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戰爭實際指的是唐突厥戰爭唐與突厥的戰爭公元620年到公元657年,是7世紀中國唐朝建立初期同突厥兩個汗國東突厥和西突厥進行的一系列戰爭;
其中主要的戰役和事件有五隴阪之戰、涇陽之戰和渭水之戰、定襄之戰、陰山之戰、庭州之戰、唐滅西突厥之戰等。戰爭期間,唐朝由開始的安撫和防禦轉為進攻,加之突厥內部的分裂和內亂,唐朝分別於640年和657年徹底擊敗東、西突厥,俘虜東突厥頡利可汗和西突厥沙缽羅可汗,導致了突厥汗國的滅亡。
該戰爭實際指的是唐突厥戰爭唐與突厥的戰爭公元620年到公元657年,是7世紀中國唐朝建立初期同突厥兩個汗國東突厥和西突厥進行的一系列戰爭;
其中主要的戰役和事件有五隴阪之戰、涇陽之戰和渭水之戰、定襄之戰、陰山之戰、庭州之戰、唐滅西突厥之戰等。戰爭期間,唐朝由開始的安撫和防禦轉為進攻,加之突厥內部的分裂和內亂,唐朝分別於640年和657年徹底擊敗東、西突厥,俘虜東突厥頡利可汗和西突厥沙缽羅可汗,導致了突厥汗國的滅亡。
中國古代武術素有南北之分,風格迥異,特點鮮明。日出於泰山之巔,空曠間,大開大合,躥縱跳躍,舒展大方,這是北派武術的特點;月懸於小橋之上,竹林間,短橋寸勁,闊幅沉馬,迅疾緊湊,此乃南派武術的特點。
“南拳”,是主要流行於我國長江以南一帶的拳術總稱,其拳種和流派很多,如廣東的南拳,分為洪、劉、蔡、李、莫五大家;福建的南拳分為詠春、五祖兩大派;湖南的南拳分為鄔、薛、沈、嶽四家……南拳的一般特點是:拳式剛烈,步法穩固,動作緊湊。腿法較少,身居中央,八面進退,常鼓勁而使肌肉隆起,以發聲吐氣而助長髮力。
“北腿”,是我國北方流行較廣的拳術之一。有查拳、華拳、長拳、少林、八極拳等等,其中“戳腿”被公認為“北腿”的主要代表。“手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是“北腿”的典型特點。在套路、擊技上常常是一步一腿,手領腳發,上下配套,一條腿左鉤右掛。前踢後打,明圈暗點,與手緊密結合。
南拳在南方流傳深遠,“北腿”在北方流行甚廣。總的來說,中國古代武術風格的差異可以用地域來區分,但造成這差異的關鍵在於體格上的差距,正是由於身體條件上的差距才造成了南北流派在武術風格上的差異。
1.氣候特徵南方由於緯度偏低,地處亞熱帶、熱帶區域。因此,南方人發育較早。根據人體生理發育的規律,人的發育年齡偏小,即發育提前,生長髮育期就短。因此南方人長得小巧玲瓏,下肢較短,用腿踢人在搏擊中是其所短;而手的運用對於精明玲瓏的南方人則是一種優勢。
北方由於緯度較高,北方人的發育年齡較遲,身材高大。不僅如此,北方人以雜糧、肉類為主,這就給北方人長得高大粗壯提供了物質基礎。腿長成為優勢,手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又因為氣溫低,在寒冷的冬季,人們多用產熱多的下肢運動取暖。由於腿的轉動半徑大,力量足,速度快,威力大,逐漸形成“北腿”的武打特色。
2.地形特徵南方多江河湖泊,自古以來以舟為主要交通工具。因為船上的活動範圍有限,加上船的顛簸,在格鬥中立足不穩,就有被擊倒或掉入河中的危險,故南拳自古就有“未學功夫先扎馬”之說。再由於溝渠縱橫,地面區域相對較小,特別是船上格鬥,小範圍的上肢搏擊更利於擊敗對手。
