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三大方法論
哲學三大方法論
哲學三大方法論是辯證唯物論、認識論、聯絡觀。
辯證唯物論是關於世界的物質性學說、關於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學說,它採用辯證法的觀點研究世界的本質,所要說明的是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和世界的組成“有什麼”的問題。
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或透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認識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
聯絡觀即聯絡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徵。所謂聯絡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圍其他事物相互聯絡著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絡著的有機整體。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絡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條件性、可變性。因此,唯物辯證法主張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形而上學孤立的觀點。
哲學三大定律是什麼
1、對立統一規律講的是“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基本動力”,矛盾有兩點論和重點論,所以我們做事要既抓主要矛盾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或者是既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意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2、質量互變規律是指事物發展的規律,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告訴我們做事要注意平時量的積累,當量積累的一定時,突破了度的限制,就達到了質的飛躍。
3、否定之否定規律指明瞭事物發展的過程,新的事物替代舊事物是歷史的必然,但我們對待舊事物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事物的發展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正所謂“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
哲學三大要素
1、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含蓋了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發展和變化過程。我們透過感覺器官聽到的、看到的以及感覺到的所有事物的變化,往往是事物變化的結果,如:天體的執行、朝代的更替、自然災害的發生、社會矛盾的激發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生老病死、吉凶禍福等等。當我們看到這些事物的變化,然後去探討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時,就必須藉助人類特有的思維功能,所以因果關係也是開啟人類思維功能的鑰匙。
2、辨證關係。
辨證法、一分為二的觀點,是西方哲學中最基本的概念,它同樣涵蓋著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變化過程。中國人對辨證關係的認同,自古以來表現在對陰陽關係的論述中:認為一切事物都有陰陽兩面;而且陰陽又在不斷的相互轉化過程中,這同辨證法和一分為二的觀點實質上是一樣的。
3、運動規律。
運動是宇宙間萬事萬物普遍存在的形式,大到天體變化,小到分子內部,各種物質無不在按照各自的規律運動著。2000多年以前,中國的老子在其“道德經”中對萬物的變化就作過闡述,稱變化乃是宇宙和人世間的“大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世間能夠觀察到的可道可名的事物都不過是事物存在的臨時狀態,是其變化中的一個相對過程。西方在文藝運動以後,透過對天體的探索和對微觀世界的研究,用科學的理念闡述了運動的本質,並根據各種運動規律來發展科學技術事業和解決社會矛盾。
古希臘哲學三大代表人物是誰
古希臘哲學三大代表人物是:
1、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69卒於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
2、柏拉圖,生於約公元前427年卒於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臘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也是西方文化中最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之一。
3、亞里士多德,生於約公元前384年卒 ...
哲學三大問題
哲學的三個問題分為兩類,分別為唯心主義問題與唯物主義問題。
唯物三個問題:
1、如何更好的認識宇宙世界、並解決關於宇宙的問題。
2、如何更好的認識人類社會、並解決關於人類的問題。
3、如何更好的認識自我人生、並解決關於人生的問題。
唯心三個問題:
1、我是誰?
2、我從哪裡來? ...
關於對現代影響的世界三大哲學
1、西方哲學:以希臘哲學為代表,以自然為出發點,以實驗為核心方法。表現的目的為人與自然的關係。與科學的關係較近。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是提倡以科學資料為理論的依據,也就是說理論要靠資料的實證才能得到認可。從本質上嚴格的說,西方的哲學不是實用主義,而是實證主義的。
2、中國哲學:以先秦哲學為代表,以社會為出 ...
西方哲學裡人類社會的三大定律
西方先哲發現的人類社會三大定律:
第一,人是社會的中心;
第二,個人利益是治理社會的基礎;
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護人民創造財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第三大定律認為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護人民創造財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這符合社會契約論的思想。 ...
哲學的三大問題是什麼
人是從哪裡來的、人在世界上生活有什麼目的、人過了今世後要到哪裡去。
哲學是研究普遍的、基礎問題的學科,包括存在、知識、價值、理智、心靈、語言等領域。它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於哲學有獨特的思考方式,例如批判的方式、系統化的方法等,並以理性論證為基礎。在日常用語中,其可被引申為個人或團體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 ...
邏輯學三大規律的方法論意義
1、同一律在思維或論證過程中的主要在於保證思維的確定性。而只有具有確定性的思維才可能是正確的思維,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世界,人們也才能進行思想交流。否則,如果自覺或不自覺地違反同一律的邏輯要求,混淆概念或偷換概念、混淆論題或偷換論題,那就必然會使思維含混不清,不合邏輯,既不能正確地組織思想,也不能正確地表達 ...
清明節三大誤區
清明是個悲傷的節日
清明是我國節日體系中,唯一把節日和節氣相結合的日子,如果追本溯源,就會發現,清明其實既是個悲傷的日子,又是個歡樂的日子。
“清明時節萬物復甦,進入耕種時節。在宋代,清明把比它早幾天的寒食節裡的祭奠內容收納進來,人們開始祭奠先祖。同時,清明還把農曆三月上巳節中的春嬉等習俗收納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