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叼羊比賽中,把羊扔進“鍋”中的隊伍可得到1分。8月16日,一場由哈薩克和蒙古族牧民參加的叼羊比賽在新疆烏蘇市天山腳下的賽力克提牧場舉行。叼羊是哈薩克族傳統的體育專案,為了增進各民族的團結和友誼,豐富農牧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活動,當地每年都舉辦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哈薩克族的叼羊比賽和姑娘追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新華社發
8月16日,選手們在激烈的叼羊比賽中。新華社發
在叼羊比賽中,把羊扔進“鍋”中的隊伍可得到1分。8月16日,一場由哈薩克和蒙古族牧民參加的叼羊比賽在新疆烏蘇市天山腳下的賽力克提牧場舉行。叼羊是哈薩克族傳統的體育專案,為了增進各民族的團結和友誼,豐富農牧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活動,當地每年都舉辦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哈薩克族的叼羊比賽和姑娘追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新華社發
8月16日,選手們在激烈的叼羊比賽中。新華社發
叼羊是西北地區維吾爾族和其他民族中廣泛盛行的體育遊戲活動,被譽為“草原上勇敢者運動”。叼羊活動起源於中世紀。當時,狼對牲畜的危害很大,牧民對狼特別仇恨,一旦獵獲了狼,便將它馱於馬上奔跑。此時大家一擁而上,爭相搶奪,以此開心娛樂。後來這種活動就發展成一種專門的娛樂形式,並由叼狼演變成叼羊。
羊是羊亞科的統稱,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是人類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是羊毛的主要來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國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羊又稱為綿羊或白羊。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原為北半球山地的產物,與山羊有親緣關係;不同之處在於體形較胖,身體豐滿,體毛綿密。頭短。雄獸有螺旋狀的大角,雌獸沒有角或僅有細小的角。哺乳動物,反芻類,一般頭上有一對角,品種很多,如:綿羊、黃羊、湖羊、山羊、岩羊等。
中國是一個傳承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在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的運動,可以說是各式各樣的都有,其中叼羊運動確實很多族群都有的,但是哈薩克族的叼羊運動更是具有特色和規則,你對哈薩克族的叼羊運動有多少了解呢?本期哈薩克族文化為你解析。
英勇的哈薩克族人,有一種傳統的馬上游戲——叼羊。據說,這種遊戲最早是從阿爾泰一帶發展起來的。如今,所有的哈薩克族牧民,仍然把它繼承了下來。叼羊,不僅是哈薩克族牧民所進行的一項扣人心絃的馬上游戲,而且是一種力量和勇氣的較量,馬術和騎術的比賽。一般都在節日期間舉行。
因此,每當節日前夕,牧民們就要派出代表,到各個氈房去張羅叼羊的事,並進行選擇地點、確定日期的工作。叼羊這天,廣大牧民,不論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的盛裝,喜氣洋洋地來到指定地點,習慣而自覺地站成一個大圈,進行圍觀。
叼羊的形式是很多的,但最主要的有這樣三種:一種是兩人叼,一人抓住羊的一端,拚命爭奪,誰奪到羊,誰就為勝。
二是分組叼,在舊社會里一個部落為一組,部落與部落之間進行爭奪,獲勝者為部落的光榮。三是集體叼,一隻羊被主持者扔在地上,誰叼到手不被別人搶去,而且又把這隻羊能扔到某一家的氈厲,誰就是勝利者。
叼羊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當地有句諺語:“摔跤見力氣,叼羊見勇氣”。剽悍的哈薩克族牧民最愛叼羊活動。他們常年放牧在大草原上,尤其是轉場的時候,為了保護畜群,經常要同惡劣的天氣、兇猛的禽獸頑強搏鬥。
叼羊則是最好的鍛鍊,它既是力量的較量,又是智慧的競賽,既比勇敢,又賽騎術。叼羊的優勝者多是放牧的能手,在暴風雪中尋找失散的牲畜,他們能把百十斤重的羊只,俯身提上馬來,馱回畜群。優秀的叼羊手是受尊敬的,被譽為“草原上的雄鷹”。古語云:“胡兒一鞭去如飛”,據說就是指的古時候哈薩克人祖先叼羊活動。
您也許還喜歡:
解惑:維吾爾族和漢族通婚嗎
維吾爾族的待客方式,十分講究
維吾爾族不吃豬肉的原因
民間說法:關於五脊六獸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