當然,“南拳北腿”的說法也有另一個版本:南拳指的是太祖拳,北腿指的是潭腿。
據《武備志》記載,宋初,在長沙舉行全國武術大會。趙匡胤所創“太祖拳”因具政治優勢為第一,稱之為十八家之首,第二名便是崑崙大師在龍潭寺所創的“臨清潭腿”,被稱為十八家之尊。因“太祖拳”的發源地在黃河以南;“臨清潭腿”的發源地在黃河以北;從此“南拳北腿”的說法便在中華大地流傳開來。
八里橋,位於通州之西的通惠河上,因距通州城西門八里,俗稱八里橋。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建,英宗賜名永通橋,為石砌三券拱橋。橋體為花崗岩石料,兩側有護欄,在33對望柱上雕刻有神態各異的石獅。其地扼京城出入東北和南方的咽喉要道,與盧溝橋、馬駒橋、朝宗橋並稱為“拱衛京師四大橋樑”。清咸豐十年(1860年),清軍在此英勇抗擊英法聯軍,進行了八里橋之戰,從而使八里橋舉世聞名。
據《北京志·軍事卷·軍事志》記載,咸豐十年(1860年)六月至七月(8月),英法聯軍1.7萬人,分乘百餘艘艦船抵大沽口外,清軍疏於戒備,北塘、新河、塘沽、天津先後陷落,清軍撤往通州一帶。清政府與英法聯軍重新談判,因侵略者所提條件過於苛刻,天津和通州談判破裂。
七月二十五日(9月10日),英法聯軍近4000人,自天津向通州方向進犯。時部署於通州地區的清軍有3萬餘人。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率馬步隊1.7萬人,駐張家灣至八里橋一線。
八月四日(9月18日),聯軍先頭部隊推進到張家灣,向清軍陣地發動進攻,清軍步隊千人奮起抗擊。但當僧格林沁派馬隊抄襲敵軍時,突遭聯軍火箭襲擊,馬匹受驚回奔,衝擊步隊,馬步兵自相踐踏,陣勢頓時混亂,一同向八里橋潰退。聯軍攻佔張家灣,並乘勝佔領通州城。
八月七日(9月21日)上午7時,英法聯軍稍事整頓後,向八里橋發起進攻。其兵力部署分東、西、南三路:東路為法軍第1旅;西路為英軍;南路為法軍第2旅,擔任主攻八里橋的任務。孟託班為總指揮,總兵力約五六千人。時八里橋一帶清軍約3萬人,其中馬隊近萬人。僧格林沁令勝保部迎戰南路,瑞麟部迎擊東路,自帶部隊抗擊西路之敵,令馬隊實施正面反衝擊。馬隊出擊後,斃傷敵軍千餘人。後遭據壕聯軍炮火轟擊和步兵密集火力的阻擊,傷亡甚眾,被迫退卻。三路聯軍乘勝發起強大攻勢,勝保部與衝到八里橋的南路之敵肉搏拼殺,後因勝保受傷,遂向北京退卻。僧格林沁督率本部馬隊穿插衝殺於敵南路與西路之間,指揮步隊頂住西路之敵的攻擊,雙方傷亡甚眾;旋因聯軍西路一部抄襲僧格林沁軍後路,僧格林沁遂撤隊而逃,瑞麟部亦退往北京。中午,英法聯軍佔領八里橋及附近村莊。因傷亡消耗過重,英法聯軍在通州休整半月,待援補給,通州百餘村莊遭洗劫。
八里橋之戰,清軍慘敗而退,使北京城完全暴露在聯軍面前,戰爭局勢急轉直下。此後的一個月時間裡,英法聯軍不費一兵一彈,透過安定門順利進入北京城;搶劫並焚燒圓明園及西郊諸園,園內珍寶、文物、典籍等被劫掠一空,所有廟宇、宮殿、建築和歷代收藏的珍品都化為灰燼;迫使清政府分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八里橋也成為中華民族這一段慘痛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