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的一個季節 ,因為立秋的到來就意味著著秋天的到來,可以擺脫夏天的烈日炎炎,還有大量的水果收穫可以食用,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在立秋這天,華夏民族的先輩們流傳下了許多相關的習俗,十分的有紀念意義。
立秋戴楸葉保平安
在民間人們習慣在立秋的時候帶上楸葉,這一習俗由來已久,楸葉就是楸樹的葉子,楸樹最可以長到3丈,楸葉嫩時時紅色,老後只有葉柄是紅的,在古時人們認為立秋戴楸葉可保一方平安,《臨安歲時記》中就有記載:“立秋之日,男女鹹戴楸葉,以應時序。”戴楸葉的習俗現在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都還有傳承,如河南鄭縣在立秋時節男女都要戴楸葉,在山東地區的人們會去撿來楸葉,剪成各種花樣,有的拿來佩戴在胸前,有的用來插在頭上。立秋戴楸葉,意味著秋天來臨。
宿遷習俗稱水
在古時候,宿遷一帶地區的人們在立秋前後分別用容器裝滿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樣, 然後稱重。如果裝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在淮。安湖上漁民也有立秋稱水之習,根據水質輕重,推測秋水漲落,水重則是不祥之兆,舊有秋水漲,賣漁網之說。
秋社祭祀土地神
秋天的時候,人們會準備各種各樣的食物來祭祀土地神,這個習俗來源於漢代,在古時立秋意味著收穫,老百姓在收割完糧食以後,人們為了感謝上天的恩賜,會聚在一起舉行祭祀儀式,除了感謝之外還會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能大獲豐收,現在這種習俗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都還存在。
雨絲風片:形容春天的微風細雨。牛毛細雨:指極細的小雨。斜風細雨:形容小的風雨.和風細雨:指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立秋習俗有哪些
1、吃西瓜
江蘇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後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後,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因此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
2、做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3、吃清涼糕
在金華市民的心裡,立秋吃西瓜、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何為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澱粉熬成羹狀,倒在碗裡。待第二天早上,結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後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4、喝“立秋水”吃“涼宵”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而川東的傳統習俗,立秋這一天老百姓要吃“涼宵”,即用優質糯米制作、再進行冰凍的粥。一方面表達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另一方面象徵夏日即將結束,秋天即將來臨。
5、吃“福圓”
立秋節氣是臺灣省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6、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7、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一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8、食小赤豆
從唐宋時起,還有在立秋,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9、懸秤稱人
清朝時,那時嘉興的民間流行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叫“苦夏”。那時的人們認為,既然瘦了就需要“補”,也就是立秋時俗稱的“貼秋膘”。
10、貼秋膘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以後,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慾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
11、稱水
以前,宿遷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後用容器裝滿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樣,然後稱重。如果裝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在淮安,湖上漁民也有立秋稱水之習,根據水質輕重,推測秋水漲落,水重則是不祥之兆,舊有秋水漲,賣漁網之說。
12、吃餃子
瀋陽立秋當然要“搶秋膘”包餃子(吃黃瓜會越來越瘦,吃茄子會越來越胖)。在東北有句俗語:坐子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立秋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裡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13、祈福
在常州的武進地區,立秋會舉辦秋會紀念猛將菩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另外,由於古時候,常州經常發生蝗蟲災害,在立秋當天農民也會往稻田裡插上三角旗,驅趕蝗蟲。在鹽城的民間也流傳著“爭秋奪福”的說法,這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
14、吃雞蛋
此外,立秋這天,在我國其他地區還有吃雞蛋、桃子等習俗。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雞蛋不傷脾胃,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等都適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個比較合適。
15、曬秋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16、吃茄子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
中秋節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和月亮有關的習俗
中秋節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習俗一:賞月
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 ...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付出了多少就可以得到多少的回報,這是農事活動告訴我們的道理,而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就是一個農事忙碌的季節,在這個時候人們忙於播種忙於收穫,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形成了許多習俗。
南方習俗煮青梅
芒種的時間是在每年的6月,正好是南方梅子成熟的季節,梅子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三國時還有”青梅 ...
立秋的知識有哪些
1、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
2、立秋時節在民間也被人們稱為七月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公曆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
3、立秋三候: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一候為5天,立秋15天,逐漸變涼。
立秋的氣候特 ...
聖誕節的來歷和習俗 聖誕節的習俗有哪些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
聖誕節前夕也 ...
導讀:
大寒在歲終,冬去春來,大寒一過,又開始新的一個輪迴。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大寒節氣就要到來了,也就說是距離過年和春天也不遠了。那麼2021大寒和臘八是同一天嗎?大寒相關習俗有哪些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21大寒和臘八是同一天嗎
2021大寒和臘八不是同一天,2021的大寒 ...
廣東是一個非常講究風水的地方,所以入夥也是需要講究風水的哦!在民間廣泛流傳的習俗中,入夥要注意的儀式和講究都非常多呢,我們在入夥的時候,都應該要注意的當中的儀式,才可以讓我們往後的運勢亨通、好運不斷哦!既如此,那麼不妨來了解一下,關於廣東人新居入夥儀式和習俗有哪些吧!
在廣東人新居入夥的時候,需要宴請 ...
立冬傳說的由來十分有趣,傳聞跟醫聖張仲景有關,在古代社會中,立冬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歷史上也有許多關於立冬的風俗和趣聞。接下來我們會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立冬的歷史風俗和趣聞,感興趣的朋友快來一起看看吧。
立冬餃子的傳說
傳說在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曾在湖南擔任太守的職位,後來在某年的冬季之時辭官還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