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哭嫁

湘西土家族婚俗 送香袋 塗抹模米 哭嫁歌

  在湘西的土家族青年男女中,香袋是他們的定情的信物。一般由漂白絲布作袋面,紅布做袋裡,上面繡著“鴛鴦戲水”等圖案。如果小夥子得到姑娘的香袋,就等於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去提親十拿九穩。湘西土家族姑娘在出嫁的當天晚上,有鍋灰塗抹“模米”的風俗。“模米”是代表新郎來迎親的那個小夥子,一般“模米”沒有特殊標記,還故意混在人堆中,要女方將其找出來。姑娘出嫁時,全村的姑娘都來陪她唱哭嫁歌,陪唱的姑娘會積極辨認誰是“模米”,以便用鍋灰塗抹他,因為是他代表新郎娶走了新娘。有時實在辨認不出,姑娘們就將男方來的小夥子全部塗抹,據說,被塗抹的小夥子越多,日後女方愛上男方的小夥子就越多,新娘新郎婚後也能相親相愛。新娘在婚禮上的哭嫁歌,是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準,誰家的姑娘不善於哭,就會被認為才低賢劣。在哭嫁歌中,新娘要將新郎和媒人一一埋怨過來。而且哭的時間在出嫁的七至二十天就開始了,到新娘被送上花轎時,才算結束。

土家哭嫁歌

  桃夭時節卜佳期,無限傷心敘別離。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綿纏淚如絲。

  土家女哭嫁習俗流傳久遠。清代土家詩人彭潭秋記載說?十姊妹歌,戀親;恩,傷離別,歌為曼聲,甚哀,淚隨聲下,是'竹枝'遺意也。"

  土家姑娘出嫁前"哭嫁"多在婚禮前三日開始,哭三天三夜。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茶數碗,邀親鄰少女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嫁歌每首四句,先從母親哭起,接著是父、祖、兄弟、姐妹。"哭"完直系親屬再"哭"旁親。"哭"到哪位旁系親人,則此人需送錢添箱。凡是來"勸"哭的人都要哭遍,女性則須陪哭。主要內容有回憶母女情,感謝養育恩,訴說離別苦,託兄嫂照護年邁雙親,教女為人處世等。

  哭嫁歌一般為即席作,見娘哭娘,見嬸哭嬸,哭詞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詞,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畫"、"十繡"、"十二月"等。哭有曲調,抑揚頓挫,是一門唱哭結合的藝術,嫁娘必在此前求師練習。哭時以"嗡"、"蠻"、"啊呀呀"等語氣詞,一泣一訴,哀惋動人。

  用歌舞來祭祀死去的親人,用哭聲來慶賀歡樂的出嫁,本是土家民族獨特風俗的傳承,也是土家文化之精髓。十年前,土家女子出嫁時不會哭或哭得不動人,還會被人恥笑,而現在,土家族姑娘在結婚時卻極少有人再哭了。

  大概這也是土家民風民俗日益零落的跡象吧。或是土家旅遊業熱點多賣點少的根本原因之一。

  別失卻那分土生土長的古樸韻味,別失卻那分原始的生態文化,願哭嫁歌不會成為土家族的"千古絕唱"。

四川民俗:哭嫁

  哭嫁的風俗,不知道起源於什麼時候。戰國時期,趙國的公主嫁到燕國去作王后,她的母親趙太后在臨別時“持其踵,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約就是後來長盛不衰的哭嫁風俗的濫觴了。這種風俗,直至清末還盛行於四川農村中,隨地區變化而大同小異。解放前,聽老人們說,早些時候,沒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現嫁而不哭的姑娘,也會被鄰里看作沒有教養的人,傳為笑柄;相傳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親責打的事,這位母親當然算得上是入流導演了。舊時宣講故事中,有花轎臨門,父親強令哭《迎風罵媒歌》的情節,可知哭嫁是有歌詞的,帶有表演性質,原是用來渲染氣氛,以悲喜;不過,因為婚姻是包辦的,真哭真罵的也不會少。

