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屬於陝西省,咸陽是陝西省的地級市,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
陝西省地勢呈南北高、中間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貌構成,其中黃土高原佔全省土地面積的40%,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橫跨三個氣候帶,陝北北部長城沿線屬中溫帶季風氣候。
咸陽屬於陝西省,咸陽是陝西省的地級市,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
陝西省地勢呈南北高、中間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貌構成,其中黃土高原佔全省土地面積的40%,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橫跨三個氣候帶,陝北北部長城沿線屬中溫帶季風氣候。
汾水即汾河,在山西省中部,長716公里,流域面積約39000平方公里,為中國黃河第二大支流。源於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麓,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靜樂縣、婁煩縣、古交市、太原市、清徐縣、祁縣、介休市、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侯馬市,在河津附近匯入黃河。汾河在太原境內縱貫北南,全長一百公里,佔到整個汾河的七分之一。
汾源,即為汾河正源,位於寧武縣城西南三十公里的東寨鎮西樓子山下,源泉從山腳石滹中湧出。池水透過地下暗道從一石鑿龍口噴瀉而出,流入寬闊的河道。龍口之上橫一汾源靈昭石刻,這就是汾河的源頭,被譽為晉地之根。昔日汾源之水流量很大,從管涔山上伐下的木材,都靠汾源之水運送,即使到本世紀四、五十年代,仍可放排運木。而如今由於各種原因,水量大減。汾源近旁的山坡上,曾建有雷鳴寺,因汾水出山聲如雷鳴而得名。據記載該寺始建於明正德十三年(1518),依山而築,規模宏大,殿堂鱗次櫛比,盛時住僧300餘人,為晉北名剎,今已無存。
浪山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槎水鎮方衝村浪山組,是當地一片山群的名稱亦是行政區域名稱,地處潛山縣和嶽西縣交界處,西北接壤嶽西縣石關鎮秈灣村。
名字來源:
相傳隋初,禪宗三祖僧璨(三祖寺高僧)有一天攜徒弟出外弘揚佛法適逢天降大雨,衣服盡溼。路經此地時不料天氣轉晴,紅日高掛。於是,師徒幾人便在此選一朝陽處歇息,脫下袈裟晾曬。“晾袈裟”當地方言讀作“浪袈裟”,於是,當地居民便稱這一帶叫做浪袈裟。由於這一帶山山相連,好像大海波浪一浪接一浪,綿延無盡,也可能是為了說的乾脆,就演變成了浪山,晾袈裟這一傳說漸漸的淡去。據說歇息的地方就在一片面朝南山腳下,此山坡度45度左右,坡面猶如太陽能一樣朝向南方,此山被當地人稱作陽大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