù fù zhòng wàng,意思是指為人所信服,很爭氣,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出自《詩經·大雅·下武》。
2、不孚眾望,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fú zhòng wàng。孚:信服。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出自於《詩經·大雅·下武》。
3、“不負眾望”與“不孚眾望”只有一字之差,且“負”與“孚”讀音還相近,所以,有人在使用時,往往會將二者混為一談。“負”是個會意字,篆書的“負”字,為上面一個人字,下面一個貝字,許慎《說文》的解釋是:“負,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
4、“負”的正體字為負,其上為一個刀字,意為持刀搶劫;其下為一個貝字,貝就是古代的錢,在此代表東西。所以,負,就是把別人的東西搶來歸已所有。其後,負又引申為“辜負”、“對不起他人”,如《增廣賢文》中的“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之負,即是。“不負眾望”之“負”亦然。
5、而“孚”字則義指“信用”、“使人信服”。“孚,一曰信也(《說文》)。”比如《左傳·莊公十年》節選之《曹劌論戰》中的“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就是說“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孚”字因為“信用”之義,所以,常常被用作名字。“不孚”的意思,就是不能使人信服。
1、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於寸陰;
2、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5、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6、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7、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8、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9、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10、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