  哭嫁在川西叫“坐堂”。清代吉道人《味蔗軒隨筆·坐堂詞》雲:“婚姻之禮,各省風俗不同。然酌禮準情,各省亦大同小異。凡男家娶婦先賦之詩,謂之‘催妝’;女家親串頌女之詞,謂之‘坐堂’。坐堂者,女當喜期將近之先數夕,其諸姑伯姊,置酒為女祖餞,各述吉詳之詞,以為頌美,女則申己之意以答。女左右更有少女,則隨而嫻習者也。其詞要多鄙俚,然有音韻悽清,風格遒勁,如古歌古謠者。羅江明府蔡,微服巡查鄉里,一日行至某處,值有女子歸,諸娣姒鹹以諛詞頌女,女申意以答。忽風吹句入耳,詞曰:‘鳳凰落在桌子上,哪個女兒肯離娘’。一字一轉,音韻悽其,誰謂天籟之鳴,不在愚夫愚婦耶!”云云。吉道人姓周名際唐,成都人。吉道人記得明明白白,可惜他只記了一句哭嫁詞,難窺全豹。好在舊時坊間叢刻中有《訓女哭嫁》一種,可見一般。這本小書的目錄有《閨聲哭》、《娘訓女》、《嫂哭妹》、《哭爹媽》、哭哥嫂》、《花轎到屋哭》、《哭叔爺》、《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爺》、《拜香火哭》等等,編次有點凌亂,似乎隨手所記,未經文人之手。遙想《詩》十五國風未刪之時,大約也不過如此吧!


邵陽民俗賀郎歌悠悠

  城步苗族自治縣長安、巖寨、五團、蓬洞、蘭蓉等苗鄉侗寨,有唱山歌進行娛樂的習慣。農忙農閒,山林田野,隨時隨處都能聽到山歌。山歌象苗山的清泉一樣甜美,米酒一樣甘醇,山花一樣爛漫。每逢山寨有婚嫁喜慶、重大節日,或遇外鄉異地能歌善唱的歌郎來苗約同寨走親訪友,山寨的男男女女便七八個一夥,十幾個一群,歡聚一起,薦出歌 ...

張家界土家姑娘習俗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報結婚的日子前十大半月,就不再出門做活。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親鄰九女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有規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罵媒人……哭三五天,有長達十天 ...

跳喪,土家人都當喜事辦

  親人去世,因為悲傷而哭泣,這是人之常情,除非不孝之極,誰會去歡歌舞蹈?可是世上有一個民族偏這麼怪:親人過世後,他們不僅不悲不哭,反而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盡情地“歡樂”,千百年來一直沿襲著這個不可思議的習俗。   這個民族就是巴人及其後裔土家族。這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其活動範圍至今史學界尚未有一致的結 ...

陝南俗聞

  “哭嫁”,是陝南姑娘出嫁時的一種儀式和傳統風俗。“哭嫁”,不是真悲,實是“喜嫁”,哭裡帶喜的“唱嫁”。所謂“哭”,並非真哭,只是用特有淒涼韻調來表達、抒發出嫁者的感情,所以叫“哭嫁歌”。   “哭”的內容,可分為三種,一是“哭胞親”,這是在喜期的先一天晚上或迎親的人未到之前進行。“哭”罷父母,再“哭”兄弟 ...

  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餘,至少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誌。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哭嫁,源於 ...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習俗民歌。姑娘在出嫁前一個月裡,要唱《哭嫁歌》,用歌聲來訴說土家族婦女在封建買辦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運和對自己親人的眷戀不捨之情。按照習俗,姑娘要哭唱七天到半月,最多的要哭唱一個月,直哭得聲音嘶啞仍不停哭。 《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式則根據出嫁的程序來劃分的,分為:“一人哭唱”和“兩人哭 ...

原為討吉利-江西民間風俗

  洞房花燭本是人生之大喜,新娘子出嫁自然全家歡喜,理應開開心心含笑話別。可在江西贛東北,尤其在東鄉,卻流傳著“哭嫁”的習俗,新娘子上轎之前,為孃的抱住女兒,兩人喊女叫娘嚎啕大哭。這大喜大慶之時為何這般哭哭啼啼?哦,原來是有這麼個來由……   很早很早以前,有個姓何的女子,長得也算有摸有樣,只是命苦,三十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