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慶典: 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那吾魯孜節,肉孜節和古爾邦節。
那吾魯孜節 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節日,在回曆十二月舉行,這是一個送舊迎新的節日.過節時家家戶戶要用七種食物做成粥 ,然後互相宴請親朋好友品嚐,以示對節日祝賀和新的一年的開始。
古爾邦節 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塔吉克、塔塔爾和烏孜別克等少數民族的盛大傳統節日。
“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節日的意思。“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叫“犧牲節”或“宰牲節”。據說,很久以前,阿拉伯北部人民的祖先、先知易卜拉欣,夜裡夢見安拉,並受到安拉的啟示,要他到山谷宰掉自己的兒子為安拉獻祭,以考驗他對安拉的忠誠。當易卜拉欣帶著自己的兒子到了密那山谷,正要把兒子伊司瑪義殺死時,安拉看到了易卜拉欣對他的虔誠和敬畏,派天使送下一隻羊,代替了伊司瑪義的犧牲。這就是宰牲節的來歷。以後每年的這一天,阿拉伯人民便根據這一傳說定期宰羊獻祭,相沿成俗。伊斯蘭教成立後,承認先知易卜拉欣為聖祖,並把伊斯蘭教歷的十二月十日定為古爾邦節。我國的公曆與伊斯蘭教歷每年有 11天的日差,故每年古爾邦節的公曆日期不固定。
按照傳統的規矩,穆斯林們在節日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禮拜、誦經、上墳、緬懷先人。節前,穆斯林們家家戶戶打掃得乾乾淨淨,趕製各種糕點,炸饊子、烤饢、做新衣裳,進行節日的充分準備。穆斯林們從清真寺做完禮拜之後,便回到家裡開始殺牛宰羊、煮肉做飯,對窮人進行施捨,對來賓進行招待。身著節日盛裝的哈薩克族人要相互拜節,互相問候,過去有成見的人,在節日裡見面時也要互相問候,並消除隔閡,從此言歸於好。青年男女又說又笑、載歌載舞,開展各種慶祝活動,使整個節日期間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肉孜節 : 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回、哈薩克、塔塔爾、塔吉克、烏孜別克等民族的盛大節日之一。
肉孜節也叫“開齋節”。伊斯蘭教規定,每個穆斯林每年必須封一個月的齋,也是教徒們所要履行的一項重要“功修”。封齋期間白天不吃不喝,甚至連咽口水也不允許。到了太陽落山之後,才能進行吃喝。所以這個節日也是宗教上沿襲下來的習俗。
齋戒日期在伊斯蘭教歷的九月,這一月稱為“齋月”。“齋月”可以出現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原因是伊斯蘭教歷是純陰曆,以月亮出現的那天為月首,單月 30天,雙月29天,全年12個月,不置閏月,計354或 355天,這樣就比太陽曆少10天或11天。它的月份和季節沒有固定關係,所以“肉孜節”便會在一年四季中輪流出現。九月份封齋滿一個月,到了十月一日改為正常生活, 舉行禮拜和慶祝活動,稱為“開齋節”。新疆地區稱為“肉孜節”。其實“肉孜”在阿拉伯語中,也是“齋戒”的意思。
關於“肉孜節”的來歷有許多說法。傳說,古時候人們為了躲避異族統治者的侵犯,白天躲進深山裡不生火、不做飯,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時候才開始做飯。其實,這個節日完全是宗教上的活動,爾後成為民族習俗。齋戒被伊斯蘭教稱為五大功修之一。穆罕默德曾說過:“齋戒,一半是忍耐。”根據伊斯蘭教的說法,齋戒不僅是不吃不喝,而且是為了杜絕一切不良行為。宗教上說人是汙穢的,如今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已不封齋,而是將開齋節作為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進行慶祝。在節日到來之前,人們就進行各種各樣的準備,把房子院落打掃整修一新,並要趕製節日盛裝。婦女們還要炸饊子、做點心、熬果醬,購買各種水果和乾果,準備招待賀節的客人。節日的清晨,穆斯林們聚集在清真寺做禮拜,然後開始慶祝活動。這天人們將不計過去的“疙瘩”和“磨擦”,而會握手言和,重歸於好,興高采烈地相互拜節問候。
