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的十幾個政權,合稱五代十國,五代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是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中國朝代順序如下:夏、商、周[西周、東周、秦、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時期、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的十幾個政權,合稱五代十國,五代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是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中國朝代順序如下:夏、商、周[西周、東周、秦、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時期、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五代十國,時間為907年到96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時間為907年至960年與十國,時間為902年至979年的合稱。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1、五代十國。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的十幾個政權,合稱五代十國。
2、五代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除後梁一個短暫時期以及後唐都洛陽外,後梁大部分時期和其他三代都以開封為首都。五代為期五十四年,有八姓稱帝,共十四君。
3、後梁和後周的君主是漢族人,後唐、後晉、後漢的君主是沙陀族人。他們都建國於華北地區,疆土則以後梁最小,後唐最大。
4、十國是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北漢建國於今山西境內,其餘九國都在南方。十國與五代並存,但各國存在時間長短不一,如吳越,割據於唐亡以前,直到五代結束後才為北宋所滅。疆土則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5、後來,宋朝統一天下。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