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角度理解:聽天由命是客觀唯心主義,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它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發展採取了放任自流的態度。
一種人生觀的形成是和其生活環境和其所受的教育相關的,一般而言,這是一種軟弱的和僥倖的外加一定的迷信的人生觀,而這種人生觀的結果就是使得人消極,消沉,無所作為。
從哲學角度理解:聽天由命是客觀唯心主義,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它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發展採取了放任自流的態度。
一種人生觀的形成是和其生活環境和其所受的教育相關的,一般而言,這是一種軟弱的和僥倖的外加一定的迷信的人生觀,而這種人生觀的結果就是使得人消極,消沉,無所作為。
現在的人們賺錢快,花錢也快,守住住手裡的財富,那麼古人們是如何守住萬貫家財的呢?本期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有財無庫存不住?古人理財哲學教你守財有方,一起來看看吧。
財富不少!你能存住嗎?
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亦帶不走。但並不是說活在當下的現世就不需要保管她,守護她。但是你刻意的去守是守不住的。
講一個故事,出自《莊子》外篇:某人為了守住財物,用上好的鎖、加固的插銷、上好加密的鎖頭鎖住,結實的鎖鏈捆住,日防夜防小偷,果真沒有來偷的。但是有一天殺人越貨的大盜來了,成群結隊呼嘯而來,徑直走進他家直接揹著他的櫃子、扛著箱子就走,大盜還唯恐他的繩結、插閂與鎖鑰不夠牢固!(出自《莊子·胠篋》)。
錢財遭劫,若歸於命有一劫,也說得過去,暫且拋開宿命不說。按八字命理來說,代表錢財的符號有兩種:正財和偏財。每個人的八字是各異的,因而有身強身弱之說。身弱自然承受不住較大的偏財。如若八字身弱又遭衝,守財自是困難,守的財重了更是麻煩,不僅自身受累徒勞,更是會遭逢他人覬覦反受其害。因此如何守財,需要不斷認識自己,提前規避風險,否則“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有財有庫!是這麼守的嗎?
守財方式有多種。聽過這樣一句話:當你的錢來得又少又慢的時候,最好的守財方式就是“省”。崇尚勤儉節約,知粒米之來之不易確實是中華傳統美德。但是省過了頭,甚至吝嗇,就不是“守”財了。
清人吳敬梓諷刺小說《儒林外史》裡的嚴監生在臨終時見家裡油燈上點著兩根燈芯不肯嚥氣,直到他妻子明白後熄滅一根燈芯草,他才死去……還有巴爾扎克小說筆下的葛朗臺更是守財奴的典型,他為了財產逼走侄兒,磨死妻子,斷送女兒幸福等等,害人又害己。
這都不是省了,在無源之末上下功夫到極致,還不如多多想下如何“開源”,釐清自己優勢劣勢,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重新認識自己做出職業規劃……在源頭上增加收入才是硬道理。只有做到了開源才能節流,才能在“省”上做合理的功夫!
守小庫or守大庫?
另外一種守財的方式,那就是“千金散去”還復來。以“散”為守,俗語所云:“仁不行商,義不守財”。豪俠忠義之士,好結交朋友而輕錢財,說他們輕財不是說他們不懂善財、不懂守財。相反,性格爽朗直率之人,他們守的不是“小財”,而是“大財”。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范蠡只有暫時捨棄西施才能換來越國的復興,勾踐的稱霸,更成就了後人奉為商聖的陶朱公,帶著西施泛遊太湖,富甲一方!將錢財視為“糞土”,將錢財視為“乾坤”而擲出去。所謂:乾坤一擲換天下,這就是更高層次的“守財”啦!~
錢非萬能。但!沒!有!萬萬不能
晉之魯褒《錢神論》中雲:“錢之為體…為世神寶…親之如兄…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雖然魯褒把金錢視為萬能,將其拔高到“死生無命,富貴在錢”,言利太過,餘不敢苟全部贊同,但不無一定道理。但若“險中求富貴”、“強守不放”,費盡心機到頭來只得一場空的結局。道家有云:失者得之,得者失之,正是這個道理。
知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守道難。同樣,懂財易,得財難,得財易,守財難。如何守財,還應從“知命而造命,順天賦做事,逆個性做人”開始。
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度,而藝術就在這有限的時間上拓寬了生命的寬度。都有這樣的感觸,讀一本好書,精彩之處引人入勝,感覺自己化身書中的主人公,隨著情節的發展,心情跟著跌宕起伏;亦或觀一部劇,聽一首音樂,賞一曲舞蹈,舞臺光影變化,觀賞之人也會被帶入到情景之中藝術就是人生的縮影。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是老生常談,道由情生,歷史建構心理、經驗積澱為先驗,任何理性化的東西都是源自於經驗性的社會生活,而其中作為人主體性的精神意向是凝凍在文字思想或歷史語言中的實體性之物,它才是真正聯絡經驗世界與先驗範疇的中間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