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州,南北朝到唐朝的一個州,治所在雍縣,也就是如今陝西省鳳翔縣南。北魏太和十一年設定,轄境為今陝西省周至縣、麟遊縣、太白縣、寶雞市、隴縣一帶。隋朝雍縣遷至今鳳翔縣,隋煬帝大業年間改為扶風郡。唐朝武德元年,復為岐州。天寶元年改為扶風郡。至德二載十二月,升為鳳翔府。
1、唐朝時的幽州為現再河北省懷來縣官廳鎮治下有幽州村,位於懷來縣與北京門頭溝區交界。
2、幽州城:唐代幽州城的規模,太平寰宇記引郡國志中記載:薊城南北九里,東西七里,開十門。據此,唐幽州城周長三十二里,約合今二十三里,每唐里約合今零點七二里,是一座南北略長,東西略窄的長方形城市。根據已發現的唐人墓誌銘文和魯琪先生的研究,茲考述唐幽州城郭四至如下。
具體一個州管轄多少個縣,不是一個統一的數字。
唐朝地方為州縣兩級。州的長官為刺史,縣設縣令。貞觀十三年統計,全國有358州、1511縣。縣下有鄉、鄉下為裡。裡轄百戶,為最基層的行政單位,設里正負責“按比戶口,課植農桑,檢察非違,催驅賦役”,直接管理百姓。
貞觀元年,太宗分天下為10道: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貞觀十四年全國共設360州,下轄1557縣。開元二十一年,又分天下為15道,即將山南道、江
營州之亂髮生在公元696年武則天當政時期。唐代的營州在今遼寧省朝陽一帶,那個時候的營州主要還是由唐朝委派的都督管理。
當時的背景:
契丹其實在唐初還是比較強大的,貞觀末年在遼西設定了松漠都督府今內蒙古通遼附近,任命其首領窟歌為都督,並世代世襲,後來窟歌死後,他的子孫跟唐的關係越來越差,甚至和奚一起 ...
劍南、嶺南等十道。貞觀十四年,全國共設360州,下轄1557縣。開元年間又將山南,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設州、河東、河北、黔中道:關內、河南唐代開創了中國政區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貞觀元年、江南各分東西,並增置京畿、都畿、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府,州、府下再設縣,太宗分天下為10道。 ...
唐朝行政區大體上繼承隋朝晚期的郡縣制,為州縣二級制,後期劃分成節度使州縣三級制。
地方行政區方面,州級政區多稱”州”,有刺史,少數稱“郡”,有郡守。縣有縣令。縣級政區以下按照鄉里制設鄉與裡。百戶人家為一里,由里正管轄;四家為一鄰,由鄰長管轄,五鄰為一保,由保長管轄,五保為一里,由里正管轄,五里為一鄉, ...
唐的版圖因為有變化,應該分為三個時期:
1、東漢時的益州是一個很大的地域概念,益州刺史部包括漢中郡、廣漢郡、永昌郡等郡包括現四川與雲南的廣大地區。再往後南北朝後期既有蜀郡又有益州,西漢時的益州郡是現在的雲南晉寧東北,蜀郡就是成都。益州位於汶州與成都之間在岷江上,大概是現在的都江堰市。以669年為準,也 ...
山西省省會,簡稱並,別稱幷州,古稱晉陽、幷州,也稱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 ...
“綵鳳鳴岐”琴
中國是音樂和器樂的故鄉之一,中國文化向來不泛“聞雞起舞”、“陽春白雪”、“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琴瑟和鳴”“天簌之音”之美。也不乏“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勢;更不乏“高山流水一曲琴,子期永遠是知音”的美好相知。體“焦尾”的悲壯,聞“綠綺”的柔和。
但是,此件實物唐琴,能流傳至今,真 ...
唐朝西涼國是現在的甘肅省。西涼,古稱涼州,在中國的西部,主要位於甘肅省,故稱西涼、西州。意為“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西涼國:
西漢漢武帝劉徹把西涼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在西漢以前有月氏、匈奴佔領,後來漢武帝在姑臧設立武威郡,又設酒泉郡,歸屬涼州。
400年漢人李暠在敦煌稱“涼公”。405年遷都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