哈薩克族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那吾熱孜節。 在那吾熱孜節裡家家戶戶都要用肉、大米、小麥、大麥、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庫吉”。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哈薩克族的古爾邦節的風俗習慣 哈薩克族的傳統節日
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忠孝節”。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最大的節日,也是哈薩克族的節日。肉孜節後70天是古爾邦節。“古爾邦”一詞系阿拉伯的音譯,意為“奉獻、犧牲”。這個節日來源於伊斯蘭教的一個傳說。相傳,伊斯蘭教的先知易卜拉欣老年膝下無子,夫妻倆晚年生活很孤寂,後來向真主祈求為他賜子,果然真主滿足了他的祈求,使他有了一個兒子,取名伊斯瑪儀。伊斯瑪儀聰明可愛,先知易卜拉欣夫婦膝下有子承歡,生活十分幸福美滿。可是,有一天晚上先知易卜拉欣夢見真主安拉要他宰殺自己的愛子伊斯瑪儀獻祭,表示他對真主的忠誠。先知易卜拉欣非常喜歡伊斯瑪儀,但是又難違主命,為此易卜拉欣顯得心事重重,伊斯瑪儀看到父親心事重重,就問是什麼原因,易卜拉欣對兒子說了事情的經過。
伊斯瑪儀聽後堅定地說:“父親,您是一位虔誠的先知,也是一位慈愛的父親,為了對真主的忠誠,請您宰了我吧,我是心甘情願的,如果您面對面的下不了手,就在我的臉上蓋一塊布吧。”易卜拉欣本來就是一位虔誠的先知,對真主唯命是從,聽了JL子的話後,便下決心執行真主的命令。當易卜拉欣準備宰伊斯瑪儀時,真主念其虔誠差使一隻綿羊從天而降代替了伊斯瑪儀。從此以後,每年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穆斯林要宰牛、羊、駱駝等牲畜來祭祀真主,表達人們對真主的奉獻和犧牲精神。哈薩克族的古爾邦節就是根據這一宗教節日長期發展演變而來,並且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
在古爾邦節前幾天,哈薩克婦女們就會打掃房屋庭院,做一些油炸食品、烤制食品、糖果等準備過節。節日當天,男子們要沐浴(大淨)更換衣服,到清真寺去做禮拜。禮完拜後有些人會請毛拉到祖先的墳上去上墳,祭拜祖先亡靈,然後回家請毛拉念《古蘭經》祈求平安,宰羊、煮羊肉、做抓飯等來款待客人,還要走親訪友歡度節日。有經濟能力的人家要宰羊、牛、駱駝等牲畜作為“宰牲”,被“宰牲”的牲畜要選滿兩歲以上的羊或三歲以上的牛、駱駝,被選牲畜不能是瘸腿、割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選體壯健美的牲畜。宰牲畜時用白毛巾或布蓋住牲畜的臉,不綁腿。傳說古爾邦節宰的牲畜是去世後上天堂時騎的,綁了腿就沒法行走了,因此不能綁腿。宰牲畜時全家人抓住被宰牲畜,並由毛拉誦唸“清真言”,然後宰牲畜。此外,新疆阿勒泰市吉木乃縣巴扎爾湖勒村的哈薩克族宰完牲畜後,還要在家中最年幼者的額頭上點一點“宰牲”的血,表示以此孩子的名義將羊(牛、駱駝)祭獻給真主。
古爾邦節“宰牲”的肉不能自家人獨享,要分成三份,分別用來自家人享用,分送給親友和救濟窮人。分送“宰牲”的肉時,一般是送剔骨肉,“宰牲”的血液、骨頭等要留下深埋掉。哈薩克族在古爾邦節煮肉時是一大塊一大塊的煮熟盛在盤子裡,客人來後,主人當著客人的面削成小塊或小片請客人吃,吃完肉以後,主人要請客人喝一大碗肉湯。每年古爾邦節時,哈薩克族除了舉行宗教活動外,還要舉行各種傳統的娛樂活動。節日期間,哈薩克族男女老少都身穿節日盛裝互相拜訪、走親訪友、互相祝賀、品嚐節日盛餐。白天,人們(尤其是農村、牧區的哈薩克)聚集在草原上舉行賽馬、叼羊、姑娘追、摔跤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到了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彈起心愛的冬不拉,唱歌跳舞,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
哈薩克族的傳統節日:納吾魯孜節
“納吾魯孜”哈薩克語為“辭舊迎新”之意,按照哈薩克族的古代曆法,這個節日表明新年春節來臨了,哈薩克族人民將從這一天開始的月份叫做那吾熱孜月。
這一天,各家各戶都吃一種用小麥、小米、大米、面、鹽、肉、奶子7種食品做成的那吾熱孜飯。這種飯香味撲鼻,鹹淡適宜,營養豐富。人們穿上鮮豔的民族服裝互相登門祝賀,主人要用親手製作的那吾熱孜飯招待客人,飯後,人們盡情歡唱、歌舞、做遊戲。
