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明皇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
2、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3、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由盛轉衰埋下伏筆。
唐肅宗李亨是唐朝的第九代皇帝,原名李璵,系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在位五年,終年50歲,死於宮廷政變,其執政期間李唐中央政權逐漸瓦解,是唐朝走向沒落的開始時期。曾被封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為太子,改名李亨。馬嵬驛兵變後,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玄宗繼續西逃,他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即位,史稱肅宗。遙尊玄宗為太上皇,改年號為至德。 肅宗繼位後,便圖謀收復兩京,宰相房琯請求帶兵去收復長安,肅宗平時很重用房琯,同意了他的請求。結果房琯在陳濤遭遇叛軍,全軍覆沒。
1、唐明皇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李隆基是唐朝第七代皇帝,在他統治的前期,政治比較安定,經濟繁榮發展,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2、寶應元年(762年)唐玄宗李隆基病逝於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於金粟山,名為泰陵。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李亨,711年2月21日到762年5月16日在世,即唐肅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璵、李紹,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個在京師以外登基再進入長安的皇帝,至德元年至寶應元年在位。
李亨初封為陝王,開元十五年,徙封忠王。開元二十六年被立為太子。安史之亂起,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 ...
傳說唐開元年間,中秋之夜,方士羅公遠邀玄宗遊月宮,擲手杖於空中,即化為銀色大橋。過大橋,行數十里,到達一大城闕,橫匾上有“廣寒清虛之府”幾個大字,羅公遠對玄宗說:“此乃月宮也”,見仙女數百,素衣飄然,婀娜多姿,隨音樂翩翩舞於廣庭中。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記仙女優美舞曲,回到人間後,即命伶官依其聲調整理出一首 ...
《楊貴妃與唐明皇》的故事:
楊家嬌女,天生麗質,巧逢君王慧眼,一朝承恩,身臨玉樹瑤臺,有月貌花容,長使君王帶笑看,移步百媚千姿,如芙蓉含露,從此君王不早朝,常說是名花傾國兩相歡,又怎知豔妃懷寵心無奈,父子見凌辱,心中思俊郎,並非真情專一,實是身不由己,連理比翼,其實同床異夢,繾綣纏綿,卻是貌合神離,今 ...
李白因一次醉酒而戲弄內侍高力士,讓其為自己脫靴而得罪了這個皇帝的寵兒,此後,高力士對此事總是耿耿於懷、記恨在心,於是趁機在楊貴妃面前進讒言,說李白的《清平調》是拿漢成帝妃子趙飛燕在比楊貴妃,是故意貶低娘娘,從而得罪楊貴妃,在那時得罪楊貴妃就等於得罪了皇帝,於是唐玄宗逐漸疏遠了李白,而且李白的性格也不適合官 ...
1、《全唐文》:全稱《欽定全唐文》,是清朝官修唐人總集。全書一千卷,並卷首四卷,輯有唐朝、五代十國文章共18488篇、作者3042人,每一位作者都附有小傳。嘉慶十三至十九年由董誥領銜,阮元、徐松等百餘人參加編纂;
2、《長恨歌傳》:是歷史題材的傳奇小說。共一卷,陳鴻作。它追述了開元年間楊妃入宮,在安祿 ...
唐明皇當年送給楊貴妃的定情信物是一對有著溫潤光澤的芙蓉玉手鐲。芙蓉色的淡淡玉身,在日光下折射出雅緻花紋。雕著辟邪的芙蓉玉裝在金釵鈿盒裡。
白居易《長恨歌》的最後寫唐明皇的使者在天宮見到了楊貴妃,她將當年帝王送她定情的玉手鐲與鈿盒各取一半給使者以做憑信。 ...
高力士為了討玄宗的歡心,向玄宗推薦了壽王妃楊玉環。740年,玄宗幸溫泉宮,使高力士至壽王宮召楊氏,令其出家,號太真,住於太真宮。745年,另立左衛中郎將韋昭訓的女兒為壽王妃,玄宗冊封楊氏為貴妃,“父奪子妻”,成為唐朝宮闈的一大怪聞。
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