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西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與董琬的理解一致,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亞、西亞地區均為“西域”;
狹義:並非是漢代西域都護所管轄的現新疆南疆地區,而是指蔥嶺以西到波斯(今阿拉伯半島)的這部分中亞地區,“狹義”的“西域”,主要是與唐代的疆域變化分不開的,漢代行政管轄最遠到巴爾喀什湖及蔥嶺一帶,而唐代設定的都督府州縣最遠達波斯。
唐代,“西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與董琬的理解一致,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亞、西亞地區均為“西域”;
狹義:並非是漢代西域都護所管轄的現新疆南疆地區,而是指蔥嶺以西到波斯(今阿拉伯半島)的這部分中亞地區,“狹義”的“西域”,主要是與唐代的疆域變化分不開的,漢代行政管轄最遠到巴爾喀什湖及蔥嶺一帶,而唐代設定的都督府州縣最遠達波斯。
今玉門關以西的地區被稱為西域。
西域最早指周朝諸地,在《莊子·讓王篇》裡說:“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於孤竹,曰伯夷、叔齊。二人相謂曰:‘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試往觀焉。’”像其餘的《詩經》、《楚辭·離騷》等書籍裡都有像“西方”、“西極”、“西域”的說法,這裡都是指周地。
漢代之後,因為國家領土擴大,西域成為對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的總稱。開通了絲綢之路以後,東亞各國都順著這條路來往中原。《漢書·西域傳序》裡:“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裡,南北千餘裡。東則接漢,阸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
透過記載我們得知,中原人在西域之路開啟後,開始知道在玉門關之外還有很大的世界,有著各種長相、語言、習俗都不一樣的胡人,後來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歐洲東部和非洲北部,都是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漢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使“漢之號令班西域矣”,標誌著西域自此成為我們國家的一部分。
長安。
天寶元年(742年),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氣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亂髮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 ,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