為了送舊迎新,預示豐收,人們不僅吃“那吾熱孜”飯,還要食用珍藏過冬的馬肋條灌腸、馬肥腸、馬碎肉灌腸、馬脖肉、馬盆骨包肉和其他肉類等。在這一天,人們成群結隊地從一個阿烏勒到另一個阿馬勒,走家串戶,吃“納吾熱孜”飯,唱“納吾熱孜”歌,互相擁抱、祝賀新年。在節日期間,還要開展各種體育娛樂活動,有牧民們喜愛的繞口令、猜謎語、彈唱、對唱、摔跤等。
哈薩克族文化源遠流長,它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少數民族之一,人們能歌善舞,在一些重要日子總能聽到他們悠揚的歌聲和動人的舞姿。那麼,哈薩克族重要的日子有哪些?他們傳統節日與我們有什麼不同呢?
哈薩克族的節日主要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和納吾魯孜節。前兩個是源於伊斯蘭教的節日。在這三大節日中,歷史悠久的當屬納吾魯 ...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彝族火把節;苗族在這一天祭“土地”神;農曆六月二十五日為白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這兩個少數民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家家戶戶焚香、祭祖、喝酒吃肉,村中扎一大火把,有的高12米,根據平、閏年扎12或13道麥秸,插滿香、糖、果,以示豐收和吉祥。
傍晚,大火把熊熊燃燒,男女老少載歌載舞。隨後小 ...
登霄,是阿拉伯語“米爾拉吉”的意譯,原意為“階梯”。
登霄節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舉行禮拜、祈禱,以示紀念。這天晚上睡覺比較遲,一般都要聽開學阿訇講“沃爾茲”。
相傳,穆罕默德聖人在52歲時,伊斯蘭教曆紀元前一年(公元621年)七月二十七日夜晚,為了躲避一些反對派的攻擊和謀害,而到他 ...
在伊斯蘭教歷正月十日舉行。阿舒拉源出希伯來文,意為“第十天”,一般指希吉來歷一月十日。相傳該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薩等先知得救的日子。還傳說這一天安拉創造了人、天堂和火獄等,因此,把這一天看做神聖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侯賽因因在該日被倭馬亞王朝所殺,所以這一天又成為什葉派紀念侯賽因的哀悼日,後來發 ...
回族的法圖麥節在每年的齋月十四,即伊斯蘭教歷九月十四日。為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阿里的妻子法圖麥,由回族婦女親自出動,收斂錢糧,選擇一個住宅寬敞的回民家裡,架幾個特大鐵鍋,熬幾大鍋雜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請阿訇唸經祈禱並讚頌聖女的事蹟,回民也叫“女聖紀”,之後,讓全“坊”的男女老少一起來吃。這雜豆粥是用 ...
聖紀節,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是紀念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
穆罕默德於伊斯蘭教曆紀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1年4月21日)誕生於阿拉伯麥加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取名穆罕默德(意為“受到高度讚美的人”)。
玉溪市通海縣納古鎮2004年做“聖節”中“整裝待發”的牛肉
伊斯蘭教歷第十 ...
闊時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傈僳族的傳統節日。在傈僳語中,“闊”是“年”的意思,“時”是“新”的意思,譯成漢語,即“新年節”。每年12月20日是法定的傈僳族傳統節日“闊時節”。 1155815.com
過闊時節形式與漢族的春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按照傈僳族的傳統習慣,年前要用錐慄樹枝將屋內屋外打掃乾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