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唐代人物畫的概況

唐代人物畫的概況

  唐代人物畫,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方法上都走向多樣化。除宗教壁畫外,畫家們開始較多地表現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各階層人物的生活狀況。最著名的人物畫家有初唐的閻立本、盛唐的吳道子、張萱、周昉,晚唐的孫位等。

  用墨設色都體現出唐代人物畫的精髓,用筆纖細。而又不卻彈性,設色清麗豔明對質感的描繪把握非常貼切到位。細紗衣輕薄透明,肌膚丰韻、白皙。頭飾閃亮。多層烘然、罩染、分染相結合和以色代線的手法都開啟唐代工筆人物的新風。婦女都以肥胖為主,有著豐頰碩體.臃腫高貴的身體形象。頭飾都是直豎型,梳把較高,橫面較窄。 官吏領大多是圓翻領,對襟,窄油,錦邊。

唐代文學史概況

  唐代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為輝煌的屬於文學的時代,尤其以詩的成就最為後世所歎服。 唐代結束了由東漢末年到隋代幾百年的分裂,人民生活開始穩定,士人不再因身世浮沉而迷惘,而是試圖在新的盛世之中有所作為。他們暢所欲言,展示才幹,試圖用自己文學上的造詣引起朝廷和幕府的關注,以求仕進之路,李白就是最好的例子。 唐詩的出現與當時自由的文學環境有關,更重要的是繼承了千百年來中國文人探索創造的結果。簡單來說,綜合各種原因,有唐一代,詩人的個性在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詩境的開拓前所未有,詩語的凝練爐火純青,大量有特點的詩人競相登上歷史舞臺,沒哪一段時間是詩的空白。另外,詩的另一種形式“詞”也登上歷史舞臺,從街頭小技變成一些詩人的創作,可以說開創了另一種偉大的詩體。 魏晉以後,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散文的創作開始駢化,繁縟的文風和過多的藻飾成為寫文的主流,而這樣的文風也對唐代文風影響很大。

唐代人物畫的造型審美特點

  1、婦女都以肥胖為主,有著豐頰碩體,臃腫高貴的身體形象,頭飾都是直豎型,梳把較高,橫面較窄。

  2、人物形象豐頰碩體、豐腴華貴、雍容大度,特別是線條勁挺流暢,大氣鬆快,人物臉型圓潤,身軀和衣物以及物件道具設色很華麗,服裝的織物富麗多彩。

  3、反映現實生活,注重刻畫人物的精神氣質,細緻精到,富貴大雅,大家氣象,官吏領大多是圓翻領,對襟,窄油,錦邊。


唐代人物畫的藝術特點

  人物眾多,面貌豐富,體態豐腴,服飾絢麗,這是唐代的藝術特點,反映了作為我國封建社會一個高峰期的大唐時代經濟社會的繁華景象,彰顯了胸襟開闊、民族交流、大氣絢麗的文化藝術崇尚, 這些特徵在同時代的書法、詩歌、唐三彩等藝術形式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

唐代人物畫的特點

  唐代人物畫在六朝繪畫發展和眾多傑出畫家共同努力的基礎上取得了極大的發展,具有鮮明的特色和重要的意義。唐代人物畫走下"聖壇",走向生活,具體、真實地反映人們身邊的故事,與世界繪畫史上的現實主義相契合。唐代人物畫反映生活、讚美人自身的描繪方式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因此,唐代人物畫是歷史上一顆璀璨的 ...

始於唐代預示生男生女的吉祥物——晉南“油糊角

     山西作為麵食之鄉,一日三餐離不開面食,同時,麵食也貫穿著山西人的一生。從呱呱墜地預示生男生女的“油糊角”,嬰兒滿月要蒸的“鼓鼓饃”、“棗長花饃”,鼓鼓饃象徵從此敲響人生征途的鼓點,棗長花饃寄託著父母對兒女的殷切期盼——快快成長,早成棟樑。週歲娃娃吃的“魚饃”,寓意生活富裕,歲歲有餘。歲歲生日要吃的“ ...

江采蘋 唐代宮廷舞蹈家

  江采蘋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於唐玄宗先天元年,是唐代著名的宮廷舞蹈家。江采蘋9歲能讀《詩經》中的《周南》和《召南》,因詩中有《採蘋》篇,她的父親給她取名“採蘋”。   江采蘋的父親江仲遜是一位飽讀詩書又極賦情趣的秀才,且精通醫道,懸壺濟世,是當地一位頗有名望的儒醫。她從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歌善舞,吟詩 ...

唐代的《綠腰舞》

  唐代《樂府雜錄》記載:“《綠腰》,軟舞曲也。”其本名是《錄要》或《六麼》。據說在德宗貞元年間,有樂工獻上新編樂曲,德宗甚為喜愛,但覺的曲調過長,便下令將其中精華部分萃取出來,即“錄出要者,因以為名”,而不知為何變為《綠腰》或《六麼》,大概為別名。   樂曲《綠腰》出來後,流傳很廣,白居易《楊柳枝》雲:“《 ...

唐代歌手念奴

  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據元稹《連昌宮詞》自注:“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酺宴,累日之後,萬眾喧隘,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於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王灼《碧雞漫志》卷五又引《開元天寶遺事》:“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 ...

唐代樂工黃幡綽

  黃幡綽,出生於絲綢之路名城涼州(今武威),是唐玄宗時樂工,也是梨園弟子,他擅奏拍板,故拍板又稱為“綽板。”   他耳音很準,能聽出音樂旋律中的內在含義,從而判斷演奏者的情緒變化。據《樂府雜錄》記載:“拍板本無譜,明皇遣黃幡綽造譜。乃於紙上畫兩耳以進,上問其故對:‘但有耳道則無失節奏也’。”   一天,唐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